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唐(tuí)    红(yīn)      人头动(cuán)

B. (liǔ)      占()    嗫()       面面相()

C. 罚(chěng)   菜()     杞(gǒu)       相依相(wēi)

D. 情()      脑(suí)    强(juè)      手蹑脚(niè)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唐宋年间,诗人们用神来之笔,绘画蛮荒的岭南,展现了鲜为人知的瑰丽雄奇画卷。

B. 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C. 季羡林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

D. 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在场的中国观众都不谋而合地流下了热泪。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春天,草木返青,山花怒放,树林中到处可见飞翔的小鸟和悦耳的鸣声。

B. 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很多,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水平的途径之一。

C. 根据教育专家研究,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时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

D. 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 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算是向成熟迈出第一步。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 代价     出现     清澈     特别       

解说:这四个词语词性各不相同。

C.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 调查研究     精心准备      发射成功     锻炼身体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

A. 《童年的朋友》选自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节选部分运用细腻而饱含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乐观坚毅的外祖母形象,抒发了“我”对外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

B. 鲁迅在他的《一面》一文中,善于抓住人物“瘦”的特征,突出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追求快乐自由的心理,同时也说明了封建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是对儿童天性的束缚。

D. 《三颗枸杞豆》这篇小说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②明朝以后中国许多历史文献对这些岛屿都有记载。

③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

④这比日本声称的琉球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钓鱼岛要早400多年。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④③

 

二、书写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格内)

“老扬州”juàn恋小巷深处的qiè意:清茶一杯显淡泊,扬剧一曲真造,“啊哟喂,刮刮叫”,方言俚语间流露的是真诚的赞誉。“小扬州”的骨子里涵着扬州的风yùn,秀出来的却是别样的风采:一句“你真棒”,融洽了你我他;一声“我能行”,洋溢的是自信。“老扬州”“小扬州”,都是优雅扬州人。

 

三、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默写。

(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

(3)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

(4)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________________,继续前进。 (《一面》)

(5)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普》)

(6)不必说碧绿的菜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蝉鸣在树叶里长吟······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____________________,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四、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考试结束不久,你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考满分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英语的能力?”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场,你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问题。

(1)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二句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句“莺啼”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太祖恶其人(____________)        

(2)久之不(____________)

(3)为相(____________)              

(4)奏荐某人为某官(____________)

2.下列“以”的用法与“刑以惩恶”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B. 跪而拾之以归

C. 以刀劈狼首    D.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说说赵普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宣纸

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

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③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

④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⑤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

⑥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

⑦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

⑧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

1.文章先后从宣纸的“弹性和韧性”→“湿染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久性”等五个特性做了说明。

2.第③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⑥节画波浪线句子中 “通常”一词能不能删除,为什么?

4.⑤⑥节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开头引用孔丹的传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引出了“宣纸”这一说明内容。

B. 判断生宣与熟宣最简单方法是用水来检验,当水滴宣纸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即为生宣。

C. 宣纸的湿染性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是因为这种特性使书写者在书写时困难加大。

D. “水走墨留”的唯一原因是宣纸具有湿染性,“寿纸千年”的根本原因是不招惹虫蛀。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擦鞋匠

①我总是觉得过年就该穿得隆重些。于是,始终觉得刚买不久的红皮靴还不够亮,便去街上找擦鞋匠。

②年关将近,往日车水马龙的大街此刻显得有些冷清。那系着蓝花土布围裙的妇人五十开外,是街上唯一的擦鞋匠,她敛眉低目,慈祥隐忍的模样使人极易想起供于香案后的观音像,让我刚才因赶路而滋生的烦躁瞬间消弭于清晨微凉的空气中。

③斟酌着对她的称呼是“阿姨”还是“婆婆”更好,我犹豫着上前问道:“请问……快轮到我了吗?”妇人停下手中的活,抬头用袖子擦拭脸上沁出的细汗,带着歉意笑着说:“小姑娘,怕是不能快呢,还有三个人在等哩。”她不同于大多数手艺人那般随口敷衍着“快了快了” ,这令我顿生好感。妇人又拿出一把折叠椅请我坐,又埋头工作。

