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在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师陈锡联偷袭了阳明堡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

A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

B.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D.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

 

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中央财政的是

A唐朝中书省

B.唐朝节度使

C.北宋三司使

D.北宋通判

 

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身的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之处在于

A实行议会制度,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B.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

C.宪政之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D.德国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孙中山在谈到科举取士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认为

A举荐制度在历史上没有进步性

B.唐宋考试制度过于严厉推行难度较大

C.明清八股取士制度值得推崇

D.科举考试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速发展陆路交通

 

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的内容应分别是

A世袭、君主、总统

B.世袭、首相、议会

C.选举、君主、议会

D.选举、首相、议会

 

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

1)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

2)根据相关观点,分别指出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

3)儒家思想在宋朝、明朝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体系?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后人继承前人的思想文化,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对联艺术宝库中有这样一幅非常典型的双关联:“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材料二日本科学史学家薮内清认为:“北宋时……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材料三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四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朱子高于孔子”的喻意是什么?朱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新儒学的兴起对文学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

3)据材料三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的本质目的又有何相似之处。

(4)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之处。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5033/68464) 首页 上一页 45028 45029 45030 45031 45032 45033 45034 45035 45036 45037 4503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