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

历届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都会让人眼前一亮,其创作灵感许多来源于国学经典。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中考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要求表达明确,语言得体,不超过50字(标点不占字数)。

 

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仿写句子,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欣赏是一种领略,欣赏也是一种收获。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领悟博大的胸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课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3)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4)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在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后用来比喻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能唱的诗,属于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B. 《战国策》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作者是西汉刘向。

C. 《孔乙己》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呐喊》,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教育和管理。

B. 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和骄傲。

C. 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D. 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科学领域里,霍金是璀璨的明星,他是无数人的精神领袖,这是不言而喻的。

B. 诵读经典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学生素养,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C. 就像建筑师要精心设计才能打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用心经营才能有所成就。

D. 泰山上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笑(càn)    使(chāi)   躇(chóu)    懵懂懂(měng)

B. 落(yǔn)     跚(pán)    丽(yì)    手可得(tuò)

C. 悍(piāo)       腐(yū )   年(qī)     喋不休(dié)

D. 簌(shù)     亮(zèng)     升(zhuó)    面面相(què)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我喜欢同风浪搏斗,驾(yù)坚固的小船服从于我的意志和膂力,它轻轻地掠过那波光粼粼的湖面,水波不停地使它上下颠(bǒ)。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

 

请以“沉醉在         的世界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读书”“足球”“音乐”“科技制作”“社会实践”等;

②不少于600字;

③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请你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①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B.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 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D.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聪明的泸州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泸州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B. 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C. 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张晓松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D. 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抖(zhàn)   旁(wù)    禁(gù)    然无累(guó)

B. 息(qī)     沉(qìn)   哑(yīn)   披蓑带笠(suō)

C. (ráo)    留(zhì)   下(huī)   重蹈覆(zhé)

D. 睢(zī)    昏(yūn)   闹(xī)    强不舍(guō)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以上内容选自英国哲学家、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上文画线部分所用修辞手法对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仿写。

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在书里我们认识多彩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次读书,我们都心存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的灵魂都得到一次净化。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未,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风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选,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头过。

小小的书架成了!

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风来,漆干。抱起书架,就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开。放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家里也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使如此,它都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②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架陪伴“我”成长。

2.品读第⑦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划线句作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拨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人工智能2.0

①“人工智能AI”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②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说,AI当前正处在转折之际,其技术会升级换代。它将通过跨媒体和各种无人技术更紧密地融入人类生活;通过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通过大数据和群体智能,拓展、管理和重组人类的知识,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建议,在越来越多专门领域的博弈、识别、控制和预测中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能力。“因此,我们将这样的人工智能称为AI2.0。”

③“30年后的AI2.0必将成为巨人,但是它会在哪些方面展示它与众不同的威力呢?”

④在潘云鹤的构想中,到那个时候,大数据智能的研究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帮助政府和企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前瞻性地创造新产品,进行新投资,确定新政策,从而避免如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风险,以及产能过剩、库存畸高等问题。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基础,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

⑤对于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之一——AI2.0对人类健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潘云鹤料想,“AI用于预防医药,已进入发力阶段”。

⑥近年来涌现的各种大型医疗仪器、小型穿戴式设备、大量生理传感器和海量的数字化病历,源源不断地生成人体健康的大数据。将这些大数据汇合、分析、学习和提取,就可以预测人体健康的走向和生病的可能。在未来,借助人工智能,高血压、糖尿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或许能得到预防或者阻断。

⑦另一个关于AI的梦想是:人脑和电脑联通。

⑧潘云鹤说,人脑和电脑如能直接联合工作,就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中国通史、英汉词典、世界地理、中外法律……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什么样的改变。

⑨AI的能力似乎无可估量。可以想象人类未来与AI共存的种种图景:

⑩当你在街上碰到陌生人时,系统会产生并处理数据,通过AI程序就能知道你对他的印象如何。

在医院里,AI分析X光片的水准比人类医生还要棒,这些智能机器还可以用于癌症等疾病的早期检查,甚至在你尚不知晓的情况下采取防治措施。

一场彻头彻尾的人工智能革命,正真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做出预测:未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取代,数十亿人将成为“无用阶层”,社会被少数精英阶层掌控。

于是一个关于AI的终极恐惧,进入人类的集体思想——AI会控制人类吗?

(节选自《读者》,有删减)

1.在潘云鹤的构想中,30年后的AI2.0将在哪些方面展示它的能力?

2.第④段中加点词“到那个时候”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⑥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认为AI会控制人类吗?为什么?

