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英国历史学家埃尔顿说:“历史学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千万不能降低到布道者的水准;一个好的布道者必须有某种信仰,而一个好的历史学家则必须质疑自己的信仰,并承认他人的信念也有价值。”他强调历史学家

A. 不能拥有宗教信仰

B. 运用各自的价值观进行判断

C. 应具有全面客观的眼光

D. 应尽可能多地占有史料

 

著名学者黄仁宇曾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材料意在说明明朝

A. 缺乏社会变革的新经济因素

B. 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展

C. 僵化的程朱理学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D. 闭关锁国导致中西文化的隔绝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 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B. 求善而不在存真

C. 缺乏理性精神

D. 落后于西方国家

 

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材料

A. 否认“天理”的存在

B.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

C. 认为“理”“欲”相统一

D. 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段话意在强调

A. 发明本心

B. 致良知

C. 格物致知

D. 心外无物

 

清初有人指出:夏商周以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功利世界,所有的礼乐刑政、制度、理财用人之道,都是用私心造就的,因此程、朱向君王提出责难,要他们首先正心诚意,并不是不切合实际。在此人看来,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A. 强调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B. 压制了人正常的物质需求

C. 否定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D. 有利于约束统治者的行为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到:“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这反映出他的政治设想是

A. 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利

B. 君主应该利用学校培养人才

C.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

D. 恢复宰相与君主共议国事传统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 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B. 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 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

A. 宋明

B. 春秋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隋唐初创时,以儒经作为考试内容,儒学多门,章句繁杂,李世民令颜师古订五经文,撰成《五经定本》,又令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作为儒学经典的正统解释。从此以后,经有定本,疏有正义。其主要目的在于

A. 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

B. 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

C. 确立儒家的社会地位

D. 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38691/68464) 首页 上一页 38686 38687 38688 38689 38690 38691 38692 38693 38694 38695 3869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