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琐记》里的衍太太唆使“我”偷家里的东西变卖,“我”没有照她的教唆去做。她却放出流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

B. 江姐曾在地牢里创造了一个奇迹:把地牢挖穿了。挖穿后不久她就牺牲了,一部分难友顺着她生前挖的秘密通道,逃出了虎口。

C. 鲁滨孙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D. 桑桑是个非常大胆的孩子,他第一次做鱼网用的是蚊帐;为了给喜欢的鸽子做房子,他把家里的碗柜都拆掉了。

2.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题目。

郑屠当不过,讨饶。A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选段中的A指的是谁?

 

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⑦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⑧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

 

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白天,塘面几乎是一片绿,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在微风中(    )着绿浪。娇嫩而洁净的荷花chàn(     )动着,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我和村里的伙伴们经常来到这块白水边,走过一段湿润的沙地,跳入清(     )的水中。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lán(     )中。

(摘自萧红《呼兰河传》)

 

 

 

有人心仪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人钟情天高云淡的秋,有人憧憬雪花飞扬的冬。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总有一个季节让人期盼,总有一片天空让人翱翔,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

请以“总有属于我的季节”为题,写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不少于600子的记叙文或散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

有绿色国民才有美丽中国

刘毅

笔者老家的村子里,水塘上曾经漂浮着各种垃圾,水体发黑,污染严重。家里条件好一些的村民都不敢喝井水,而是买桶装水喝。

媒体曝光后,当地政府很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一年后回到家乡,发现最终的解决方案是:水塘已经彻底被填平了。村干部说,虽然村里增设了垃圾集中堆放点,经常组织打捞水塘里的垃圾,但水塘周围的群众仍然经常乱丢乱倒,环境卫生难以保持,不得已才采取了这个办法。

③“填水塘堵污染的事例告诉我们,没有公众环保意识的普遍增强和行为方式的改变,生态文明建设将阻碍重重,美丽乡村乃至美丽中国的目标也很难实现。

开电动车绿色出行的市民,拒绝烹饪珍稀野生动物的绿色厨师,为生态环保鼓与呼的环保达人……近年来,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但很可惜,这样的人还太少。在一些农村地区,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食品源头污染,垃圾随处乱扔,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不少城市里,一些公共建筑夏季空调温度过低,无证烧烤摊烟熏火燎,倡导多年的垃圾分类形同虚设,有人长时间停车时不熄火。

我们都是污染的制造者,也应该是环境的维护者,公众踊跃参与环保、支持环保,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亿万公众能否践行绿色生活,这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系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增长点的蓝图能否实现。

要让践行绿色生活蔚然成风,应当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环保宣传,不断吸引环保同盟军,汇聚环保正能量。

在学校教育中从娃娃抓起,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并让他们回家后督促父母和长辈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环保小手拉大手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促进社会风气的变化、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我国多个城市推行垃圾分类几无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处罚不到位。而在韩国,对于不按规定丢弃垃圾的人,通过丢弃物品或摄像头找出丢弃者后,会处以20万到100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70韩元)的罚金;在日本,如果发现有人乱扔垃圾,所在街道的志愿者会追踪到户并将垃圾退回,进行口头教育,按照法律规定,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还可能会被警察拘捕并罚款。

在期盼蓝天碧水的同时,我们既要问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也要问问自己为社会、为子孙后代做了些什么。让我们起而行,从身边小事做起,减少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铺张浪费现象,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这样,山青水绿的美丽中国才会呈现在世人面前。(选文有删改)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认为践行绿色生活需要采取哪些举措?请分点概括。

3.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列出来,并加以说明。

4.请结合文章内容,以绿色国民应该是……而不应该是……”的句式,写出你对绿色国民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酒的怀念

酒,给我的记忆,始于那诱人的糖。

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去合作社打酒的差使总由祖母交给我。灌满一瓶酒,多余的零钱总被我大胆地换成花花绿绿的糖。口含着糖将酒交给祖母,祖母总要问我口里含着什么,每当此时,我赶紧逃开,身后传来佯装的骂声。

吃饭的时候,客人举起杯用嘴抿出悦耳的声响,响声还没停止,客人便迫不及待问是什么酒。坐在桌旁的父亲虽不善饮,但对酒似乎知道得颇多,连声说:“饶州酒,饶州酿的酒。”客人大都是邻县的都昌县人,不甚了解饶州,于是父亲主人般地说开来。客人有味地听着,当然不忘眯着眼抿干杯中的酒,当饶州轶事讲完,满满的一瓶饶州酒也喝干了。

于是,我很小就知道了饶州,那里除了有酒,还有响着机器的铁船,有很长很长的石桥,有好高好高的楼房,还有许许多多买不完东西的商店。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

我向往着饶州,甚于那甜死人的糖,这一切都缘于那酒。在大人的怂恿下,我也试着喝酒,酒的滋味远没有想象中的饶州美好,直至一次微醉在如血的残阳里,梦见画般的饶州,才似乎明白酒的妙处了。