 

根据课文,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⑤十九大后,“中国声音将会更高、也更清晰。”中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正阔步前进。用毛泽东的《沁园春》里的句子最能反映这一代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晋朝·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

1.下列对乙文画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B. 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C. 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D. 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B. 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猖蹶:失败

C. 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照顾。

D. 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日:每天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凡三往,乃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中的“乃”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王以为若其父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两句中的“若”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B. 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谋略与才干,乙文第一段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

C. 刘备善于听从他人意见,以诚心求得人才,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而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

D.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件事“三顾茅庐”和“长平之战”在两段选文中仅以“凡三往”“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就概括了,这是因为这两件事本身与突出两篇传记的主人公的性格关系不大,这也告诉了我们写文章时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要略写。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崖缝中长出了一棵小松树,它渴望着早一天长成一棵大树。于是,它一边紧紧地抓住岩石,把根深深地扎入崖层里;一边巧妙地承接阳光雨露,慢慢的,小松树长高了,长出了崖逢,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

小松树的经历应该给了成长中的我们感悟和思考。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题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2018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全市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促进文化资源共享。我校“文博社团”准备在这一天参观博物馆。

1.当天,社团成员选择了三个主题博物馆,分组体验主题文化活动。你作为一名社团成员,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开展活动,请你写出三个方面的活动目的和活动安排。

2.体验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都很兴奋。他们收集了丰富的材料(见链接),发出了“做博物馆忠实粉丝”的倡议。请你拟出一份倡议书,从走进博物馆的现实意义,呼吁更多的师生走进博物馆。

新闻链接:

新闻摘录:沪上125家博物馆中,已有96家全年免费开放。

市民日常文化休闲地选择率:

电影院/剧院     图书馆/ 书店     博物馆 /展览馆

百分比:     51.6        16.8          11.7

作家视角:在法国,最让我吃惊和感动的是,小小孩成了个博物馆的主角......多数情况下,孩子们进去便席地而坐,听讲,宛如上课。(舒乙《这么小就进了博物馆》)

观众留言:一次触摸文明的穿越之旅。   文物并不冰冷,她带着历史的温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半升葫芦

⑴中年,像个躬身的逗号,一如母亲赐我的这只葫芦。

⑵我跟母亲说,想去看看西湖,最好带上葫芦,把半生积压的苦楚都倒干净,回来好有个新……话还没说完,71岁的母亲立刻心领神会,点头应允。

⑶8岁那年,父亲开着那辆六轮拖拉机,从老家的悬崖上,直接开进了血染的夕阳。当时,我正在打谷场上与一群小伙伴滚铁环。等我跌跌撞撞爬到崖上,母亲已哭成一个湿漉漉的泪人。母亲把她半生的热血哭成了一片汪洋,那时,我开始惊惧水,惊惧带有体温的水,眼前仿佛有一片湖,淹没了我的父亲,又想拽走我的母亲。

⑷关于水的黑色记忆,一直刺痛着我的童年。以至于母亲怕老家到处分布的堰塘夺走我,葫芦成熟时节,便专门给我做了一个祈福的葫芦,掏心、晒干后,一葫芦水刚好放了母亲盛米的米斗半升,于是,这个葫芦就叫“半升葫芦”。

⑸有葫芦庇护,我中考那年,超30多分顺利考上云阳师范,成为老家蛤蟆洞方圆十里第一个跳出农门的人。中师时,我开始了文学梦,名字不断变成铅字,以至于后来当中小学教师,当机关秘书、文书、宣传干事。

⑹今年年初,工作上的烦心事让我一度绝望。我去看母亲,我们下楼去买菜,走在小区林荫下,母亲在前,我在后,看着母亲日渐佝偻的身子,我禁不住鼻头有些发酸。而母亲坚持不让我扶,她分明已看出,每当我有心事时,就是这样默默走在她身后。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出去走走,带上葫芦!

⑺说走就走,到西湖已是傍晚。走在湖边,有灯光或明或暗,名声在外的西湖并没有重庆朝天门的夜景那么迷人。一对对情侣走在长桥上,曲曲折折,一步一回头,这就是传说中梁山伯送别祝英台的那个长桥吗?难怪当地人说,长桥不长,爱情更长。

⑻听说很多爱情戏都在西湖长桥拍摄。夜幕中,听两个年轻女子嘻嘻哈哈地走过去说:走了长桥,以后就不会被男友抛弃了。

⑼夜色有一点点凝重,似乎一不小心,便要把每一个人的心事拧出水来。

⑽次日一早,我再次来到湖边。这次,西湖像丰韵欲滴的西子一样,诱惑着我的视觉。

⑾荷花正当时,五月的微风正当时。碧绿的荷叶,一片一片,仿佛无数个西子正在早朝的皇宫舞蹈。我想,在这样一湖浩荡自足的荷花面前,我的那点委屈和酸楚实在有些小气。

⑿蜻蜓是多余的,相机是多余的,嘴巴是多余的,人间一切赞美都是多余的!

