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族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是在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诗中的“单于”指的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
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根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食物。” 汉景帝也说过:“农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不如谷物和桑麻。” (1)材料中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2)鉴于这种认识,汉代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3)举例说明汉代实行这种政策的具体做法。 (4)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汉代农业取得了很大进步,简述进步的表现。
为巩固统一,秦始皇和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规模宏大,非常繁华,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城市,其繁华的根本原因在于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这充分说明了 ①能够节省人力 ②是用水推动其转动的 ③专门用来制作农具的 ④有利于推动两汉经济的发展
汉武帝在经济上实现大一统的措施有 ①收回地方铸币权②盐铁官营③统一铸造五铢钱④奖励工商业
水排是一种
对于黄河的治理,汉朝比较重视的两个皇帝是
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材料一是谁向哪位皇帝所提出的建议? (2)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二的观点。 (3)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了推行此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两则材料反映的史实有什么共同的目的?
“到这个时期(西汉)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推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1)这段话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什么? (3)你认为出现这一治世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思想态度截然不同的是
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期,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始于
董仲舒因功而受到汉武帝尊敬和后世纪念,他最主要的功劳是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文景之治是指
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雪山同学学完第10课“秦王扫六合”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后,决定设计一张表格,对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史实(见下面),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应如何完成?(主要史实只需将相应字母代号填入你设计的表格中即可,共22分) A:治理黄河 B:焚书坑儒 C: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E:统一货币、度量衡 F:统一文字 G:允许诸王分封自己土地,削弱诸侯国势力 H: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
材料一:公元前1世纪的某一天,古罗马的执政官凯撒大帝穿着灿若朝霞的丝织长袍进入剧场,在场的百官以及贵夫人们惊叹声此起彼伏,觉得凯撒大帝简直“帅呆”了。于是穿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男女贵族的流行时尚。 材料二:下图是古代著名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 ⑴凯撒大帝的丝袍是通过材料二中的这条中西通道得到的,请说出这条通道的: 名称: (2分) ,当时东起中国 (1分) ,西至 (1分) 。 ⑵图中这条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4分)? ⑶这条通道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还有价值吗(1分)?说出你的理由(4分)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哪个字母是表示促使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著名战场?(2分) ⑵结合下图将下列三国鼎立的示意图补充完整:(12分)
材料一:(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引自《魏书》 材料二: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1)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魏主是指谁?(3分)他提出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分) (2)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魏主的改革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5分)
(结合右边时间轴)西汉持续时间是:
A.211年 B.193年 C.210年 D.194年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反映的是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何处经济开发情况? A.江南地区 B.江北地区 C.黄河流域 D.长城以北
有位同学暑假想要实地考察“昭君出塞”的历史遗迹,请你告诉他应该去哪一城市是: A. 开封 B. 咸阳 C. 南京 D. 呼和浩特
秦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CHINA”的含义除了“中国”外,还有一层含义与以下哪项物品有关: A.司母戊大方鼎 B.瓷器 C.指南针 D.水稻
与今天农历的起源有关朝代是: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下图的数学等式反映了谁的悲惨生活: A、奴隶 B、奴隶主 C、农民 D、地主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 A.《春秋》 B. 《道德经》 C. 《孙膑兵法》 D. 《孙子兵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