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 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 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 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改变这种现状,汉高祖采取的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    B. 穷兵黩武    C. 增加赋税    D. “以德化民”

 

《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

A. 西周—东周 B. 春秋—战国 C. 秦朝—西汉 D. 秦朝—东汉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棋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发生在 (  )

A. 商纣和周武王间    B. 夏桀和商汤间    C. 秦二世和陈胜间    D. 项羽和刘邦间

 

下列秦末农民战争的相关事件中,依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建立“张楚”政权   

②大泽乡起义

③吴广、陈胜被杀

④刘邦率兵进入咸阳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  )

A. 城濮之战    B. 马陵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巨鹿之战

 

人们用“伐无道、诛暴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下图反映的革命首创精神。下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 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 B.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C. 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D. 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秦朝的暴政表现在 (  )

①每年役使三四百万人去修建豪华的宫殿、陵墓和长城

②每年有几十万人攻打匈奴和戍边

③制炮烙之刑惩罚犯法的人

④实行族诛⑤实行连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句诗主要评价的是秦始皇哪一历史功绩 (  )

A. 首创皇帝制度    B. 统一全国    C. 抵御匈奴    D. 开发南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曾非常形象地说:“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施住,对准他的胸腔插上一刀。”

(1)材料一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什么?该行动的战略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2)材料二中的“三个胜仗”指的是什么?毛泽东说的“值得”又指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战役?此战役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请你说出这个城市的名字以及这个政权的名称。

 

数字与图片能够反映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记载)

材料一

(1)图一内容是对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评述?图二中的数字与哪历史事件有关?

(文字展现历史)

材料二  从1921年7月到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57人增加到人。而1927年12月,·····中国共产党党员只有一万多人。艰难的革命历程使共产党人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摘編自《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2)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图片再现历史)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一反映了什么事件?图二中“三大主力会师”有何标志性意义?

(4)从图-到图二的过程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事件是什么?

(历史警钟长鸣)

材料四  日本右翼书籍

(4)如图所示书籍对南京大屠杀等史实予以否认,就日本右翼的所作所为,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画》

(1)材料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

(立宪之梦)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共和之路)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思想风暴)

(4)辛亥革命失败后,-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规律揭示)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 郭沫若—创作《骆驼祥子》

B. 张骞——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C. 赵丹一一出演《马路天使》电影

D.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是

A. 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B. 京师大学堂创办

C. 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D. 《定国是诏》颁布

 

如果你是一位19世纪末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军事工业

 

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对此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 张学良

B. 佟麟阁

C. 李宗仁

D. 傅作义

 

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 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改革

B. 没收地主和中农的土地

C.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D. 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

 

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的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概括了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动撤退而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典型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A. 北京

B. 延安

C. 沈阳

D. 南京

 

19458月,柳亚子赋诗一首: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此诗称颂的是

A. 谭嗣同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张学良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相国怀抱结束了日本对台湾多少年的殖民统治

A. 30年

B. 40年

C. 50年

D. 60年

 

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曾经实现过两次合作,其中第二次正式合作是在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后

C. 西安事变

D. 南京大屠杀后

 

“······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这是对哪次战役的评价

A. 武汉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百团大战

D. 台儿庄战役

 

八年级(2)班的历史兴趣小组打算暑假去考察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A. 陕北吴起镇

B. 贵州遵义

C. 甘肃会宁

D. 江西瑞金

 

史料记载:在龙江书院,毛泽东和朱德的双手紧紧相握,从此,他们的名字也连在了一起。他们领导的红军也被称作“朱毛红军”。朱、毛领导的革命队伍胜利会师的时间是

A. 1921年

B. 1926年

C. 1927年

D. 1928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采用五星和“八一”二字图案。其中,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八一”二字为纪念(   

A. 武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有一名黄埔军校的学员在晚年多次提及建校初期的四位领导人,其中回忆有误的是

A. 孙中山

B. 蒋介石

C. 周恩来

D. 李大钊

 

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中,能够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是

A.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B. 建立地方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C.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这段表述适合放在如下图示的哪个位置(    )

 

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 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 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