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国民政府北伐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重庆谈判
“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建立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幅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叶挺 B、张学良 C、李宗仁 D、孙中山
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D、武昌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 A、 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长岗中学师生来到人民解放军开始进入大反攻的革命老区,该学校最有可能在 A、延安 B、沂蒙山 C、大别山 D、井冈山
下列各项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A、民族 B、民主 C、民权 D、民生
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C、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中法战争 ④甲午中日战争 ⑤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④⑤
《马关条约》中,具有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条款是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俩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在两个胜利者瓜分赃物的条件下,圆明园大规模地遭到了蹂躏”。法国作家雨果所说的“两个胜利者”是指 A、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法国 C、日本和俄国 D、法国和美国
有的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持这一观点最根本的依据是: A、刀矛弓箭抵挡不住坚船利炮的进攻 B、世界上人数最多的陆军敌不过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C、贫穷的封建国家打不赢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D、腐朽糜烂的封建主义战胜不了蒸蒸日上的资本主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 (4)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5)西安事变的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 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观察下图后回答问题: (1)下图是反映红军长征的场面,你能为这三幅画写个题目吗?
(2)你还能举出例子说明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困难吗? (3)21世纪的今天,我们是否有必要发扬红军精神,请谈谈你的看法。
观察下列关于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请写出每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及结果。 (2)造成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结合史实写下你的感悟。
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写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天翻地覆”的含义是人民解放军 A.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B.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C.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推翻国民党政权
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董老诗中写的“四十年前会上逢”是指哪一次会议?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八年级某班举办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讨论会中,下列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甲同学:辽沈战役发生在长江流域地区 乙同学: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丙同学:长征的完全胜利在1934年 丁同学:新中国成立在1948年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电灯亮起来了,街灯燃了一夜……”该新闻报道了下列哪一战役的胜利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
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是为了 A.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B.改组国民党 C.签订停战协定 D.争取国内和平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005年4月26日,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开始了近60年来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合作。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是 A.辛亥革命 B.抗日战争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每“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首歌曾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这首歌的曲作者是 A.聂耳 B.冼星海 C.徐悲鸿 D.侯德榜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万里长征 D.挺进大别山
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小明同学暑假期间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该地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上海 B.南昌 C.遵义 D.南京
黄埔军校与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在于 A.建立较晚,结构较完备 B.采用新式武器,引进西方新式训练 C.由国共两党共同创办,并聘请苏联教官 D.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