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2016年浙江卷)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A. 20世纪4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
|
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称:“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之后,“粮食卫星”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了数万斤。钱学森的科普文章 A. 直接导致了农业“浮夸风” B. 为“大跃进”提供科学依据 C. 体现了科学家虚伪的一面 D. 是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产物
|
|
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几次大的留学热潮。下列表格中的①②③处依次应该是
A. 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B. 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C. 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D. 富国强兵、建设国家、实业救国
|
||||||||||||||||
读下表,对表中现象解读不正确的是 1952~1958年我国科研成果统计表
A. 第一阶段的情况说明我国振兴科技起步的艰难 B. 第二阶段的情况印证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C. 第三阶段的情况表明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D. 这三阶段的情况证实“科教兴国”的推动作用
|
|||||||||||||
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为了 A. 加强国防力量 B. 提高国际地位 C. 建立科研体系 D. 服务生产发展
|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 “两弹一星”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 “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 “南优2号”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
|
“文革”结束后,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巡讲话,我国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思想解放 A.彻底清除了“左”倾错误 B.破除了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崇拜 C.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
台湾作家李敖说:“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这段材料旨在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A.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 B. 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C. 只包括毛泽东早年的正确思想 D. 中共七大后形成的有关中国革命理论
|
|
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这里的“办法”是指 A.“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B.发达资本,振兴实业 C.构建福利国家,实现共同富裕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
“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材料说明 A.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B.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C.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D.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