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他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 A. 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 B. 强调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 C. 强调尊重前人研究成果 D. 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
|
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 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 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C. 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 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
|
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 A. 世界本原之争 B. 治学方法之争 C. 理气关系之争 D. 道统思想之争
|
|
“因念圣人此处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说明王阳明 A.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心中 B.主张圣人之道就是天理 C.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思想 D.提出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
|
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 A. 民贵君轻 B. 天人感应 C. 和谐中庸 D. 三纲五常
|
|
以下中国古代有关君主的各种言论,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③“今世天子,兵强马壮者则为之耳” ④“君为阳,臣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A. ①④③②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②③
|
|
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 ●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 ●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
|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 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 避世出尘,依法而治 C. 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D. 追求平等,无为而治
|
|
韩非子说:“臣尽全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计数之所出也。”指出君臣之间不过是买卖、交易、互相算计的关系。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B. 战国时儒家思想已成蔚然之大宗 C. 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D. 君臣之间关系毫无诚信可言
|
|
古代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与文化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我国四大发明中最早和最晚出现的分别是哪项? (2)先秦时期代表性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3)风俗画的代表作是什么? (4)最能体现书法家个人情感的是哪种书体? (5)宋词和明清小说的繁荣有怎样的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