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德国,由于失业者所占的比例较高,失望情绪更为严重,局势也更为紧张;所有这些最终使希特勒的成功成为可能……”。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C.慕尼黑阴谋 D.古巴导弹危机
毛泽东在评价某项条约时说,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在实质上保证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个条约是 A.《九国公约》 B.《慕尼黑协定》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如图是我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的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请你判断他属于哪一人种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棕色人种
1921年,苏俄在国民经济陷于瘫痪的状态下,果断地在全国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一五计划 D.农业集体化
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下边两幅图(图一、图二)真实再现了深圳今昔面貌。请你结合这两幅图片和深圳的发展历程,判断下列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今日的深圳已由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B.深圳发展的历史条件是当地的经济基础很好 C.深圳的巨变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D.深圳的巨变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正确性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这里“日寇的新进攻”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D.一二八事变
在一篇题为《中国简史》的杂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展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精神
下列言论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C.“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D.“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
“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把世界连成一体开始于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英国工业革命
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A.金灭辽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灭西夏
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A.三分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和佛教典籍的是 A.《大唐西域记》 B.《徐霞客游记》 C.《东游记》 D.《西游记》
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A.《兰亭序》 B.《九成宫碑》 C.《颜氏家庙碑》 D.《玄秘塔碑》
如图为正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会徽,它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突显了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关于 “美国的崛起”这一主题一直是世界历史的学习重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美国》 请回答: (1)华盛顿和林肯分别领导了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争(4分)?如何理解“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6分) (2)材料三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2分)它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
关于科技革命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是众说纷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倾销工业品,将亚、非、拉广大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 材料二 1785年,一个使用瓦特蒸汽机的纺纱厂率先建成。很快,蒸汽机在棉纺织业、毛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印刷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的蒸汽船只和蒸汽机车就是工程师们对交通问题的最好回答,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开始运行,铁路线的扩建使工业获得了新的动力。大批量生产的时代开始了,英国走上了世界第一工业国的道路。 正对上面两段材料中的不同说法,请你选择一个进行评述。 (要求:选择一人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勇敢的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联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必须将重心转向农村,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新中国。 (1)材料一所述“正确的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3分)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列举两例即可)(4分) 材料二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富国强民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2)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的过程中犯了哪些重大失误或错误?(3分)材料二中的“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3分)“走向国富民强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3分) (3)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主题?(3分) (2)依据材料二,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3分)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时说:“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表明 A.两极格局形成 B.两极格局解体 C.单极格局形成 D.多极化趋势出现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下列与他有关的是 ①领导十月革命 ②实行新经济政策 ③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 ④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有关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共同点叙述不正确是 A.都有美国的参加 B.都涉及到如何打败法西斯的问题 C.都是调整战后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D.都影响了战后的世界格局
历史专题复习课上,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了商鞅、北魏孝文帝、明治天皇、亚历山大二世等人物画像。请判断下面关于这节历史课专题名称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A.民族融合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改变社会性质的变革 D.战争与和平
《大国崛起》解说词写到: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国家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B.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开始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C.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 D.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成为历史发展的重心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越南战争的胜利结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平型关大捷
历史上有很多纪年方法,如皇帝年号纪年、公元纪年、中华民国纪年等。公元1937年那一年,若换算成中华民国纪年,则为 A.民国24年 B.民国25年 C.民国26年 D.民国27年
壮哉!武昌起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桩历史事件是 A.张之洞参与的洋务运动 B.康有为发动的戊戌变法 C.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D.陈独秀参与的新文化运动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批准了《议和大纲》,说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说明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割让了黑龙江北岸大片国土 C.北洋舰队的失利使中国无力再战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