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质子以1.0×107m/s的速度撞入一个静止的铝原子核后被俘获,铝原子核变为硅原子核,已知铝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7倍,硅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8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为Al+H →Si B.核反应方程为Al+n →Si C.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7m/s,方向跟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 D.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m/s,方向跟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B.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光 C.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分解成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时要吸收能量 D.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
|
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斜面,斜面表面光滑、高度为h、倾角为θ。一质量为m(m<M)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不计冲上斜面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如果斜面固定,则小物块恰能冲到斜面顶端。如果斜面不固定,则小物块冲上斜面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 A.h B. C. D.
|
|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氡原子核(),由于衰变它放出一个粒子,此粒子的径迹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互外切的圆,大圆与小圆的直径之比为42∶1,如图所示,那么氡核的衰变方程应为 ( )
|
|
图中画出了氢原子的4个能级,并注明了相应的能量E。处在n=4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波。已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在这些光波中,能够从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总共有( )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
|
如图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频率为ν0的光照射到阴极 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 ( ) A.当换用频率为ν1(ν1<ν0)的光照射阴极 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 B.当换用频率为ν2 (ν2>ν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C.当增大电路中的电压时,电路中的光电流一定增大 D.当将电极性反接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产生
|
|
现有三个核反应: ① ; ② ; ③ .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裂变,②是β衰变,③是聚变 B.①是聚变,②是裂变,③是β衰变 C.①是β衰变,②是裂变,③是聚变 D.①是β衰变,②是聚变,③是裂变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贝克勒尔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 C.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了正电子 D.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卢瑟福发现了中子
|
|
如图所示,粗糙、绝缘的直轨道OB固定在水平桌面上,B端与桌面边缘对齐,A是轨道上一点,过A点并垂直于轨道的竖直面右侧有大小E=1.5×106N/C,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带负电的小物体P电荷量是2.0×10-6C,质量m=0.25kg,与轨道间动摩擦因数μ=0.4,P从O点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经过0.55s到达A点,到达B点时速度是5m/s,到达空间D点时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且tanα=1.2。P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受到水平向右的某外力F作用,F大小与P的速率v的关系如表所示。P视为质点,电荷量保持不变,忽略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1)小物体P从开始运动至速率为2m/s所用的时间; (2)小物体P从A运动至D的过程,电场力做的功。
|
|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均匀绝缘棒AB长为L、带有正电,电荷量为Q且均匀分布。在水平面上O点右侧有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其方向为水平向左,B、O距离为x0,若棒在水平向右的大小为QE/4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求: (1)棒的B端进入电场L/8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棒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 (3)若棒能全部进入电场,棒的最大电势能。(设O点处电势为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