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到哪位皇帝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

A. 皇太极    B. 顺治帝    C. 康熙帝    D. 乾隆帝

 

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引进新品种解决粮食紧张问题        ②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与机工

③商业发达,商帮形成,重商抑农       ④18 ,中国的经济实力居世界首位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

A. 洛阳和长安    B. 开封和临安    C. 北京和南京    D. 北京和洛阳

 

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         )

A. 发展海外贸易    B. 推行垦荒政策    C. 发展手工业    D. 改进生产工具

 

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主要集中在(   )

A. 纺织业    B. 采矿业    C. 运输业    D. 餐饮业

 

康熙、乾隆时期,丝织生产超过苏州、杭州的城市是(     )

A. 无锡    B. 广州    C. 南京    D. 松江

 

谚语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谚语由“苏湖熟,天下足”变为“湖广熟,天下足”说明了(  )

A. 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    B. 宋元时期商业繁荣

C. 古代北方经济的发展    D. 古代南方成为工业中心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祖父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

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某中学历史研究型学习小组选题《中国封建王朝落日辉煌的实践》,请问以下哪位人物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

A.     B.     C.     D.

 

明朝中后期,我国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著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书中共收录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绘有插图1160幅,是世界闻名的药物学巨著。

(1)材料一中提到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它的编写对中华医学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全书60卷,约70万字,书中总结了前人的农学成就和生产经验,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知识,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2)材料二中的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材料三书中对中国古代尤其是明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做了系统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材料三中的这本“书”是谁的著作?为什么它会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以上三本“书”的主要相同点。

 

下列插图选自中国古代同一本著作,这本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据此判断这部书是

A. 《水经注》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    D. 《资治通鉴》

 

雅典奥运会,奥运火矩将在长城点燃。那你知道我们观在所说的长城是(    )

A. 秦长城    B. 汉长城    C. 明长城    D. 滇长城

 

郭沫若诗云:“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文中“夫子”是指(  )

A. 李时珍    B. 张仲景    C. 宋应星    D. 徐光启

 

八年级16班举行历史知识竞赛,在准备有关明朝科技和文学方面试题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一道试题的说法出现了错误,这道题是(   )

A.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通过不断努力终于编写成《天工开物》

B. 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C.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是施耐庵

D. 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牡丹亭》

 

明朝时,我国传统科技成果显著,小刚同学学习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等内容后,不是主要特点的是(  )

A. 注重科技研究与创新    B. 总结传统科技成果

C. 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D. 宣传西方先进科技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张飞仍鸡毛——有劲难使”“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这些脍炙人口的歇和语都出自《三国志通俗演义》,请问该书的作者是(  )

A. 罗贯中

B. 施耐庵

C. 吴承恩

D. 汤显祖

 

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见下图)的设计,一方面闪烁着当代建筑科技新的光辉,另一方面也传承着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厚内涵。下列关于中国传统工程建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秦朝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B. 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都是清朝修建的

C.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隋文帝时

D. 故宫修建于明朝,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明代(  )

①医学的发展状况

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③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④航海业的发展盛况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文)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 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 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一古代建筑是(  )

A. 赵州桥

B. 大运河

C. 北京故宫

D. 长城

 

明朝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

①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②八股取士的实行  ③社会生产力发提高

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⑤科学家的努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北京城的是(   )

A. 明太祖    B. 明成祖

C. 戚继光    D. 郑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军占领福建大部分地区后,用封锁的办法,要福建、广东沿海百姓后撤四十里,断绝对郑军的供应,想困死郑成功的抗清力量。郑成功在那里招兵募饷都遇到困难,

就决定向台湾发展。  

    材料二:郑成功少年时期就随他父亲到过台湾,亲眼看到台湾人民遭受荷兰殖民者残酷压迫和剥削的苦难,早就想收复台湾。这一回,他决心赶走侵略者,就下命令收集粮草,准备渡海。

    材料三:驱逐荷兰殖民者以后,郑成功把军队分派到各地屯田,开辟出大量荒地;并派汉族农民携带耕牛、农具,去高山族村社传授农业生产技术,推动高山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1) 根据材料一 二,概括指出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的原因。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的重要意义。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评价郑成功收复台湾?

(4)你认为海峡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

 

康熙时,如何对台湾进行管理,施琅主张“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必将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康熙据此制定的对台措施的最主要意义是(  )

A.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

B. 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屏障

C. 肯定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

D. 迫使荷兰殖民者投降

 

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册封“达赖”“班禅”

B. 收复台湾

C. 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下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有效管辖的地区是(   )

朝代

相关史实

元朝

设宣政院

清朝

册封达赖、班禅

设置……

 

 

A. 台湾

B. 新疆

C. 西藏

D. 海南

 

“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雪域两茫茫……随处都是我心灵的牧场。”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了(  )

A. 伊犁将军

B. 盛京将军

C. 西域都护

D. 驻藏大臣

 

乾隆皇帝自称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   )

A. 平定回部叛乱、设立伊犁将军

B. 首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

C. 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

D. 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

 

下图是小明同学历史课堂笔记片断,从中判断它记载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 伊犁将军的设置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平定准噶尔叛乱    D. 戚继光抗倭

 

清朝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与中原地区的交流的有关事件是

A. 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B.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 推崇儒家学说营建孔庙    D. 设置乌理雅苏台将军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