④纵然知道有人在等,她也绝没有马虎对待手中那双鞋的意思:一把小牙刷蘸了水,先除去鞋子上的灰尘;再用一块粗布拭干水;然后换一把毛刷,抹了鞋油,细致地在鞋面上均匀地刷上一层,最后改用一块细布来回抹匀……如此往复,对不同的鞋,所用的鞋油和刷子是不同的,但什么时候该用什么工具,她像所有手艺人一样,心中有数,眼里有物,纹丝不乱。身边的擦鞋工具箱中,各种鞋刷、鞋油、粗细抹布杂乱地放着,她几乎不用瞄一眼工具箱,那双被鞋油浸得乌黑,被生活刻下沧桑的手便如老鹰高空俯冲抓野兔一般,一下子便精确无误的捕捉到“猎物”,她的动作是那么熟练利索,绝不用担心出半丝差错……我越看越觉得有趣,原先感到令人焦灼的等待也变成了一种享受。

⑤时间这一尾掌心的小鱼,当你学会以欣赏的目光投向大千世界时,它便也游得悠然自乐。

⑥该轮到我了,妇人的脸略显倦意,手下的活却依旧做得一丝不苟。她擦鞋的动作,让我觉得特别暖心。鞋刷在鞋面轻柔刷上一层润色,鞋面与鞋布的温柔触碰仿佛恋人间的耳鬓厮磨,妇人的眸子里也浸满了温和,仿佛手中是一只需要爱抚的毛茸茸的小兽。我喜欢她的手指在皮鞋上游走时的感觉,那指尖的温度一寸寸的沁入鞋面,传导到我的皮肤,再痒酥酥地融触到心底,带来一片温柔的战栗。

⑦头顶是一棵大树延伸开的枝杈,有一只小鸟在欢快地踱步,纤细的腿支撑着圆滚滚的身体,却显得那般轻巧,伴随一声轻啼,它扑棱棱一拍翅膀,倏忽不见了。我微醺地抬头,看见午后阳光从树缝间软软渗入,拥抱着空气中细小的尘埃沉淀下来。我第一次发现,冬日的阳光原来是长着温暖的小毛绒的。

⑧“阿姨,多少钱?”我满意于焕然一新的鞋子,痛快地掏出一张10元的票子,却听得妇人说:“3 元。”“什么?”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大年三十,她是街上唯一的擦鞋匠,即使她漫天要价,我也能体谅接受啊。

⑨或许怕我没听清楚,妇人笑着又重复了一遍:“3 元,跟往常一样啊。”她的笑容那般温厚自然,竟让我一时呆愣无语,默默接过妇人手中找回的零钱,想要转身离开,却再次被她叫住:“这鞋还是新的,是预备过年穿的吧!”

⑩我不明就里地点点头,看着她从衣兜里取出两个塑料鞋套,犹带着她体温的鞋套被小心地套上了我的红鞋。“街上灰尘多,套个鞋套吧,免得把新鞋弄脏了。”她笑着解释道,眉眼弯弯。

(11)霎那间,我的心,也像那只鸟儿一样扑棱起翅膀,墙角的那株小草仿佛把清新的绿意蔓延到了我的体内。这样的擦鞋匠,实在是细致入微。一个手艺人的品格,如同罗马城墙上厚重的浮雕,在我的眼前,在阳光下闪着熠熠的光。

1.第②段和第⑧段两次提到她是“街上唯一的擦鞋匠”,有什么用意?

2.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被生活刻下沧桑的手便如老鹰高空俯冲抓野兔一般,一下子便精确无误地捕捉到“猎物”。

3.第⑦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下列材料,联系实际谈谈“工匠精神”在中学生日常学习或生活中的意义。

【材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加完美的精神理念,这种理念实质是追求一种“匠心营造”。在旧社会,各行各业均以“匠人”之名冠之,比如教书匠、剃头匠、镶牙匠、擦鞋匠……在社会职业及所形成的社会群体中,工匠,成了一种代名词。在如今,形容大师被称为“巨匠”,单单一个“匠”字,就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于“工匠精神”的追求。(摘自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八、命题作文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回味”一词作如下解释:【回味】huí wèi①名食物吃过后的余味:~无穷。②动从回忆里体会:我一直在~他说的话。

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

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④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