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A. 指南针    B. 火药    C. 印刷术    D. 造纸术

 

元朝为管辖辽阔疆域,建立行省制度。根据下面元疆域图(局部)判断,我们的家乡滨州当时属于哪一行政机构的辖地

A. 四川行省

B. 河南江北行省

C. 中书省

D. 陕西行省

 

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

A. 汉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

A. 成吉思汗    B. 元世祖

C. 顺治帝    D. 渥巴锡

 

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下面这样一组图片进行探究学习,你认为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 宋代海外贸易兴盛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代商业繁荣    D. 宋代民族融合

 

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微信支付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 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 唐朝的开元通宝

C. 汉朝的五铢钱    D. 北宋的交子

 

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史书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反映了(  

A.大运河促进了南北交流              B.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繁盛

C.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D.元代民族融合空前加强

 

有同学在阅读《可爱的菏泽》一书时发现:宋朝以前,菏泽曾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才辈出;两宋以后,经济落后,杰出人物寥若寒星。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菏泽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 B. 北方战乱较多,经济重心南移

C. 黄河改道频繁,对下游影响大 D. 菏泽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对哪位古代著名诗人的评价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清照

 

下列图片中反映隋唐时期成就的是( )

 

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唐朝和某一少数民族的关系,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 )

A. 维吾尔族    B. 藏族

C. 彝族    D. 白族

 

据新华网2013年5月15日报道,文物专家在唐加寺发现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吐蕃的壁画,这些壁画对研兖下列哪个民族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

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女真族

 

《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是指    

A.监察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

 

下图水利工程的中心应是

A. 咸阳    B. 涿郡    C. 洛阳    D. 余杭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A. 余杭、涿郡 B. 洛阳、大都 C. 余杭、洛阳 D. 洛阳、涿郡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史学名著。下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A. A B. B C. C D. D

 

我国历代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和注重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    

A.西藏             B.东北     

C.新疆             D.台湾

 

掌握历史学习和研究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方法一学会看历史地图并制作完成年代尺

(1)判断以上三幅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将事件名称填写在年代尺的空白处。

方法二分析史料得出结论

材料一

材料二 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诛,杀死)”……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洗)称便”。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2)结合材料和所学,模仿示例,任选一则史料进行分析。

方法三辨析观点,并用历史学科语言表达

(3)八年级同学在课上讨论一位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你认为他们最有可能讨论的是谁?这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正确吗?结合所学,阐述理由。

 

同学们分组开展了抗日战争”的研究性学习

第一组  研究抗战报刊

(1)请你依据报刊影印版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表格。

 

反映的历史事件

标志意义

报刊①

 

 

 

 

报刊②

 

 

 

 

报刊③

 

 

 

 

 

第二组  研究抗战家书

四川青年教师王建堂,在抗战爆发后请缨杀敌,其父致其家书一封:“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永往直前,勿忘本分。”

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1940年枣宜会战中率部渡襄河与日军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时年49岁。在东渡襄河之前,给五十九军诸将领写了一封信:“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抗日家书”中体现出的民族精神。

第三组  研究“抗战数据”

数据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的起止时间

数据二  2015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国抗战军民伤亡数据

日本投降前夕,日军在中国战场兵力为186万人,占其海外总兵力的50%以上;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毙伤俘日军150余万;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占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

(3)阅读以上数据,结合所学,说说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历史遗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材料一

(1)依照范例从图①、②、图④中任选一个历史遗址所反映的事件进行介绍。

[范例]图③:1927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材料二1935年1月15日的夜晚,在这间并不宽敞的小屋里,坐在这里开会的人们正在召开一次对于红军和共产党而言,具有决定意义的会议:全力解决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这就是后来被认为挽救了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

——摘自百家讲坛解说词

遵义会议旧址

(2)结合所学,指出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中国社会各阶层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1)将下列观点与对应的历史事件进行正确连线。

(2)请将以上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四个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历史事件呈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过程,据此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的特点。

 

1905年的北京,一个谭鑫培的戏迷来到前门大观楼看电影,他最有可能观看的是

A. 《歌女红牡丹》    B. 《定军山》    C. 《渔光曲》    D. 《马路天使》

 

下图是民国时期新式婚礼的照片。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中国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中国新旧事物同时并存

③中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④中国社会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949年,北京城及众多文物古迹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得益于

A. 东北全境解放    B. 淮海战役胜利

C. 北平和平解放    D. 渡江战役胜利

 

毛泽东指出双十协定“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

是历史上未有过的”与此协定签署相关的事件是

A. 国民党一大    B. 中共七大    C. 抗战胜利    D. 重庆谈判

 

下图是三本连环画的封面。对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准确的是

A. 民族抗争

B. 列强侵略

C. 近代探索

D. 思想启蒙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序幕的是

A. “一二·九运动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建立敌后根据地    D. 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小明在学习某一段历史时,提炼出“除军阀”“铁军”“攻克武昌”三个词语,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 二次革命    B. 护国战争    C. 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

 

很多国民党将领称呼蒋介石为“蒋校长”,称呼周恩来为“周主任”,自称“学生”。这主要源于他们曾毕业于

A. 京师大学堂    B. 北京大学    C. 工农革命学校    D. 黄埔军校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