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中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20原创)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下面体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是( ) A. B. C. D.
“有一两师军队散布在乡间,放火燃烧,四个皇家花园中的一切宫殿……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轮奂辉煌,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从今以往,数千百年为人所爱慕的崇构杰制,不复能触到人类的眼帘了”。材料评述的是(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天京陷落 D.旅顺大屠杀
下图为中英贸易中中国几种主要进口货物新旧税率对照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向英国支付巨额赔款 B.中国东南通商口岸的开放 C.中国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 D.英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017河北黑白卷)下图为某史料陈列馆碑记的摘选内容。“□□□□”应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9张家口宣化区二模)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写道: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说明鸦片战争( ) A.没有真正唤醒腐朽的清王朝 B.打破“天朝”体制,进入条约时代 C.打开了中国窥视近代世界的窗口 D.影响了中国整个近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2020原创)19世纪40年代,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携工业革命的雄风,蒸蒸日上。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封建儒家奴化教育下的国家,自然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选择的最佳对象。材料所描述的是鸦片战争的( ) A.经过 B.结果 C.影响 D.原因
“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石家庄二模)下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 A.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 B.杜绝了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走私 C.构成了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A.棉纺织品 B.机器 C.鸦片 D.枪炮
(2019原创)探究问题。 材料一 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农村因租地集中,耕地牧场化,人口向城市不断移住,以及机器的应用等等而不断导致人口过剩化,农村人口因拆毁小屋而不断被驱逐,这种现象是同时并进的。 材料二 1800~1900年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为单位)统计表
材料三 城市高度发达的物资文明与农村传统文明的强烈反差,更是震撼了人们心灵。处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的人们不再坚守着传统的价值观念,渴望着变化;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乡村,成群结队到达城市中去。在“向外吸引劳动力”的政策支持下,外来移民也逐渐增多,大量涌向城市,促进了英国城市化发展。在几乎不到30年的时间,整个大不列颠的地面上都开出了四通八达的航路。交通运输业的发达极大地加强了英国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处于这些交通枢纽的地区迅速成为集商贸、工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城市或城镇。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城市化主要得益于哪一重要事件的推动? (2)据材料二表格内容归纳英国城市化特点是什么?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原因。(提示:须答对四个成因)
(2018梧州)如图为1750年以来中国、美国、德国(德意志)英国在世界制造产业中的份额曲线图。其中代表德国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如图中,某条曲线反映了英国GDP变化的趋势,这条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8重庆A卷)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A.蒸汽机的改良 B.火车的诞生 C.内燃机的应用 D.电灯的发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政府出面鼓励“技术接收”,从1886年到1890年四年间,德国六家大公司购买了948项英国专利。在国家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数量远远超出私人投资占优势的英国公司所能运用的资金,使它们能够尽可能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好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00年,电力工业开始成为美国现代体系中的重要部门。1910年,美国电话增加到700万台,出现了无线电广播,无线电发展到电子管时代。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最早的电影院。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材料三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都是出自科学家与工程师之手,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梅朝荣《人类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政府在推动科技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世纪末德国科技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工业生产中出现了什么新动力?人类社会又进入了什么新时代?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统计图表
他一生命运多舛,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这位音乐家是 A. 伏尔泰 B. 贝多芬 C. 莎士比亚 D. 凡˙高
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写了2 400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而巴尔扎克则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这主要是指他的作品( ) A.体现了人们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B.描写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C.表达了资本主义发展中人民的失望 D.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社会生活的全貌
有一部科技著作明确地宣称“一切生物都不是上帝的创造物,而是少数生物的直系后代……”该著作以无数事实证明各种生物都是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演变而来的。这部著作是 A.《物种起源》 B.《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C.《社会契约论》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019原创)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弥漫四周、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它的规律可用反光镜和透镜来研究,它的颜色可用三棱镜来分析……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到了头脑中,神秘主义被科学所驱赶。可见,牛顿的光学成就 A.使传统宗教信仰发生改变 B.为工业革命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C.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D.极大地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
1883年11月18日,美国第一个全国统一铁路时刻表诞生,这一天的正午时分,美国东部的时钟全部回拨。从此,上帝的时间被改用人间的指针来度量。推动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工厂制度的确立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政治体制的完善 D.工业文明的发展
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阐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 A.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科学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C.科学技术开始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新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019原创)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一情境最早出现在…… A.17世纪四五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20世纪初 D.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材料四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一个梦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载,美丽中国世世代代…… ——《美丽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2)材料二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 (3)材料三中的一位老人指的是谁?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 (4)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请谈谈你的想法。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虽然分到了土地,可是由于仍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等,这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建国后我国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土地改革进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部法律文献?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1958年我国在农村开展的哪一运动?同年我国还开展了哪一运动? (4)材料四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变化”指的是实施什么经济体制?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的农业经济政策变化产生的不同影响,谈谈带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迪?
那是一个热情有余而理智不足的年代,当时的口号是“一天等于二十年”“赶超英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些口号反映出当时我国 A. 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 B. 经济建设违背客观规律 C. 生产力水平有所发展 D. 经济发展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政治意义的是 A.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D.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开括了新空间的是 A. 完成三大改造 B.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设立经济特区 D. 包产到户
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②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③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④会议的方针路线都在实践中得到具体的贯彻和落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