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为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把主力从过去的苏区撤出。目的是要在中国西部的广阔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这份向共产国际的汇报说明共产党准备 A.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 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战略转移,突围长征 D.纠正“左倾”错误
|
|
1907年《神州日报》刊登一首悼念诗:“深山有虎称专制,天国无花不自由。千百罗兰相继起,利刃能断几人头。”它所描写的可能是 A.太平军将士坚守天京 B.义和团运动被镇压 C.革命党人英勇就义 D.五四进步青年被捕
|
|
据研究,自明初到清末的500余年间,尽管全国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城市人口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其根源在于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闭关锁国的政策 D.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
|
|
《严州图经》是一部记载南宋时期严州(位于浙江)情况的史志。下列各项在该图经中可能出现的有 ①学校科举 ②坊市 ③所辖各县境图 ④“机户”与“机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
汉初律令规定:里门每天按时开放,钥匙由田典、里典轮流掌管;在伏日(鬼节)里门全天关闭,禁止行人通行和里民出入耕作;如有使节出行、救水火、追盗贼等情况,则开门放行;违律者,罚金二两。由是可知当时政府 A.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B.重视对基层的管理 C.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D.加强对外交流往来
|
|
中国龙的形象变迁。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历史背景,解读中国龙的形象变迁。(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
以文化视角考察经济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曾宣称:“甘愿奉行赤贫的生活才是获得上帝的爱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到14世纪,在意大利出现了人文主义财富观,认为“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有的人不愿勤学技艺,不愿努力工作,不愿在完成艰巨任务中汗流浃背,那么他又怎么能赢得像别人那样的威望与尊严呢?” ——摘编自马世力《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材料二 卢梭认为,“财产权的确是所有公民权中最神圣的权利……甚至比自由还更重要”,人民通过契约把一切权利转让给集体,然后利用这个集体的更大的力量来保护每个缔约者的人身、自由和财产。孟德斯鸠把财产自由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公民可以依据民法来保护其私有财产的绝对不可侵犯。 ——摘编自马世力《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1)依据材料一分析,14世纪出现的财富观为什么属于人文主义的范畴?这种观念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与材料一人文主义财富观相比,材料二的观点有哪些新特点?(4分) 材料三 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欧洲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不仅是实践天赋人权的途径,也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手段。最大特点是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这与前工业时代,尤其是中古封建社会凭借权力、习俗和经验来操控经济体系完全不同。经济自由主义影响了政府的政策取向。 ——摘编自马世力《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2)分析经济自由主义产生的背景,材料所说“影响了政府的政策取向”是指什么?(5分)
|
|
有人说:“在近代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之间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请全面评价此观点。(10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合理。
|
|
中国历史上的官员籍贯回避制度,源远流长。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汉武帝规定除京畿外,其余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这是明确规定籍贯回避的最早记载。唐代规定官吏不得在本籍及其邻近州县任职。宋代规定地方官不得在原籍任职,与本人或本家族有密切利害关系的地区,如本人或其父辈曾经生活过或曾任职、置有财产等地区,都在回避范围之内。清代进一步规定,即使待任命的官员,其籍贯与即将担任官职的地方,虽然不属于同一省、府、县,但二者相隔距离只要在五百里之内也必须回避。 ——摘自吕建中《中国古代的人事回避制度及其意义》 (1)结合史实说明西周时期为什么没有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4分)结合材料,分析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发展趋势和作用。(5分) (2)古希腊的克里斯提尼曾推行地域部落取代氏族部落的政策,与中国古代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相比,本质上有哪些异同点?(4分)
|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