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 魏源 B. 李鸿章 C. 康有为 D. 孙中山
|
|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随子”这是传统社会里束缚女性自由的纲常信条,对此持明确反对态度的人物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李贽
|
|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遵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政治效果是( ) A.巩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
|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
|
以下关于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所属学派及思想主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孔子在春秋晚期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仁” B.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C. 孟子、荀子主张实行“仁政”“仁义”,在伦理观上都主张“性本善” D. 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君主要依法治国
|
|
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首倡私人办学,提倡“有教无类”。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还提出了 A. “仁”与“礼”的学说 B. “君轻民贵”“仁政”的观点 C.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D. “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观点
|
|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④主张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必修1 材料三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四 图片反映的是指鹿为马的故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些制度?并指出两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三中的“寡人”是谁?他创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3)材料四中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汉、唐、宋、明四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2)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3)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
|
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③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