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题

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这反映出古希腊

A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

B.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

C.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

D.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

 

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汉代儒学的主张

B.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主张

C.陆王心学的思想

D.程朱理学思想

 

顾炎武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他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

A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

B.强调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

C.强调尊重前人研究成果

D.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

A世界本原之争

B.治学方法之争

C.理气关系之争

D.道统思想之争

 

“因念圣人此处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说明王阳明

A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心中

B.主张圣人之道就是天理

C.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思想

D.提出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

A三纲五常

B.天人感应

C.民贵君轻

D.和谐中庸

 

以下中国古代有关君主的各种言论,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③“今世天子,兵强马壮者则为之耳”

④“君为阳,臣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

●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追求平等,无为而

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共684639条记录 当前(45515/68464) 首页 上一页 45510 45511 45512 45513 45514 45515 45516 45517 45518 45519 4552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