学会喝酒,便开始替代不善饮的父亲陪客,慈祥的祖母满心欢喜地在旁看着。她对我们管教甚严,来了客人小孩是不能上桌的,然而因为酒,我是一个例外,并得到赞赏。我也学着大人抿酒,说些应酬的话,忽然间发觉自己已长大,似乎也该给客人讲些饶州的事。

中考那年第一次走进饶州,然而来不及去与想象中的饶州印证便被老师带进考场,考完后又陶醉在答对试卷的喜悦之中,饶州给我留下的大概只有那美丽的设考点的一中校园了。第二次走进饶州,带着一份激动与一位女笔友走在东湖的夕阳里,耳边响着妇人捣衣的回响。离开饶州,竟想不起饶州的街道,只是清楚地记得那轮美丽的夕阳和夕阳里那位女孩醉酒般的笑靥。

与那位女孩的故事演绎至今,我们相聚在异地的一座小城,小城刚办一家酒厂,酒的美丽的灯箱广告把小城的夜晚点缀得同样美丽,我们陶醉在酒般的爱情河里,忘却饶州,忘却饶州的酒。

一天傍晚,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那人工筑起的亭园里漫步、聊天……

亭园中央有座高耸的灯塔,园中的一切都蒙在它撒下的轻纱下。

“那是什么?”她突然大叫起来,掩不住兴奋。

我顺指望去,看见塔身上有则酒广告——饶州酒。它孤儿般蜷缩在这寂静的角落!

我的心一震,继而泪水浸淹上来。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看着那幅不起眼的广告,我似乎遥望到家中的母亲正一日日老去,心如刀绞。忽而,我觉得对不起饶州了。

我默默离开那亭园,穿越异乡酒的广告灯箱投下的柔暗浮华,心中一直固执地认为:最纯最美的酒在饶州。

1.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列出作者喜爱酒的原因。

2.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这篇散文语言清新自然,试赏析下面语句,体会其特色。

(1) 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

(2) 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

4.文章按照什么顺序行文的?找出相关词或短句加以佐证。

5.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古文,完成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猛浪若__________       ②窥谷忘___________

③竟不忍__________       ④今春雪甚盛: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负势竞,互相轩邈        

②横柯蔽,在昼犹昏

B. ②月景尤为清

①猿则百叫无

C. ①夹岸高山,生寒树   

在朝日始出

D. ①梅花寒所勒

②歌吹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4.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诗鉴赏。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诗中所写的历史事件是指_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 _________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词默写

(1)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同样在《卖炭翁》中也有一句异曲同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道又一道菜从小谢厨师的手中送出,就像精美的艺术品。老顾客们安静地、细细地品尝着,    

A. 就像欣赏彩画    B. 就像鉴赏珍宝

C. 他们就像咀嚼山珍海味    D. 他们就像品味专家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   ;梦游江南,    ;游走大漠,   ;探访名山,  ;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

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A. ③①④②    B. ②④③①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望走近中国、倾听中国。习近平正带领中国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B.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 漫步于区文化创业公园,音乐喷泉炫目的灯光和悠扬的歌声不断传来。

D. 能不能办好重点高中------贞白中学,是实现教育强区的关键。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困难面前,只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一定会柳暗花明,获得成功。

B. 遇到困难不要怕,我定会鼎力相助

C. 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

D. 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

 

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     )

A. 摧枯拉朽     锐不可当      眼花潦乱       白手起家

B. 抑扬顿挫     深恶痛急      任劳任怨           重岩叠嶂

C. 一丝不苟     殚精竭虑      屏息敛声       如梦初醒

D. 为富不仁     杳无消息      油光可签      正人君子

 

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刻(juàn) 遗(zhǔ)  气(xiè) 精竭虑(dān) 息敛声(bǐng)

B. (qì)   发(bān)  要(sè)  枯拉朽(cuī) 一那(chà)

C. 然(qiǎo) 裁(zhònɡ)灭(jiān)一丝不(ɡǒu) 惟妙惟(xiào)

D. 熟(xián) 首(qiào) 退(kuì) 眼花乱(liáo)锐不可(dāng)

 

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_________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后生可畏

①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

②我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呢。”

③“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④“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⑤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 ”男孩,他也是经常应景似得挺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

⑥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道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他爹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⑦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⑧一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吗?他又回来了!这次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

⑨“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⑩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集。

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我立刻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续说道。“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迫备考律师——____________________——主动备考律师——帮助穷人打官司

2.简析第①段中划线句子的描写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3.联系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

4.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内容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丁 香 花

杨明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白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白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在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哪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隔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在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他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的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他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⑧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美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

1.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 _______二识丁香花_________三识丁香花

2.第③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⑴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体会句中“苦味”的含义)

⑵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赏析句子,分析表达效果。)

4.本文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5.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作者从丁香花儿的特点中获得的哪些人生感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顾宪成写在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幅对联,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要认真读书,又要有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近日,某班级开展了“天下国家”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

(2)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017年一部《战狼2》刷爆电影票房;2018年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央视又推出一档《经典咏流传》。一部电影、一档节目,无一不是用有深度的内容、接地气的方式将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播给大众,传递到国际舞台。现在,请你推荐一首诗词参加《经典咏流传》(不能用本试卷上涉及到的诗词内容)。

诗词推荐卡: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家国。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不由得想起了老舍笔下的苦命人——祥子。

【A】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B】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阅读【A】【B】两段文字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祥子的变化?

