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下联分别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 刘邦、项羽    B. 陈胜、刘邦    C. 项羽、勾践    D. 嬴政、勾践

 

墨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后来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

A. 丝织技术

B. 活字印刷术

C. 雕版印刷术

D. 造纸术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赤壁之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

A. 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 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

C. 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D.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近年来,中纪委(中共中央的监察机关)大力反腐,将多个“大老虎”绳之以法。在古代中国的秦朝,与中纪委有着类似职能的官员是(    )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守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现象出现于( )

A. 山顶洞人时期    B.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C. 黄帝、炎帝时期    D. 尧舜禹时期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

A. 竹简或木牍    B. 龟甲或兽骨    C. 丝帛或麻布    D. 宣纸

 

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干栏式房子

④挖井饮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农耕已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

②制作弓箭、烧制陶器 

③使用天然火 ④人工取火

A. ④③①②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②①    D. ①②③④

 

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  )

A. 传说、遗址    B. 化石、遗址    C. 遗物、记载    D. 传说、记载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 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 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

(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步骤二: 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3)请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

(4)穿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一位皇帝改革的前后情况,试举两例说明他进行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有哪些?

步骤三: 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5)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顾我国历史上的改革,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右边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回答: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商君”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史记·李斯列传》中又是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4)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局面的建立者是谁?为巩固辽阔疆域,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

(2)读图二,西汉政府在E处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

(3)读图三写出ABC所代表的政权名称D处发生的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写出该战争名称。

(4)读图四指出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中原地区的人们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

(5)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辨析改错题: 下面一段历史材料表述中,有五处错误,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汉朝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直到现在,很多国家仍然称中国文化为汉文化。东汉时期,蔡 伦发明了造纸术,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西汉时道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东汉时佛教传入我 国中原地区,道教也在民间兴起;在医学上,华佗写成《伤寒杂病论》;司马迁的巨著《史记》是我国第 一部编年体通史。总之汉朝的兴盛使我国的主体民族在以后有了“汉人”“汉族”的名称。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5)错误                       改正

 

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 你认为哪一个最能准确地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  )

A. 张峰: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 王平: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李涛:捍卫主权与民族融合    D. 赵华:经济衰退与科技进步

 

中国文字的发展源远流长,经历了多种字体转换,请给下列字体,按时间排列顺序(    )

A. ②①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③④

 

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有关我国历史上的“世界之最”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B.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的国家

C. 商朝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D. 华佗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做手术的医生

 

北魏孝文帝对大臣说:“我贵为天子,何必一定要居住于中原呢?只不过是想让你们的后代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开阔自己的眼界罢了。如果长期居住在北方,一旦遇到不学无术的君圭,就不免沦为他人的囚徒了。”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A. 迁都洛阳    B.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C.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D.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

A.     B.     C.     D.

 

他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司马迁评价他“凿空西域”。他毕生的坚韧探索,不仅促进了各个民族的交流融合,更深刻地拓展了一个民族看世界的大视野。“他”是

A. 蒙恬

B. 卫青

C. 张骞

D. 霍去病

 

下边两幅图片反映了秦汉(    )

A. 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变化    B. 对外交往的变化

C. 文化交流的变化    D. 经济发展的变化

 

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

A. 颁布“推恩令”    B. 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C. 商讨派谁出使西域    D. 商议修长城

 

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背离深重的严谨性。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 一位商人携带五铢钱前往南海郡做生意

B. 读书人可以进私学并阅读列国史记

C. 各地官员均用大篆写告示

D. 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斗”

 

下面两幅图片描述的主题是

 

A. 春秋争霸

B. 战国争雄

C. 百家争鸣

D. 秦的统一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字形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这种字体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加以推广开始于(    )

A. 商朝    B. 西周    C. 秦朝    D. 汉朝

 

某班在编演“百家争鸣”的历史短剧时,扮演老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是(    )

A. 兼爱,非攻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知彼知此,百战不殆    D.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夏令营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再现了西周时期成千上百奴隶在一起耕作和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场景,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是(    )

A. 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    B. 青铜器代替石器

C.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 奴隶获得了自由

 

某电视台打算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历史上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纪录片,假如请你当导演,在以下情景中,你不会选择使用的是(    )

A. 周天子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B. 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

C. 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    D. 长平之战中秦军打 败赵军

 

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