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美国社会各界一致认为要同苏联竞争,关键要从教育改革入手。以科南特为代表的要素主义者和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者为这次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科南特提出的建立辅导制度、实行能力分组、开办综合中学、实施天才教育等主张,迎合了美国公众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布鲁纳要求按照知识的基本结构来设计课程,把反映各门学科最新发展水平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作为教材的中心。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诱导,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十二年后,美国把1969年阿波罗登月视为科技领先的标志和教育改革的成果。 ——摘编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成效》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与台湾关系大事记 1950年6,美国总统杜鲁门有关封锁台湾海峡的声明中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 16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臵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鲜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李庆山《志愿军援朝纪实》 材料二 1948年9月8日,蒋介石签署中华民国总统令,公布“修正国定纪念日日期表”。其中规定:“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纪念是日全国一律悬旗庆祝,各级机关学校团体分别集会纪念,并由各该地地方政府召开各界纪念大会,同时致祭忠烈,抚慰遗族。”1951年8月,周恩来签署通告,宣布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每年全国举行纪念。至此,海峡两岸抗日胜利纪念日保持一致,但纪念活动却各搞各的,自说自话。 2008年,国民党再度执政,台湾当局恢复了对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纪念规模。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两岸表述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照顾到对方的关切,互动意味明显加强。 ——席志刚《胜利日:两岸,70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台湾地位认识的变化,结合史实分析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对台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两岸纪念抗战胜利日活动从“各搞各的,自说自话”到“互动意味明显加强”的有利因素。
|
|
在中外交往中.往往会发生文化”误读”的现象,不同历史时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印象也会截然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利玛窦(1583年进入中国,l610年在北京逝世)在他的扎记中,中国以一个幸福祥和的国家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凡是人们为了维特生存和幸福所需要的东西,在这个国家都有丰富的出产。” ——摘编自风凰网《外国人看中国2500年——西方眼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后,中英、中美直接的文化文流开始。……dragon错译龙是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话语力量在华建构的结果。……中国不可能改变。《圣经》中对dragon是撒旦、恶魔的界定。20世纪50年代,对美国人来说,中国是恐饰与邪恶的象征。“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蔓延。2005年,法国里昂证券亚洲分部推出了一份有关中国发展的报告,其封面画不无渲染之意:中国巨龙正在吞噬地球。从报告的数据看,中国2004年已成为世界钢铁、铜、燃煤、铁矿等原料最大的消费国。 ——摘编自人民网《永远的误读——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材料三:1970年代,来到中国的美国和西方环保主义者看到:商店的商品没有包装,买酒、酱油和醋要自带瓶子,连火柴都是散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中国成了世界和人类希望。 ——据韩东屏《美国和西方的中国研究简介》 (1)结合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16、17世纪利玛窦把“中国以一个幸福祥和的国家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中,鸦片战争前后、20世纪50年代、21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认为当时的中国是否是“世界和人类的希望”? (4)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文化交流中的“误读”?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历代《地理志》 材料二: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动”与“不变”的共同目的,并说明材料一中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具体表现。
|
|
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形式 B.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C.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 D.传统科学技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
|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 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
|
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认为,“万隆时代,对毛泽东在中国之外的形象,是个丰收的时代,因为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在这个时代,毛泽东脚踏两只船”。“脚踏两只船”是指 A.既坚持“一边倒”的方针又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既同苏联友好又在同美因密切接触 C.既同社会主义国家又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D.既参加五大国会议也参加亚非会议
|
|
下面是我国1950-1985年城镇人口变化折线图。其中城镇人口级慢增长的时期是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
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 A、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B.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 C.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 D.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
|
|
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未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 A.策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B.党的工作中心开始转移 C.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