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有

①明治维新

②美国南北战争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俄国1861年改革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④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课题研究,他们搜集资料的关键词有“瓦特”、“蒸汽时代”、“爱迪生”、“电气化”。下列主题最适合该课题的是(  )

A.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B.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C.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D.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发表《五条誓文》。其中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体现的改革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下列有关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前者以争取国家独立为目标,后者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旗帜

B. 都是由当时的美国总统领导的革命

C. 战争期间都颁布重要的历史文献

D. 战争结束都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

 

在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曾这样概述:“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对此表述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英帝国曾辉煌一时    B. 此种现象主要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C. “新的太阳”喻指美国    D. 此事应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

 

极其漂亮的廉价棉织品给人民大众带来的利益……19世纪)贫苦阶层也能像18世纪的中上层人士那样穿得非常整洁,甚至享受服装的乐趣。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珍妮机的出现    B. 纺织工厂的涌现

C. 火车投入运营    D. 远洋轮船的使用

 

17-18世纪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有(  )

①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②都颁布了重要文件 

③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都建立了相同政体的政权

⑤都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A. ①④⑤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地理大发现把人的注意力从“天上”转移到人间,追求财富、建功立业与现世享受的人生价值观念逐渐取代了中世纪一切为了来世和禁欲的观念。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 升华了人文主义思想    B. 与文艺复兴运动互为因果

C. 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D.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认为世界近代史的开始时间大约是16世纪初,从那时起,“世界各地区……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阶段。”按照这一观点,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郑和下西洋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文艺复兴运动    D. 新航路的开辟

 

西欧,曾经是世界的中心,一度衰落,又再度振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摘自人教版九上《世界历史》

(1)西欧为资本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相关史实来证明这一观点。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

——摘自人教版九上《世界历史》

(2)第一次世界大战让人反思资本主义的诸多弊端,而一战期间爆发的十月革命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苏俄,请回答:欧洲为何成为一战的主战场?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进程有何影响?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欧盟前身)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如图:

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整理自人教网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欧走向联合后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

——摘自人教版八下《中国历史》

(1)马克思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摘要

(2)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多次发表谈话,当时的国际背景是什么?这些讲话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又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自《十九大报告》

(3)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当今世界,战争、冲突、贫穷、气候等不稳定因素依然很多,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中国应如何顺应历史潮流,以开放的姿态面向未来?

 

 

唐宋两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水能我舟,亦能覆舟”“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唐太宗致治之本,惟在于审(审察)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得各为所任……

——摘自《贞观政要》

(1)唐太宗之所以开创“贞观之治”,除他自身“戒奢从简”外,还得益于哪些举措?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相关史实。

材料二 

(2)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繁荣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如图片与文字反映了唐宋时期人民的创新能力。

(3)写出A图中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B材中“这种方法”是指哪项伟大发明?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如钢铁采矿)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原子能、生物工程等“朝阳工业”迅猛发展。它充分说明这次科技革命

A. 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B. 大机器生产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C. 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巨大改变

D. 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如边地图是哪一政治格局下的欧洲地图

A. 拿破仑帝国极盛时期的欧洲

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欧洲

C. 两极格局下的欧洲

D. 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下的欧洲

 

“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这段材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

A. 调整工业

B. 整顿银行

C. 调整农业

D. 以工代赈

 

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是

①制定《1787年宪法》

②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④明治维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④①

 

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 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美国被迫宣布投降

B. 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1971年,中国首次加入联合国,取得了外交的重大胜利

D.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我国完成祖国统一

 

“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段报道反映的是哪场战没?

A. 北伐战争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进分子梦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下列哪些探索活动是为条了实现这一梦想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下列哪一项信息不能从下图中获取

A. 广州、虎门、厦门等地军民纷纷抗击英国侵略军

B. 割香港岛给英国

C.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下列对中国古代边疆管理政策叙述正确的是

A. 秦朝为开发北疆兴修灵渠

B. 汉武帝设置西域都护,总管今新疆地区

C. 郑成功设置台湾府,加强同内地的联系

D. 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一项

①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

②春秋时期商鞅变法,其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后人

③秦始皇将隶书作为全国规范文字,维护了国家统一

④司马迁秉笔直书,其作品《史记》成为史书的典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法典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作主人的工具和财产…

材料二  18世纪的一个法国人回忆自已这一生的经历:“我的国家时候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整个国家的人被分成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的人享有特权,我们这些人被分到了第三等级,后来我们通过革命取得了自由”

(1)材料一中的内容出自于那部法律文献?

(2)材料二“我们通过革命取得了自由”中的革命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3)在该革命中,为反对专制与独裁,追求民主与法治而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达四年之久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组织上增选了毛泽东为常委;军事上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摘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全党工作的看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摘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材料一中的会议名称是什么?会议确立了以谁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材料二的会议提出的总方针是什么?

(3)概括两次会议在中国历史上的共同作用。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两千多年的交往中,既有友好往来,又有矛盾与冲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古代历史上,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朝时哪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化?

(2)在近代历史上,中日之向矛盾与冲突不断,日本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侵华战争?

(3)“一战”后,哪一国际会议规定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为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美国主导召开了哪一次国际会议?

(4)当前中日之间矛盾与冲突仍然不断,你认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时强调: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3)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

(4)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弘扬哪些“长征精神”?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影响深远,其在教育方面的主张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孔子作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孔子又是伟大的教育家,请写出他在教育方面的主张

(3)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使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4)你认为儒家思想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观察《三大战役示意图》,回答问题:写出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战役名称: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下图名称是______

 

 

下图人物是______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