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 记载的真实性 B.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 修撰的政治性 D. 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
|
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 自耕农经济盛行 B.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 均田制破坏严重 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
|||||||||||||||||||
20世纪70年代,来到中国的美国人和西方环保主义者看到:商店的商品没有包装,买酒、酱油和醋要自己带瓶子,连火柴都是散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中国成了世界和人类的希望。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当时中国缺乏市场经济观念 B. 西方人通过社会调查看到了中国的进步 C.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环保意识上的体现 D. 为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美国政府肯定中国环境保护的努力
|
|
1962年至1965年,新中国先后与日本、英国、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签订了80多项工程合同,包括引进56项成套设备,共用外汇2.8亿美元。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中国 A. 与日欧国家关系正常化 B. 依赖西方国家快速发展经济 C. 逐步推行对外开放战略 D. 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发生变化
|
|
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犯过类似的历史错误。如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等。这些错误给我们带来的共同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A.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B. 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 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要协调发展 D. 社会主义建设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
|
|
下面为新中国1957—1961年从业人员统计表。据此可知
A. 中国实现了工业化 B. 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C. 中国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持续上升 D. 体现了中国迫切要求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
|
|||||||||||||||||||||||||
1937年3月,国民政府制定的《民国二十六年度作战计划(甲案)中明确规定:“作战期间,应有专门机关指导民众,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用游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后方。”对于国民政府制定的方案,下列有悖其意的是 A. 已预见日本准备侵华的可能性 B. 对于抗击日本侵华早有预案 C. 认识到进行敌后游击战的重要性 D. 重视对民众的指导组织工作
|
|
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近代出现的这些争论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人 A. 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B. 对政治民主化的不懈求索 C. 认清了西方民主政体的利弊 D. 民主思想观念的形成艰难
|
|
在一则红色旅游解说词中有如下文字:“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其中“宝塔擎旗进北京”指代的历史现象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C.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
美国学者费正清和赖世和认为,“中国初期的近代化,着手强健有力,在今日也令人感到印象深刻。和日本成为对比仅在以后发生,如果1860年间外人赌‘成败胜负’的话,他甚至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下注”。能让“外人”“在相反的方向下注”,说明 A. 中国向西方学习更为深入 B. 中国近代化初期成果显著 C. 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偶然性 D. 日本超过中国具有偶然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