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人中原

②玄奘前往天竺,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③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建筑知识

④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历法、医药等方面的书籍

A. 经济繁荣 B. 民族团结 C. 国家统一 D. 文化交流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你知道唐代诗人柳宗元这首诗中所说的天可汗是指谁吗?(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出现在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时

②都重视发展生产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任用贤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某位皇帝不仅使“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这位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发明和推广先进的生产工具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唐朝的筒车用途是

A.耕作 B.冶铁 C.灌溉 D.运输

 

如图文框中的内容为某同学的笔记。从中可知,这页笔记记录的主题是

A.秦始皇首创君主专制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C.唐太宗巩固统一王朝 D.唐太宗对外开疆拓土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将重要人物的事迹进行整理是历史学习的好方法。在某张卡片上记有“君舟民水”“天可汗”“贞观之治”等词语。该历史人物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秦、隋两朝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①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②都因实行暴政而速亡

③都留下了影响深远的伟大工程  ④都采用科举考试方式选拔人才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

A. 汉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北京孔庙国子监博物馆里,存放着198通进士题名碑,其中元代3通、明代77通、清代118通,碑上刻有中进士者的姓名、次第和籍贯。这些进士题名碑可印证我国古代实行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由此可见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

A.灌溉 B.饮水

C.运输 D.泄洪

 

“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据此,大运河在唐朝发挥的作用有

①沟通了南北的交通

②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③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④推动造船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以下摘自一位同学的学习“隋朝开凿大运河”后的笔记,其中说明开凿目的是(  )

A. 大运河凿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B. 北达涿郡,南抵余杭,以洛阳为中心

C. 沟通南北交通,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D. 隋的统一为开凿大运河提供了条件

 

识读如图,指出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A.余杭、洛阳 B.洛阳、长安 C.洛阳、涿郡 D.余杭、涿郡

 

589年,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使我国南北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符合下面示意图中①所代表的朝代相关的史实是

 

A. 北击匈奴,修建长城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D. 完成统一,开通运河

 

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交流互鉴,推陈出新。李老师以“文明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历史兴衰—彰显人民力量)

1)用方框中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以民为本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前提是推行爱民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苛政暴政是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③秦朝统治残暴,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征调民力,导致陈胜、吴广起义。

④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出现了“文景之治”。

⑤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减省刑罚,使得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⑥明末土地兼并严重,政府不断加派赋税,导致了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任务二(创造发明—一体现人民智慧)

2)下面的材料分别出现于那一时期?概括三个发明共同的影响。

任务三(政治宣言—追寻人民权利)

3)下面的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概括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影响。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因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演说

一、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

二、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

三、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

——1937年9月2日《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

共合作宣言》

 

任务四(国家建设—顺应民心民意)

4)根据下面材料信息,结合相关史实,以“民意·民力·民利”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违。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国家建设要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站稳人民立场,贯彻群众路线,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习近平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此时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华盛顿就职时,人们的任务是创立和熔铸成为一个国家。在林肯就职时,人们的任务是维护这个国家。今天人们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有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果断、大胆地采取了行动。

—罗斯福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

材料三  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十年前,美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与中国截然相反不同的是,19世纪60年代,日本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

—(美)史兹·墨菲《亚洲史》

1)材料一中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对于这个岛国来说,高速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带来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美国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困难分别是什么?怎样解决的?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迅速西方化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一个民族的崛起需要哪些因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置身的现代世界绝大部分始于1492年,从此以后,旧世界得以跟新世界接触,借由将大西洋从屏障转成通道的过程,把过去分立的文明结合在一起,使名副其实的全球历史——真正的“世界体系”—成为可能,各地发生的事件都在一个互相连接的世界里共振共鸣,思想和贸易引发的效应越过重洋,就像蝴蝶拍动翅膀扰动了空气。

—摘自《1492:那一年,我们的世界展开了》

1)材料一中“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资本输出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并分析欧美主导的世界市场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古代海陆丝绸之路曾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今天丝绸之路重焕活力,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重要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是我国领导人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特点、需求、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提出来的倡议,标志着中国从参与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态势转变。“一带一路”除了需要解决中国过剩产能的问题,另外也肩负着资源的获取、战略纵深的开拓和国家安全的强化这几个重要的战略使命。同时,“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李伟主编《穿越丝路》

3)根据材料三,今天“一带一路”作为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重要战略布局肩负着哪些使命?“一带一路”对中国及世界的意义何在?

 

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活动一(制作校园板报)

1)一组同学制作“中华传统文化展”的板报,请你从下面图片中任选一张,简要说明入选理由。

2)二组同学进行研学—齐鲁行,分别去了甲午战争陈列馆和台儿庄战役博物馆。你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感受到怎样的民族精神?

活动三(撰写新闻报道)

3)三组同学撰写“感动中国名人”新闻报道,请你来帮助填写感动中国的发言稿。

 

截至2017年,中国累计派出军事人员3.5万余人次,先后参加了24项维和行动,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这说明(   )

A. 中国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B. 当今世界的地区冲突有所缓和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D. 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主要机构

 

世界政治格局由一战前的欧洲中心格局逐渐演变为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其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利益的冲突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30多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够迅速复原,这一复原使欧洲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这则材料论述了

A.“杜鲁门主义”出台的背景

B.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C.二战后美国经济恢复的影响

D.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的过程

 

优秀历史人物推动国家民族的进步。下列人物的共同点有

A.都领导民族解放运动 B.都打败了侵略者

C.结果都取得了国家的独立 D.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19世纪中期的一部著作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被剥削的无产者不断壮大,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未来属于工人阶级。这部著作是(   )

A. 《人权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联合国家宣言》

 

九年三班的同学在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请你参与进来帮忙填出空白处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部分)

A.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中共七大召开,放手发动群众

C.召开雅尔塔会议,协调盟军行动 D.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著名法学家耶林格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对上述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罗马以武力的方式确立了对全世界的统治

B.基督教是依靠罗马的武力扩张传播出去的

C.罗马创立的法律体系对后世影响最为持久

D.罗马帝国先后发动了三次征服世界的战争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国家。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携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厚度文明。下列属于亚洲文明的是

A.古埃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巴比伦

 

美国时代生清出版公司编印出版的《人类1000年》。将1001年到2000年一千年间的人类历史加以浓缩,从全世界的范围内,遴选出对于全人类影响最大的100个人和100件事,一一加以介绍。十分惹人注意的是,书中所列100位人物中,没有美国的建国之父华盛顿,却给了毛泽东以双倍的称颂。下列与毛泽东有关的历史事件有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②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③领导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