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材料一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到了春秋,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本理论。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此外,这一时期的儒家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

材料二梁启超在他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提出政为民政、政以为民,他认为先民徒言“民为邦本,政在养民,而政之所从出,其权力乃在人民之外,此种无参政权的民本主义……是我国政治论之最大缺点”。孙中山主张发扬光大中国传统重民思想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天下为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具有浓厚重民色彩思想十分称道,并按近代民主观念加以诠释,主张把政权公之于天下,让人民当家作主。

——摘编自韩丽雯《近代中国民本思想演变的机缘和桥梁》等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关注重点有哪些?并分析这一时期民本思想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孙中山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并分析影响。

 

有学者认为,从19世纪中期起,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思想观念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18401895年,中国原有的政治思想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选择性吸收,从儒学经世致用为主导应付重重危机,从而产生“中国近代观念”。

二、18951915年,中国人以最开放的心态学习并接受西方现代观念,形成“中国现代观念”。

三、1915年以后,特别是1919年以后,中国人对所有外来观念进行消化、整合和重构,将它们定型为“中国当代观念”。

(1)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想盛极一时,分析这一思想形成的社会原因。试列举第一阶段中国人“选择性吸收”西方现代观念而产生的近代政治思想观念。

(2)社会主流思想观念主导社会行动。你认为第二阶段形成的“中国现代观念”是如何影响中国的社会行动的?在第三阶段,“革命”成为“中国当代观念”的核心。分析1919年后“革命”观念流行的主要原因。

 

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但后来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原因是

A. 全面抗战的胜利

B.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C. 国共十年的对峙

D. 新中国的建立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下列选项中思想与社会实践活动对应有误的是(  )

A. 董仲舒新儒学——汉代“大一统”    B. 新三民主义——国民大革命

C. 启蒙思想——美国1787年宪法    D. 毛泽东思想——“大跃进”运动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政策赢得了农民的支持,同时日本人在东部沿海的进攻又削弱了蒋的政府,毛泽东逐渐扩大了他的力量。”在上述观点所体现的时期或时段里,毛泽东发表的重要论著最有可能是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新民主主义论》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论十大关系》

 

“1905年,孙中山明确把‘平均地权’作为民生主义的核心,并解释其含义是:核定天下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土地增值归国家所有,以防止贫富悬殊而实现国民共享国家财富。”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的精神    ②关注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的问题

③注重缩小贫富差距                  ④实现了“平均分配土地”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宣称:“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新三民主义”宣称“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上述变化反映出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A. 随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而调整

B. 以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为转移

C. 与中国革命任务的联系更紧密

D. 具有十分明显的阶级属性特征

 

当二十世纪初,反满情绪己弥漫开来,所谓种姓革命己成为人们所欢迎、了解的时候,孙中山则强调指出,“兄弟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灭满族民族,这话大错。”“民族主义并非是遇到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问题》)这表明孙中山主张的民族主义

A. 反对满族贵族的统治

B.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C. 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D. 反对盲目排外

 

1913年,康有为等在山东曲阜召开孔教会第一次全国大会。与此同时,全国各地还相继成立了一些名目不同的尊孔组织,如“孔社”、“宗圣社”、孔道会”等。时人张尔田在《为定孔教为国教事敬告两院议员》中主张:“欲谋长治久安,非从根本上解决不可。”这从侧面反映了

A. 民从参政意识普通提高

B. 民国政府维护宗教信仰自由

C. 启发民众觉悟的迫切性

D. “尊孔复古”逆流终究不得人心

 

从1920年开始,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五所大学讲授“唯物史观研究”等课程;1923-1924年,他又先后在北京大学开设《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史学思想史》等课程。这些做法

A. 表明李大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B. 说明马克思主义已成社会思潮主流

C.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6681/68464) 首页 上一页 36676 36677 36678 36679 36680 36681 36682 36683 36684 36685 3668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