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中学生应该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下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所作的评价,正确的是 A.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但也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 B.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维护了别国人民的利益 C.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应完全否定 D.战争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应完全肯定
拿破仑曾不无得意的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合被人们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引文中“一样东西”指的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
法国在1789年发生了一场大革命,这场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其主要原因是 A.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B. 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彻底摧毁法国封建制度 D.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
1989年7月14日,法国在200周年国庆纪念活动中,用飞机洒下了他们引以为豪的“献给人类文明的礼物”。这一“礼物”应该是 A.《社会契约论》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共产党宣言》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某纪念塔内,有一块中国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民主政治之先河),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你知道这是赞扬哪位美国领袖吗? A.华盛顿 B.林肯 C.里根 D.克林顿
美国有许多航空母舰的名字都与该国的独立战争有关,如“萨拉托加”号、“来克星顿”号、“邦克山”号等。其中“萨拉托加”号与战争中的哪一事件有关: A.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B.独立战争的开始 C.独立战争的转折 D.独立战争的结束
美国纽约港口的自由岛上矗立着自由女神像。女神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拿一铜板,铜板上刻着“1776.7.4”。请问与1776年7月4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来克星顿打响抗英第一枪 B.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C.萨拉托加战役扭转战局 D.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仍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国家的最高权力却掌握在国会而不是女王手中,这种政治制度源于英国历史上哪一部法律文件? A.《宅地法》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民法典》
资产阶级革命中,被称为“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辛亥革命
“就在1689年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国家正式结束。”这个国家应该是 A.意大利 B.英国 C.西班牙 D.法国
对于印第安人而言,1492年哥伦布首次出航美洲意味着 A.开启了美洲灾难的历史 B.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 C.开启了欧洲人扩张与征服的英雄历史 D.大西洋变成了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历史课上,老师指着图A、B、C、D中的一条航行路线说:“他就是沿着这条航线发现美洲大陆的”老师所说的“他”指的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北京2008奥运会有一个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促使世界开始由相对分散走向整体的是 A.丝绸之路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
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教堂中有一幅达·芬奇的壁画,描绘了耶稣与他的几个门徒共进晚餐的故事,这幅作品是 A.《蒙娜丽莎》 B.《神曲》 C.《最后的晚餐》 D.《圣母像》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王老师出示了一块题板。根据题板所示内容,我们可推断出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
有人说,14——16世纪的西欧是 “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指的是 A.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启蒙运动 新航路开辟
小强的家人计划到北非某国家旅游,下面是他搜集到的一张反映该国古代文明的图片,请你判断小强的家人旅游目的地是 A.印度 B.伊垃克 C.埃及 D.利比亚
美国、苏联(俄罗斯)是世界现代史上的两个重要国家,两国的经济建设及彼此关系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7分) 材料一 1921年春,苏俄发生大面积的灾荒,三千多万老百姓挣扎在饥饿的边缘……然而,这个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一些富农甚至借机拿起了武器。连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的坚强堡垒——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们也支持农民的要求。——《大国崛起》 材料二 (经济大危机下)千百万人只因像牲畜那样生活,才免予死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罗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个政策”是指什么政策?为了挽救材料中描述的危机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特点?(4分) (2)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具有怎样的特点?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4分) (3)面对材料二中的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这一对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分)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 材料三 近几个月来,美国与俄罗斯关系趋于紧张。就在几天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5 月9日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上不点名的指责美国的对外政策像纳粹德国。美国媒体称,普京在红场阅兵时发表了“暗示美国对外政策像纳粹德国的讲话”。稍早,普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就对美国进行了激烈抨击。今年2月,普京在慕尼黑的一次发言中批评华盛顿“几乎毫无节制地”使用军力的言论令西方震惊。普京还谴责美国正使世界变得更加危险。 ——选自人民网2007年5月16日 (5)世界现代史上美国与苏联作为盟友曾经有过合作,试举两例说明。(4分) (6)为了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历史上曾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 (7)美苏关系由“战友”到“敌人”开始于哪一事件?此后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变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4分) (8)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讲话中指责美国的对外政策像纳粹德国。纳粹德国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 (9)结合现实回答为什么俄罗斯总统普京“谴责美国正使世界变得更加危险”?试举两例说明。(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交给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 15年;确定德波边界,把历来属于波兰的一些地区仍留给德国总的来说,德国比原来领土小了1/8…… 材料二: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结各国协定:(1)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2)中国给予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和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3)使用各种之权势,以其切实设立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只原则。(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友帮人之权利。 请回答: (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条约?是什么会议通过的?主要确立了哪些地方的统治秩序? (2)材料二指的是什么条约?又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主要确立了什么地方的统治秩序?
某校准备编排一出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剧。为了增强演员的感性认识,学校资料室提供了《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诺曼底登陆》、《闪击苏联》、《血染珍珠港》和《突袭波兰》五部资料片。担任导演的小玲要将这些片子准确的分配给演员作参考。(10分) (1)张兰将扮演德国人海德曼,剧中他将用波兰语播发一则颇具煽动性的声明,宣称德国是波兰的敌人,还用侮辱性的语言辱骂了德国。随即他指挥德军攻入波兰。小玲应将《 》分派给他。这一事件标志着( )。 (2)李明将扮演苏联人米佳,剧中他沉痛地说“由于敌人的狡猾和我们放松了警惕,1941年6月22日晨,我们的上万名官兵在睡梦中被炸死,顷刻之间我们就损失了飞机1200架,大片国土沦丧。”小玲应将《 》分派给他。这一事件标志着( )。 (3)赵祥将扮演美国人约翰,剧中他和战友们正在享受假日和煦的阳光,突如其来铺天盖地的狂轰滥炸,使他和战友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幸存的他说“我们将永远记住1941年12月7日这个该诅咒的日子。”小玲应将《 》分派给他。这一事件标志着( ) 。 (4)杨勇将扮演苏联人伊凡,剧中他兴奋的宣布:“这场战役使德国侵略者损失惨重,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我们将转入反攻。”小玲应将《 》分派给他。这一战役的影响是( ) 。 (5)王兵将扮演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剧中他说:“我们克服了巨大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了德国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德国离灭亡不远了。”小玲应将《 》分给他。这一事件的影响是( )。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达500多年的历史结束。( )
1991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英文简称是WTO。( )
“二战”后,美国首次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富强的国家。( )
苏联1937年通过新宪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历史上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最主要是通过 (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 B.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美国的经济援助 D.对殖民地的掠夺
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 A.欧盟 B.日本 C.德国 D.美国
如图所反映是3月25日27个成员国首脑齐聚德国首都柏林,举行庆祝该组织成立50周年纪念日,并通过《柏林宣言》,,请问这个组织是 ( ) A. 欧洲联盟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华沙条约组织 D. 联合国
下列哪次战争的特点是“非接触性战争” ( ) A.中东战争 B.海湾战争 C.伊拉克战争 D.科索沃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