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状元张謇提倡实业救国。以下内容与他有关的是( )

A. 修建京张铁路    B. 创办大生纱厂

C. 研制工业纯碱    D. 编写《海国图志》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卢沟桥成为全中国的焦点,主要是因为在这里发生了

A. 四一二政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某同学想通过看电影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下列影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观看成,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②①③④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

A. 发动武昌起义

B. 领导南昌起义

C. 发动秋收起义

D.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黄埔军校的创办

C. 南昌起义的发动    D. 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最重要的区别是

A. 革命任务不同    B. 领导阶级不同    C. 革命对象不同    D. 革命前途不同

 

以下各项中,属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的是

A. 领导阶级    B. 革命任务    C. 指导思想    D. 革命主力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新旧之争。”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

A.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C.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D. 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 师夷长技

B. 实业救国

C. 民主科学

D. 救亡图存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上,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君主立宪 

④民主、科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②④

 

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主张

A. 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B. 政治革命,建立民国

C. 民族革命,推翻满清    D. 土地革命,废除剥削

 

2017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6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 )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武昌起义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⑥建立兴中会

A. ⑥①④⑤③

B. ⑥②①④③⑤

C. ⑥①④③⑤

D. ⑥②①④⑤③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们的感慨源于(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A.  B.  C.  D.

 

曾经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的国家是( )

A. 葡萄牙    B. 英国

C. 日本    D. 美国

 

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A. 思想观念解放    B. 大众报业发展    C. 铁路交通发达    D. 轮船航运繁荣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839年,林则徐下令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请问销毁鸦片的地点在

A. 南京

B. 上海

C. 虎门

D. 北京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松花江上》

材料二 1936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接着,他们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材料三 在西南郊外永定河上,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

材料四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学,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1)材料一的歌词中提到“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是哪一年发生的?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3)材料三中"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是指哪一事件?请写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取得重大胜利的典型战例。

(4)依据材料四这句“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谈谈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湖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 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1)这段歌谣涉及到哪几个历史事件? 

(2)在材料二中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什么情况?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3)材料中说“讲起‘八一’历史长”,请你计算一下“八一”历史至今(2017年)有多长?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成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共和之路)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 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思想风暴)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国近代史从1919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B.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寻求近代化的探索史

C.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抗侵略的抗争史

D. 中国近代史是部充满灾难的屈辱史

 

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如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他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A. 兴办实业    B. 创办学堂    C. 筹划海防    D. 编练新军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受阅部队与群众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宣告旧时代的结束。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南京条约》、渡江战役

B. 《马关条约》、淮海战役

C. 《辛丑条约》、平津战役

D. 《辛丑条约》、辽沈战役

 

中国人民的十四年抗日战争和八年全面抗战争分别开始于(   )

A.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B. 柳条湖事件 七七事变

C.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D. 八一三事变   南京大屠杀

 

下图是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一则报道的截图。该图是日本制造  

A. 旅顺大屠杀的罪证

B. 南京大屠杀的罪证

C. 九一八事变的罪证

D. 七七事变的罪证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诗句所描绘的情境发生在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红军长征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  )

A. 农村包围城市    B. 分化瓦解国民党

C. 领导抗日战争    D. 以工人运动为中心

 

学校准备举办1919--1949年国共关系图片展”。下图应归属的栏目是 

A. 国民革命,打倒军阀

B. 十年对峙,战火连绵

C. 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 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