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列强为改变这一“奇怪的结局”,发动了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从本质上来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根本原因是(  )

A. 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B. 教训清朝使其顺应要求

C. 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利益 D. 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朝代歌》

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史记周本记》

材料三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四如下图:《战国形势图》

请回答: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谁?写出商朝末年著名的暴君。

(2)材料二涉及了西周时哪一政治制度?周王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哪个著名的霸主称霸?请再列举一个这一时期著名的霸主

(4)写出材料四图中战国七雄中A、B、C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日:“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据材料三分析商鞅结局悲惨的原因是什么。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在长江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课堂上,同学们对都江堰的作用做了下面推断,参考如下图,你认为最准确的说法是(  )

A. 防洪排水    B. 水运    C. 防洪灌溉    D. 蓄水防旱

 

“战国时期,他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从此,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材料中的“他”是

A. 李冰

B. 李春

C. 伊尹

D. 管仲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水利工程 (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大运河

 

战国时期,为泰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

A. 商鞅变法

B. 李悝变法

C. 管仲改革

D. 吴起变法

 

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 建立县制    D.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要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是    (    )

A. 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B. 不隐瞒犯法行为

C. 合法经商致富    D. 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轶变法的依据。商勒的下列变法措施,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 改革土地制度    B. 奖励军功    C. 重视农业    D. 建立县制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陷商鞅,商鞅起兵反抗,败死后被车裂。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  )

A. 建立县制    B.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A. 秦、楚、齐、燕

B. 齐、楚、秦、燕

C. 燕、齐、秦、楚

D. 燕、齐、楚、秦

 

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

A. 齐、楚、秦、燕、赵、魏、韩 B. 楚、秦、赵、宋、魏、齐、韩

C. 晋、楚、齐、韩、赵、燕、魏 D. 吴、魏、燕、赵、楚、秦、韩

 

(题文)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山西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又被称为“三晋之地”。你知道“三晋之地”这一名称的来源吗    (  )

A. 山西曾经建立过三个晋国

B. 战国初期,山西境内的晋国被一分为三

C. 人们的约定俗称

D. 山西曾经被一个叫“三晋”的国家统治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徐州扬州地区的发展,只是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自东吴起经东晋到南朝,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当然六朝时期各地区经济发展与进步的轨迹是不同的。总而言之,六朝时期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是由长江流域逐步推向珠江流域和闽江流域的;就长江流域本身而言,尽管长江上游地区在六朝以前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但在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长江上游地区,原来经济水平较差的豫章地区又迅速发展并开始跟上。这样,整个长江流域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富有生机的经济带,这与北方黄河流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恢复与发展缓慢形成鲜明对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地区?试总结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2)材料二反映了魏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

(3)这一时期“南方各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4)这样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材料论述题历史剧《胡笳汉月》的故事发生在南北对峙,同时也是民族大融合的北魏时期,当时北魏鲜卑贵族势力采用原始落后的统治模式治理国家,限制了生产力和农耕经济的正常发展,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为此,孝文帝坚决推行改革。虽然改革之路艰难曲折,步步面临生死考验,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最终大功告成,谱写了一曲民族融合、社会和谐进步的历史赞歌。

(1)写出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题文)古代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张骞等所开辟的这条通商道路,各种各样的东西传来,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另外,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漆器等也传到了西方。

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1)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后来被称作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它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

(2)材料二中的“诏”是谁下达的?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引自《魏书》

材料二: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步六狐

贺赖

独狐

汉姓

长孙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魏主是指谁?

(2)他提出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除了材料一、材料二的改革措施外,请再另举2例。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魏主的改革在当时的影响?

 

小华拟定了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    ( )

A. 云冈石窟与雕塑艺术

B. 《史记》与体育运动

C. 司母戊鼎与古典音乐

D. 《论语》与佛教文化

 

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能独创一家,关键是

A. 擅长多种书法、多才多艺

B. 创作《兰亭集序》闻名天下

C. 注重吸取前人书法精华

D. 具有书法艺术的天赋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客观条件是

①北魏建立后,鲜卑人深受汉族影响,学习农耕,逐步定居下来 ②北魏主张灭佛,限制寺院经济,减少了消耗,增强了国力 ③黄河流域统一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④北魏最高统治者一直提倡汉族文化,重用汉族地主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爱我中华》歌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北魏时,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其主要措施是

A. 兴修水利工程

B. 派船队到达夷洲

C. 迁都洛阳

D. 学汉语、通汉婚、改汉姓

 

(题文)公元198年,洛阳郊外的几户农家,相约迁往江南,下列有关他们南迁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C. 为躲避内迁少数民族侵扰

D. 江南地区还没有得到开发,荒地多,有发展空间

 

如图表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我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比例表。

朝代

北方

南方

西汉

80%

20%

南宋

37%

63%

 

 

A. 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族实行的奴役和剥削政策包括

①大行杀戮

②征收重税

③征兵派役

④掠卖为奴婢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题文)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以下属于农业方面的是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②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 ③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技术 ④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西晋的兴和衰与司马家族紧密相连,从始至终充满了激烈的政治斗争。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西晋建立初期统治阶级状况的是

A. 政治上昏庸腐朽

B. 生活上极为腐化

C. 以豪华奢侈为荣

D. 以腐败堕落为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短暂统一的朝代是(  )

A. 北魏 B. 东晋 C. 西晋 D. 前秦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