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材料三:“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

材料四:明清时期,封建经济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市舶”是指什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宋朝管理“市舶”的机构是什么?“市舶”在南宋财政收入上占据什么地位?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5)材料四中,明清时期封建经济呈现什么鲜明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率其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旧唐书》

材料二:北宋王朝建立后,在东北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和大理。宋与辽、西夏曾多次发生战争,最终达成和议,维持和平相处……南宋建立之初,金军多次南侵,遭到宋军民的顽强抵抗,宋将岳飞等也曾北伐,收复了一些失地。公元1141年,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形成长期对峙局面。

材料三:18世纪初,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息。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1)材料一中的“蕃”是指我国古代哪个民族政权?“弄赞”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的两宋与其它少数民族政权达成的和议有何共同之处?出现这种局面与宋朝推行的什么政策有关?

(3)概括归纳材料三中“大小和卓叛乱”的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原因。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觉得作为青少年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应该怎样做?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将下面中国历史某时期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

材料一: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军灭陈,南北统一……

(1)A           ;B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即可)

(2)根据材料,计算唐朝存在的时间。

材料二:朱元璋以南京为都城,称皇帝,建立明朝。

(3)C           ;D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即可)

(4)根据材料二,列举我国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事例。

 

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京剧形成于

A. 元朝    B. 明朝    C. 清朝    D. 唐朝

 

雍正时期,礼部侍郎查嗣庭到江南某省主持科考,试题出的是“维民所止”,出自《大学》。但这句话却被人送到雍正面前,说“维止”二字乃是去“雍正”之首的意思,雍正轻信大怒,把查嗣庭杀了。这一史实反映了清朝专制统治的哪一措施

A. 八股取士    B. 大兴文字狱    C. 焚书坑儒    D. 设军机处

 

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A. 贾思勰    B. 郦道元    C. 宋应星    D. 徐光启

 

(题文)清初接见达赖五世,并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的是

A. 顺治帝    B. 康熙帝    C. 雍正帝    D. 乾隆帝

 

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指

A. 秦汉时期    B. 南北朝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下列不属于这一表现的是

A. 迁都北京    B. 废丞相,设三司

C. 八股取士    D.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宋朝都城中的“瓦子”是指

A. 早市    B. 夜市

C. 店铺    D.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元朝完成统一全国使命的是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阿保机    D. 阿骨打

 

(题文)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北京城的是

A. 明太祖时    B. 明成祖时    C. 明神宗时    D. 明英宗时

 

下列对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先后七次下西洋

B. 经历了亚、非、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

C.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指南针发明于(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 唐朝后期    B. 五代    C. 北宋    D. 南宋

 

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

A.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C.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下图人物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  )

A.戚家军         B.岳家军

C.义和团         D.赵家军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列与之含义最接近的选项是(  )

A.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B. 勤于政事,戒奢从简

C.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D. 重视人才选拔,扩充国学规模

 

原创史诗歌剧《鉴真东渡》2016年12月20日在东京奥查德剧场成功举行首演。为契合鉴真大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鉴真东渡》有意引入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部分旋律,并在舞台布景中展示瘦西湖、大明寺等扬州著名景点。歌剧中鉴真随身行囊中不可能有(  )

A. 《论语》    B. 《史记》    C. 佛学经典    D. 《西游记》

 

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唐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    B. 唐朝从此灭亡

C. 它是唐朝前期统治阶级的纷争    D. 它反映了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①许多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田

③农民在长安城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加强北部边防

C. 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巩固隋朝的统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辟重庆等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赔款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各与什么战争有关?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发动与材料一相关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说明,该条约中哪一内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

(3)依据上述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强在经济侵略方式上发生的变化。

(4)根据材料三中政治方面的内容来分析该条约是近代中国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

 

对如图所示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曲折历程

C.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的发展历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历程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最能体现“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北京是外国人扮演浪漫角色的温床。城东南受武装保护的使馆区内居住着靠国内汇款生活的嗜酒的高官显贵。——《费正清文集•观察中国》。为 “温床”催生提供安全保障的是(   )

A. 《天津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有学者在评价某不平等条约时说:“这完全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卖身契”指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北京是一座饱经历史沧桑的文化名城,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与灾难。下列年代尺中能够见证北京的屈辱与灾难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⑤ D. ③④⑥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这是德国人瓦德西给德皇报告中的一句话,反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无耻掠夺。这一事件是(  )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C. 日本在旅顺的暴行

D. 日本割占台湾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