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叔通委员讲,做了这个工作,可以使人民民主更加发扬。确实如此,北京郊区乡政府民主选举的结果,百分之五十的乡长被选掉了,因为这百分之五十的人做了坏事,人民不高兴他们。为了发扬民主,对政权组织,特别是县、乡两级,来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这对促进经济建设,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有积极作用。就是对于抗美援朝也有好处,傅作义委员说可以加强抗美援朝。……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人民民主更加发扬,经济建设搞得更好,抗美援朝的力量更加增强,那是可以使它放弃侵略的。

——毛泽东《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几点说明》(1953年1月13日)

材料二全国人民在讨论中热烈地称赞我们的宪法草案,因为这个宪法草案正确地总结了我国的历史经验。这个宪法草案是我国人民利益和人民意志的产物,是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产物。

人民称赞这个宪法草案,还因为它正确地吸收了国际的经验。……显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先进国家的经验,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的宪法草案结合了中国的经验和国际的经验。我们的宪法草案不只是我国人民革命运动的产物,而且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产物。

材料三宪法草案序言中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材料二、三摘自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宪法草案受到人民称赞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部宪法制定的重要意义。

 

中国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从1977年的21个增加到1996年的51个,几乎加入了联合国体系中的所有重要的政府间组织。中国参加国际公约的数量从1979年的34个增加到2002年的220个。中国加入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数目也从1977年的71个猛增到1996年的1079个。对此解读最为全面的是

A. 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中国开始以主动的姿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C.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D. 中国积极推动和开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2011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周年。十年前,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

A.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 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 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D. 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

 

从2004年到2010年,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在成员国相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下,成功制止了500余起恐怖事件的发生;从2002年到2010年,上合组织框架内多次举行了不同层面、不同规模的联合军事反恐演习。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

A. 是具有结盟性质的军事政治组织

B. 有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 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D. 体现了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对中国访问越来越重视,大国领袖希望通过访华使自己在全球性问题上的政策得到中国的支持,使双边关系更加稳定;中小国家领导人也希望通过对中国的访问提高自己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获得了世界领导权

B.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C. 国际合作越来越密切

D. 各国政治态度越来越接近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A. 实行不结盟政策

B. 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

 

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  )

A. 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 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 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 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2009年10月24日,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1周年。该条约“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这一条约的签订意在

A. 促成中日两国尽快建立外交关系

B. 缓和中日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C. 结束两国敌对状态

D. 为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

 

1971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结束后,毛泽东请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以被称为“乒乓外交”的一着妙棋,通过“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就外部环境而言中国此举的主要背景是

A. 美国政府被迫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B.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C. 中国的国防安全面临新的严重威胁

D.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需要

 

1964年1月,中国与法国两国建交联合公报发表后,西方舆论将其比喻为外交核爆炸,美国则说这是戴高乐在美国的背后捅了一刀。中法建交说明(   )

A.中法结盟威胁到美国霸权

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受到了冲击

C.中美关系正常化已无可能

D.中国已完全突破美国的外交封锁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5903/68464) 首页 上一页 35898 35899 35900 35901 35902 35903 35904 35905 35906 35907 3590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