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过,我们不可能和鸟兽同居共处,除了和人打交道外,还能和什么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必去改变它呢?这说明孔子 A. 主张“爱人” B. 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C. 主张变法革新 D.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
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展览一中外名画鉴赏 (1)结合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给以上两幅名画配上核心解说词。(要求:每幅名画的解说词不得少于两点。) 展览二中外文学荟萃 (2)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社会存在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展览三中外思想集锦 (3)材料四中的两位思想家主张的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历史作用的角度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哲学的原则是)“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为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这就是意识复归于自己 ——黑格尔 材料二 材料三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锄草),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四由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反对中世纪的思想禁锢而肯定每个人都有自由地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的权利,都有自由地怀疑、探索和思考的权利,因而就有了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诞生;由于反对中世纪教会权利和王权专制,确认人生而平等,人人都必须互相承认并且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因而就有了民主。 ——许苏民《人文精神论》 (1)概括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 (2)指出材料二中两幅圣母像神情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蕴含的西欧社会的时代特征。 (3)据材料三、四,概述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
|
|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A. 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 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 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 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
|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尔森出版了名作《寂静的春天》,其重大影响主要是 A. 明确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 B. 阐述了自然界进化的原则 C. 首次批判了物种不变主张 D. 催生了现代环保运动兴起
|
|
《神曲》《红楼梦》《物种起源》《老人与海》四部书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下列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诗歌 剧本 散文 小说 B.彼特拉克 曹雪芹 达尔文 海明威 C.倡导人文主义 反对封建礼教 阐述自然选择 体现现代主义 D.抨击世俗王权 叙述爱情悲剧 挑战教会神学 歌颂民主自由
|
|
2013年12月27日,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拍卖场以2816.5万美元(约合1.72亿元人民币)拍下毕加索油画《两个小孩》(如图),成为全场最贵的拍品。此举堪称中国企业购买西方艺术品的一次大手笔,却也在国内引起了极大争议。此画的风格是 A. 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B. 强调时代特点,注重表现现实生活 C. 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D. 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反传统和反理性
|
|
“……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艾略特《荒原》)据上引诗句判断,《荒原》是一部 A.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B.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C.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D.民族主义文学作品
|
|
20世纪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戈拉》和中国文学革命的巨匠鲁迅的《呐喊》均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 描写了本国近代社会的演变和发展 C. 反映了当时下层人民的精神面貌 D. 其作品均被编成剧本搬上了荧幕
|
|
李倍雷在《西方美术史》一书中描述了一种独特的美术风格:“不夸张、不修饰、更不理想化而进行的一种客观描绘的方法和艺术主张……注重对生活中本身问题的揭露,带有批判性质。”下列哪幅绘画作品能体现上述风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