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选用如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A.河北曲阳 B.福建泉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畀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通过条约形式确认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分界线的两个政权是(  )

A. 北宋与西夏 B. 北宋与辽 C. 南宋与辽 D. 南宋与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是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的词句,描写了南宋抗金的情景。建立金政权的少数民族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突厥族

 

1038 年,党项族人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了政权,以弱小的势力先后与北宋、辽及南宋金形成三足鼎立,并迅速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推向了顶峰。该政权的建立者是

A.阿保机 B.元昊 C.阿骨打 D.忽必烈

 

“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唐蕃会盟 B.宋夏议和 C.澶渊之盟 D.宋金议和

 

北宋初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其中,为“制其钱谷”而设置的官职是(   )

A.转运使 B.通判 C.知州 D.枢密使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反映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被宋取代的政权是

A.唐朝 B.后周 C.后梁 D.北周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写的一首诗。下列关于黄巢起义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①宦官专权   ②藩镇割据    ③安史之乱  ④赋役繁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的隋唐历史时间轴中①②依次是

 

 

A.安史之乱、贞观之治

B.贞观之治、安史之乱

C.澶渊之盟、安史之乱

D.贞观之治、澶渊之盟

 

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一流人才。日本政府精选这些人组成遣唐使团主要是为了(    )

A. 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    B. 增进两国间的友好往来

C.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D. 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往来

 

《西游记》讲述了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请你在图中选出他们取经的西天在

A. A

B. B

C. C

D.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且放白鹿青康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些诗句

A.痛斥了统治者不思进取、偏安江南的无耻行为 B.流露出作者忧国忧民、关注社会现实的心境

C.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反映出社会风尚和民众价值观念的变迁

 

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引文中“上”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A. 整顿吏治

B. 编修经籍

C. 改革税制

D. 设置转运使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重视纳谏    B. 吸取隋亡教训    C. 轻徭薄赋    D. 结束割据混战

 

在江苏扬州发现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些文物,其中记载墓主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即公元618元),并有“帝崩于扬州”等文字。它可以印证(  )

A. 陈的灭亡    B. 隋的统一    C. 隋的灭亡    D. 唐的建立

 

“通济渠西通河(黄河)洛(洛水),南达江(长江)淮(淮水)……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开凿

A. 加强民族融合

B. 加重人民负担

C. 加速隋朝灭亡

D. 促进南北交流

 

2019年,中美建交40周年。历史上,两国都曾遭受外来侵略,最终都赢得独立并发展壮大,成为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的关系也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反抗侵略)

材料一  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机会,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革命不仅是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的分离。

——赵晓兰《美国的诞生》

(1)“与旧世界专制主义分离”后的美国走上了什么样的道路?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侮的伟大篇章。……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发展壮大)

材料三  1861年4月,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到1865年,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这场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3)根据所学,答出这场战争中为提高黑人积极性所颁布的法令。

材料四 

 

(4)上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这两个地区已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这是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实践?提出这一构想的出发点是什么?

(合则共赢)

材料五  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5)促使当时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推动中、美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签署有何标志性意义?

(战则两伤)

材料六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两年多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共毙、伤、俘敌71万余人,自身作战减员36万多人。美国开支战费400多亿美元,消耗作战物资7300多万吨。中国开支战费62.5亿元人民币,消耗作战物资560多万吨。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6)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明知要付出巨大代价,中国人民为什么还要进行抗美援朝?

(面向未来)

 

 

 

材料七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摘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八  习近平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这一思想承载着中国对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公正新秩序的美好期待。

—冯颜利《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

 

 

(7)根据材料七、八回答,中美两国构建国际秩序的方案分别是什么?中国方案体现了怎样的中国理念?

 

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追求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中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它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做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如:杀死或伤害努力,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部法典的名称。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材料二:罗马法是古代欧洲最发达的法律体系,但是罗马法不是某一部法律文献的名称,而是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它不仅包括从《十二铜表法》到《国法大全》(公元6世纪)间的所有法律,而且包括中世纪复兴以后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的罗马法。

——谢冬慧《罗马法的借鉴价值》

(2)材料二中的《十二铜表法》颁布于哪年?该法律在促进该国公平正义方面起到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它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侵犯;否定了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经强迫在法国占领下的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此法典。

(3)根据材料三指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怎样的立法原则?法典在欧洲的推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4)谈谈你对古代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材料四: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5)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法制中国,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近现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绘就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打开闸门)

材料一  自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再到维新派变法图存,这些复兴之路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复兴打开了闸门。

——《复兴之路》解说词

(1)结合辛亥革命的意义回答,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复兴“打开了闸门”?

(另辟蹊径)

材料二  毛泽东尊重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但不迷信苏联的经验,……他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是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新思想。

——据蔚力《<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内容概要》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开始探索这条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天翻地覆)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所示事件发生于何时(年月日)?图二所示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辉煌成就)

材料四  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必须密切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真正享受民主政治的甜蜜果实。

——摘自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

(4)新中国初期确立的使人民“享受民主政治甜蜜果实”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五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摘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让一部分农民生活先好起来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6)民族复兴,人人有责。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大一统的汉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他的强盛给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带来许多启示。阅 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三: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兴盛的因素。

 

2019年5月22日上午,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第一梯队官兵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征,用行动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国的大国风度和责任担当。有权派遣维和部队的国际组织是

A. 欧洲联盟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

B.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C.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

D. 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东欧剧变实质上是指东欧各国(   )

A. 生活水平的根本变化 B. 对外政策的根本变化

C. 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D. 文化传统的根本变化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缔造者,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有

①领导十月革命                 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实行新经济政策          ④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顾维钧愤怒地说:“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律撒冷一样。”这次“国际会议”是指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9世纪中后期,在日本出现了“公历取代了农历……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辫,修剪成西式短发”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明治政府

A. 提倡“文明开化”

B. 建立新式军队

 

C. 号召“殖产兴业”

D. 废藩置县

 

“君主是国家的元首,是政府的首脑,是教会的首领,又是全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但实际上君主并不能直接管理国家,而是由一个从议会中多数党的首领中产生的首相,来直接管理国家。”这段文字表述的是

A. 君主专制

B. 君主立宪制

C. 联邦制

D. 民主共和制

 

封建时代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庄园经济流行

B.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C. 西欧大学纷纷兴起

D. 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