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奠定了图一中哪个政权的基础(填写字母代号)?这一政权的建立者是谁?

(2)材料一中B政权的建立者是谁?他曾三次亲自上门求见隐居的诸葛亮出山,这一故事流传至今,请写出对应的成语。

(3)请写出材料一中政权C建立的时间。政权B、C的建立者曾经联合迎战曹军,请写出这次战役的名称。

(4)材料一中政权C曾派将领到达某地,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请写出该地名称。A、B、C三个政权中,最先灭亡的是哪一个(填写字母代号)?

(5)列举材料一中三个政权的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序号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A

 

 

 

 

B

 

 

 

 

C

 

 

 

 

 

 

 

以下各题都有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

(1)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距今约七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巨大的四羊方尊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北海,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________改为________

 

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A. 公元3世纪初期    B. 公元2世纪初期

C. 公元3世纪20年代    D. 公元2世纪20年代

 

下侧材料描述的作品是

A. 《史记》

B. 《兰亭集序》

C. 《伤寒杂病论》

D. 《大明历》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这句话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爆发于(  )

A. 渔阳    B. 大泽乡    C.     D. 陇西

 

秦始皇统治时期,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的事件是( )

A. 统一文字    B. 焚书坑儒

C. 统一度量衡    D. 修建长城

 

有这样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曾经激励了很多人发愤图强。其中“卧薪尝胆”的是(  )

A. 吴王夫差    B. 越王勾践

C. 春秋首霸齐桓公    D. 楚庄王

 

汉武帝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他的大一统措施?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C. 大力反击匈奴    D. 统一文字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文修武备,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A. 儒家学说    B. 道家学说    C. 法家学说    D. 墨家学说

 

西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的时期,其建立时间与建立者是(  )

A. 公元前207年 汉高祖    B. 公元前207年 汉光武帝

C. 公元前202年 汉高祖    D. 公元前202年 汉光武帝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 教化人 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 D. 当仁不让于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弱肉强食    B.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 统一    D. 适者生存

 

《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这是古人对哪项水利工程的赞美      (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大运河    D. 灵渠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    )

A. 仁者爱人    B. 因材施教    C. 有教无类    D. 为政以德

 

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 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 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如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分别代表了当时不同的诸侯国.其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用齐鲁代表山东、燕赵代表河北,这追溯于古代的什么(  )

A. 纳贡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A. 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    B. 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

C. 巩固对西周周边的统治    D. 炫耀周天子的权威

 

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A. 20世纪前期    B. 20世纪后期

C. 21世纪前期    D. 21世纪后期

 

据历史学者考证,历史上商朝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都到殷后才稳定下来。迁殷的商王是

A.     B.     C. 盘庚    D.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②教人们挖井,制造船只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④教人通商交换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活动探究题

古老的东西方曾因丝绸之路而牵于一线。2000多年后,网络传播替代驼队,加快了人类文明交流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文明追溯)

(1)图1的建筑历经千年而不毁,见证了一个文明古国的悠久和辉煌。请写出这一建筑见证的文明古国的名称。

(2)由图2可知,西方文明的兴盛是以海洋为依托的。你可知西方文明之源到底是哪里?

(文明差异)

材料一: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

——《摩奴法典》

(3)该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下图中的他在一次演讲中阐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多数人”指哪些人?他们可以通过参加什么最高权力机构来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

(文明交融)

材料三: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常伴于他们的路途中。那些穿梭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5)材料中“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是什么人?他们把什么计数法传遍了全世界,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6)请写出该国家的文学瑰宝。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第四,兵制方面,京师设置五卫府,地方设军团,公民服兵役,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

——《世界古代史资料选辑》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国的什么改革?(4分)

2)上述材料反映的改革是该国向哪国学习而进行的?(2分)

3)诏书是谁颁布的?时间是何时?(4分)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改革在该国历史上具有怎样深远的影响?(3分)

5)通过对该国这次改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或从中受到什么启发?(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A王国。8世纪前期,A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

(1)材料中的A是指哪一王国?这一王国的建立者是谁?

(2)A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使西欧逐渐形成了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是以什么作为纽带而形成的?

(3)A王国在哪一国王统治时期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在其统治时期哪一宗教的势力越来越大?

(4)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以后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西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义务教育的兴起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格拉底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希腊城邦的居民都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知识。

(1)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

(3)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