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所依据的基本国策是(  )

A.民族共同繁荣 B.对外开放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1978年思想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路线

C.回答了姓社姓资的问题 D.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

 

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 引用外资 B. 引入外国企业管理经验

C.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这句话最完整、最本质的理解是(   )

A. 改革就是第二次民主革命 B. 改革就是加快经济建设

C. 改革就是加强法制建设 D. 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1971年发行的毛泽东主席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以断定是(     )

A.建国初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

 

同学们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艰难历程,查看下列哪位模范人物的资料最恰当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的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一五计划的实施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这个言论最有可能出现在: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大跃进运动时期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西藏和平解放的卡片,卡片中的内容提到了西藏和平解放的

A. 背景和人物

B. 人物和方式

C. 背景和方式

D. 时间和意义

 

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帮”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八线”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下列节日与如图有关的是

A.青年节 B.建军节 C.国庆节 D.建党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南迁。(见如图A)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中原地区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见如图B)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当时的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自然条件优越。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南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任举一例)这种南迁带来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当时的“战祸”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中原地区人民南迁给江南带来了什么?

(4)根据材料二、三,这些状况给江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共力,出奇制胜,击败袁军十万之众。曹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全在于用人之道。我们可以细分来看:刘晔、荀攸、许攸皆是人オ,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可说是一计敌万人…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于能否调遣。

材料二  曹操号称的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与孙刘联军对峙于赤壁,曹操的优势非常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其他诸侯自然在政治正确性上难以与其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対两家。但曹操却兵败赤壁。

(1)材料一“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カ,出奇制胜,击败袁军十万之众”发生在哪次战役中?这次战役的胜利对曹操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所述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当时的社会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上述探究,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而后却在赤壁之战中以多败于少呢?

(4)你认为从东汉末年的“統一”到魏蜀吴“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ト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有哪些?(任举一例)

(2)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材料三中的“他”是谁?这一措施有什么影响?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  见如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写出一个即可)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后来这一制度被秦朝的哪种制度所取代?

(4)材料四图示反映秦始皇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如图

材料二  《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现象生动,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措施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史记》的作者是谁?它的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体裁是什么?

(3)黄巾起义的首领是谁?他创立的道教派别被称为什么?

(4)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山西、河南开凿的著名石窟是什么?(写出一个即可)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A.《水经注》 B.《洛神赋图》

C.《女史箴图》 D.《兰亭序》

 

被尊称为中国“医圣”的是

A.华佗 B.张仲景 C.张衡 D.王羲之

 

与下列内容关联最密切的是:迁都洛阳,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话

A.北魏孝文帝 B.前秦符坚 C.西晋司马炎 D.东晋王导

 

《说唱脸谱》“那一天爷爷领我去把京戏看,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材料中的人物生活在

A.东汉 B.三国时期 C.南北朝 D.战国时期

 

如图反映是内容是

A.秦灭六国 B.张骞出使西域 C.丝绸之路 D.秦末农民起义

 

现在,大型手术使用全身麻醉药剂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在世界医学史上,最早制成这种药剂的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

A.乌垒城 B.长安 C.洛阳 D.咸阳

 

东汉初年出现了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这就是“光武中兴”。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个皇帝有直接关系(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光武帝 D.汉景帝

 

下列哪一措施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的是

A.平定“七国之乱” B.发行五铢钱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盐铁专卖

 

秦朝统治者打击儒学,西汉统治者却推崇儒学,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现实需要的变化 B.农民战争的推动 C.儒学自身的发展 D.统治者个人的爱好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赤眉起义 C.黄巾大起义 D.黄巢起义

 

权俗称秤砣、秤锤、秤权,是悬挂秤杆之上可以移动的的铜、铁、陶、瓷、石的秤砣和后世的砝码。如图文物被称为“秦权”,是秦官府批准的标准砝码。它统一了下列哪一选项的标准?

A.货币 B.长度 C.重量 D.容量

 

秦朝的疆域四至错误的是

A.东至东海 B.西到桂林 C.北至长城一带 D.南达南海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