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造成这一时期北方文化昌盛的重要原因是

A. 北魏孝文帝改革

B. 淝水之战

C. 张骞通西域

D. 隋朝的统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B. 秦末和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

D. 秦初和汉初

 

“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上古时候……圣人出现后,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到熟食)。下列最早学会用火让自己吃到熟食的古人类是

A. 圣人

B. 元谋人

C. 北京人

D. 河姆渡人

 

汉朝以后,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那么,促使此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中不包括

A. 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

B.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 江南地区战乱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D. 国家统一,人民能够安居乐业

 

秦始皇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他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最突出贡献是

A. 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

C. 确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D. 修筑万里长城巩固北方边疆

 

战国七雄是

A. 齐、楚、燕、韩、赵、魏、秦

B. 晋、楚、齐、燕、魏、秦、越

C. 秦、齐、吴、越、赵、魏、韩

D. 楚、燕、卫、秦、周、鲁、韩

 

主父偃上书汉武帝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为了解决诸侯尾大不掉的隐患,汉武帝采取的政策是

A. 书同文

B. 车同轨

C. 推恩令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下列可以获得奖励的人有

①书读得好的人

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③仗打得好的人

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农民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 黄巾军起义

B. 刘邦起义

C. 项羽起义

D. 陈胜、吴广起义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A. 齐桓公

B. 楚庄王

C. 越王勾践

D. 晋文公

 

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 黄帝

B. 炎帝

C. 秦始皇

D. 蚩尤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于(        )

A. 约公元前2070    B. 约公元前1600

C. 约公元前1300    D. 约公元前1046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其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A. 黄巾起义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因战争众多,规模大,争夺激烈而得名的“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或战斗有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马陵之战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歌谣“骨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局不移。”反映了哪个原始部落居民的情况。(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加强了内地与这个地区的联系。“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

A. 黄岩岛    B. 钓鱼岛    C. 台湾岛    D. 海南岛

 

下图是西周初期形势图,该图能反映出周初推行的一种不同于商朝的重要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井田制

D. 分封制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孕育了许多新的变革因素,这些新因素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历史起点。请你完成下面相关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运用图表——解读经济发展)

(1)观察以上图表数据,概括近代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初期,民族工业发展所呈现的变化趋势,举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典型代表一例。

(2)上图中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哪个时间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间段内民族工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任务二(列举实例——分析变化原因)

(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根据下面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内容。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国共关系的演变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为小明同学整理的国共两党关系演变示意图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国共两党两次合作正式开始的标志事件及主要成果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

第二次: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的史实各一例。

(4)1946年国共第二次分裂的标志事件是什么?1949年4月23日,哪座城市的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垮台?

(5)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材料二的表格数据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③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④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

(3)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关。请你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全下面的空格,只填序号。

(4)八国联军发动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中的哪一内容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5)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试用一句话概括列强的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它”指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渡江战役

②转战陕北

③卢沟桥事变

④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⑤南京大屠杀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⑤④③①

C. ③⑤②④①

D. ⑤③②①④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是

A.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C.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 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1928年-1934年中共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1934年-1937年又大幅下降,导致这种上升和下降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分别是

A. 红色政权的建立;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

B. 五四运动的发生;红色政权建立

C. 抗日战争的爆发;解放战争胜利

D. 五四运动的发生;解放战争的胜利

 

在不同革命时期,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中共采取不同的土地政策。抗战胜利后,在解放区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打土豪,分田地

C. 减租减息

D. 耕者有其田

 

以下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A. 中共一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 遵义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长征胜利——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D. 西安事变——标志着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民族危亡之际,1935年北平学生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举行示威游行,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这就是著名的

A. 五四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一二·九运动

D. 西安事变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