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破仑那个时代的人们看来,他的任务就是“征服”。但是,他们并未看到他确实是在“创造”,这一点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他在毁灭一个旧时代的同时,又在创造一个新时代。他的“创造”是指

A.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基础

B.打败了欧洲各国封建势力,使欧洲走向联合

C.维护封建统治,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D.在所侵占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推行资产阶级的理念

 

根据美国权威政治机构布什研究所调查显示,68%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已“十分虚弱”,又有约八成受访者认为美国民主正在走下坡路。美国近代民主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1787年宪法的颁布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当时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商人的所有做所为都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都是为了实现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以下最能充分体现材料中精神的是(   

A. 《最后的晚餐》 B. 《共产党宣言》

C. 《汉姆拉比法典》 D. 《查士丁尼法典》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认为:“中国是唯一具有天下情怀的国家。虽然近代以来,尤其在二战中,中国饱受外国人的侵略,饱受现代杀伤性武器的祸害,但中国和平崛起后,没有给其他国家输出战争、灾难、毁灭性武器,却送给了世界人民解决饥饿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杂交水稻,体现了中国人博大的天下情怀。”汤因比评论的中国科学家是

A. 屠呦呦 B. 邓稼先 C. 袁隆平 D. 钱学森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在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自治地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C.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坚持国家统一领导

D.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漫画《梅开三度》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政策和发展,其中①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B.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让大海做证﹣﹣2019年4月23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海空域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 北海舰队

B. 华东军区海军

C. 南海舰队

D. 东海舰队

 

赵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这一专题时,设计了如下图思维导图。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一国两制 B.国共合作 C.和平共处 D.统一战线

 

下图一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此文引发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废除了我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要素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意义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2009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2周年纪念日。主要是因为80年前的这天发生了

A. 南昌起义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九一八事变

 

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大献。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仗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今年5月4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活动”,发场五四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爱国精神。下列口号不属于五四这动的是

A.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 “废除二十一条”

 

关注民生问题,是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重要议题。近代史上,提出资产阶级“民生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历史人物是(   )

A.洪秀全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探索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标志着近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

A.《林则徐》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 甲午风云》

 

综合探究:

明清时期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后期,承载着由古及今的厚重历史,要深刻了解中国的国情,离不开对明清史的研读。我市某学校七年级(1)班学生进行明清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政治篇)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 1说明明太祖在中央是怎样进行改制的?图 2 军机处是清朝哪位君主设立的?

(外交篇)

材料二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2)据材料二,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三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3)材料三反映出清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一政策的理解。

(文化篇)

材料四  (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4)据材料四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5)通过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情景解析:

宋元科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根据材料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宋元时期在四大发明方面的成就。

 

阅读材料,判断并回答问题:

宋代的城市

宋代城市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商店可以随意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开封城内,到处都有商铺、邸店、质坊、酒楼、食店,而且还有晚上交易的夜市。城内还有多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叫做瓦子,里面有“勾栏”(歌舞场所),酒肆、茶楼。入元以后,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继续保持着繁荣局面,而且随着运河的恢复和海运的开通,在运河沿线和沿海出现了一批非常活跃的城市。早在唐代出现的在大城市周围的定期草市墟市,到宋代已经普遍存在于大、中、小城市周围和一些村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易场所。许多草市逐渐发展成镇市,镇市发展为城市。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①宋代城市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商店开设采取集中的方式。(  )

②宋代城市居民的生活多姿多彩,娱乐活动丰富。(  )

③北宋时,烧煤在东京城内已很普遍。(  )

④草市墟市已成为宋代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场所。(  )

(2)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元时期大都市景象繁华和文化生活丰富的表现。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是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山西乔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人乔致庸的宅院,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故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乔致庸属于下列哪个商人集团

A.晋商 B.徽商 C.苏商 D.浙商

 

下表是清朝前期雍正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表。据此,可以推知

 

时间

人口(亿)

全国耕地(万倾)

人均耕地(亩)

雍正1734

1.0942

820.35

7.50

乾隆1753

1.8368

677.58

3.69

乾隆1784

2.8633

700.94

2.45

嘉庆1812

3.3370

727.08

2.18

 

 

A.土地兼并有所好转

B.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C.传统农业逐渐没落

D.重农抑商政策失败

 

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红山之巅,作为西藏地标之一,它阅尽了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下列史实中属于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是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设宜政院管理西藏

③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了达赖、班禅

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

B. 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C. 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

D. 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这一歌谣出现在

A. 唐朝末年

B. 元朝末年

C. 明朝末年

D. 清朝前期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长城蜿蜒6000余千米,它的东西起止点是(  )

A.东起嘉峪关,西至辽东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临洮,西至辽东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下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资治通鉴》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