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历史条件包括

①知识分子队伍的发展壮大②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

③五四运动的洗礼④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在1902~1906年期间,其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D.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评论某人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尔、炮尔、船尔、机器尔。”梁启超评论的“某人”是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皇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C.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D.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倡导“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二者的区别是

①前者重在科学技术,后者重在科学精神、方法

②前者属于制度层面,后者深入到文化层面

③前者用于反侵略,后者推动思想解放

④前者思想来源于西方,后者思想源于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李贽说:“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易》不云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明相照,同类相招,云从龙,风从虎?归凤求凰,安可诬也!”从中可以看出,李贽

A反对封建礼教

B.反对盲从孔子

C.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儒学经典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

A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

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

D.印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

 

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崛起的富民阶层困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入书画消费行列;平民阶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主,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这种现象表明

A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

B.书画消费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

C.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

D.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

 

唐朝禅宗大师惠能有一首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与该诗思想一致的

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5416/68464) 首页 上一页 45411 45412 45413 45414 45415 45416 45417 45418 45419 45420 45421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