 

用课文原句填空。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4)_____________ ,关山度若飞。

(5)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  。

(6)《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而引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从你积累的诗词中写一联关于爱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一词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陈康叔公射      善:擅长

B. 与水居也        日:每天

C. 但微之          颔:摇头

D. 以杓酌油沥之    徐:慢慢地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汝亦知        吾不亦精乎

B. 公亦此自矜        我酌油知之

C. 康肃笑遣之        钱不湿

D. 舟而畏之          往事耳

3.翻译下列句子。

(1)尔安敢轻吾射!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⑤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⑥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A. ①⑥④⑤②③    B. ③④⑤②①⑥    C. ④⑤②③①⑥    D. ①⑥③④⑤②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左右。

B.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C. 我望着这群洁白的哈尼小姑娘和充满朝气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D. 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宁可为了多赚一点儿钱,也不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 清洁大扫除,尘土飞扬,同学们一个个面如土色

C.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面对这些禁酒宣传标语,一些司机不以为然,等到出了交通事故以后才后悔不已 。

D. 心浮气躁历来是学习的大敌,心不在焉,浅尝辄止,“猢狲屁股坐不住”,不可能学深学透。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锋芒毕露     迥乎不同     九曲连环    大庭广众

B. 妇儒皆知     力挽狂阑     情有可原    若有所失

C. 家喻户晓     鞠躬尽萃     莫明其妙    著作等身

D. 目不窥圆     历尽心血     微不足道    以生作则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步(dù)     午(xiăng)      拖(tā)      诲人不(huì)

B. 红(yān)    压(niăn)       修(qì)      词夺理(qiăng)

C. 古(hén)    军(tiè)        骷(lou)     而不舍(qì)

D. 育(pŭ)     问(jié)        水(xián)    为人知(xiăn)

 

(2016年中考浙江丽水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早上,小尤拉醒了。他看着窗外,太阳照耀着大地,天气很好。尤拉想做点事情。他坐下来想:假如妹妹掉进河里,我就去救她们!妹妹恰好走来了,央求说:“哥哥,带我去玩吧!”尤拉不耐烦地说:“走开,别打扰我,我正想着好事情呢!”妹妹受了委屈,不高兴地走开了。

尤拉又在想:假如家里的小狗掉进井里,我就把它捞起来。小狗恰好走过来,它摇摇尾巴,好像在说:“给我点水喝吧,小主人!”尤拉在它头上打了一下,骂道:“滚开,别打搅我想好事!”小狗夹着尾巴走掉了。

(选自奥谢耶娃《好事情》有改动)   

上面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阐述观点。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韵味,趣味。

⑤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竟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何许人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灵活,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的。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俊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⑥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文章原标题为《远尘淡墨调烟雨》,较原文有删改)

(注)淬(cuì):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韧。遑(huáng)论:不必谈及。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瓷板上的中国书画经历了一个由“三国时期古陶瓷上的文字”“     ”“     ”到“清中期瓷板画的兴盛”的演变过程。

(2)文章介绍“珠山八友”瓷板画是从“画”与“     ”两方面具体说明的,而介绍《昌江日对黄山图》则从“画”“”与“书法”三方面具体说明的。

(3)文中最能概括瓷板书画特点的语句是“      ”。

2.文章第④自然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

3.你认为瓷板书画对创作者有哪些要求?请概括。

 

(三)孔乙己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地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地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1.这段记叙的主要事件是(     )

A. 孔乙己被打折了腿。    B. 丁举人有钱有势。

C. 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    D. 众人耻笑孔乙己。

2.画线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写了孔乙己被打断了腿,生活贫困且无法自理,因而“不成样子”。孔乙己被打断腿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乙己明明是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却说是“跌断,跌,跌……”可见,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是(        )。

A. 做了坏事又不敢承认。    B. 彻底堕落。

C. 面对丁举人的摧残,无力反抗,逆来顺受。    D. 迂腐、麻木,死爱面子。

3.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有什么作用?

4.选文中几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

5.掌柜的一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掌柜唯利是图,一心只想着钱。

B. 担心孔乙己不能还他的钱。

C. 含蓄地表现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全部身价还不如十九个钱。

D. 表明孔乙己每况愈下,穷困潦倒。

6.“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矛盾吗?为什么?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