⒀这一刻,西湖只要安静。不要拿相机绑架她,不要用大嘴虚构它,人间的浮躁、狂热、功利,西湖似乎都不为所动。

⒁我低下了头,从断桥上过去,五月,我把残雪化在心中。冬天,只要有雪,断桥都可以化,宿命如此。

⒂上了孤山,我在湖边坐了良久。我用葫芦取了水,尝尝,西湖水淡淡的,与重庆的嘉陵江水并无明显区别。

⒃记得有个圣人说过:心有块垒的人,心中的郁结一旦成疾,江水是冲刷不掉的,因为江水太急。惟有静如处子的湖水,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仿佛世间许多事,都需要这样的良医。

⒄孤山因何得名?我想,该让那些心有孤寂的人来此一游,或许抬眼,便可望见印月的三潭正笑意绽开。

⒅在三潭印月,我是一路哼着小曲的。日暮,我坐船回岸,又去了雷峰塔,还去了西湖龙井采茶基地。看着茶农的手指娴熟地在茶尖上舞蹈,我不禁心生怜惜,活色生香的嫩芽,一冒头就面临被掐尖。掐尖,本不是一门手艺,比的不是谁更熟练,而是谁更眼尖心狠吧!随行的导游怂恿我也去试试,我拒绝了,不忍破坏了游西湖的心情。

⒆夜色像心有灵犀的母亲一样看穿了我的心事,回收了那些残忍。

⒇遗憾的是,回程在萧山机场过安检时,我只得把葫芦里的西湖水给倒了个精光。

(21)人到中年,就如这逗号般的“半升葫芦”,虽永远无法奢望成为一个完满的句号,但在适当时候躬下身子,彻底清空自己,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呢?

(作者:徐庶,有删改)

1.概括文章(3)-(6)自然段的内容,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2.文章中“蜻蜓是多余的,相机是多余的,嘴巴是多余的,人间一切赞美都是多余的!”。结合(11)—(14)段,如何理解”多余”?

3.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半升葫芦”的理解。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填空。

(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

(3)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陆清献以孝母感人

陆清献尝为灵寿令,政尚宽大,吏民莫不怀德。或以其性近书痴,故嬲(戏弄)之,陆徐发其谋,不动声色,由是无敢有欺之者。一日,有老妪控子忤逆,呼其子至案前,则一年未弱冠之少年也。陆谓其母曰:“余署中无僮厮尔子可暂服役俟有代者当为杖遣可也。”随命其子给事左右,毋得稍离。陆每晨,鹄立太夫人房外,太夫人起,即进盥漱,进茗饵。午餐,侍案侧,奉甘旨,时作孺子态,承色笑,太夫人食毕,方噉其余,晚餐亦如之。

每公暇,辄侍坐,或述古事,或说民间情状,以为笑乐。太夫人稍不适,则扶掖搔爬,秤药量水,数夜不寐,了无倦容。如是者数月,某子忽跪请归省,陆曰:“汝母子龃龉,何省为?”某子泣曰:“小人向不知礼,开罪于母,悔不可追。”遂召其母至,子见母,痛哭自投,母亦哭,即令其母挈之归,后以孝闻。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其性近书痴       或:或许    B. 发其谋    徐:慢慢

C. 每公,辄侍坐       暇:空闲时间    D. 了无倦容  了无:一点也没有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余署中无僮厮尔子可暂服役俟有代者当为杖遣可也

A. 余署中无僮/厮尔子可暂服役/俟有代者当为/杖遣可也

B. 余署中/无僮厮尔/子可暂服役/俟有代者/当为杖遣可也

C. 余署中无僮厮尔/子可暂服役/俟有代者当为杖遣/可也

D. 余署中无僮厮/尔子可暂服役/俟有代者/当为杖遣可也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陆清献曾经担任过灵寿县令,百姓都很感念他为政宽容。即使别人戏弄他,他也不在意。

B. 陆清献对母亲很孝顺,每天早晨都等在母亲门外,等她起床,递上洗漱用具和茶水。

C. 一老太婆母子不和,陆清献以自己的行为教育孩子,孩子跪地请求自我反省,这孩子后来终于知错了。

D. 母亲生病时,陆清献就亲自扶着她给她按抚,给她端药水,经常几晚不睡觉。

4.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遂召其母至,子见母,痛哭自投,母亦哭,即令其母挈之归,后以孝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流感及防治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病症,主要症状是发热、乏力和肌体酸痛。流感与普通感冒是两回事,普通感冒多数是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一般而言,普通感冒的局部症状较明显,比如喷嚏、流涕、咳嗽等;而流感则全身症状比较明显,表现为高热、乏力,伴头痛、身痛,可以有消化道症状如腹泻等,但多无喷嚏、流涕等症状,咳嗽也不明显,合并肺炎时可以出现气促。有些乙型流感的患者还会出现眼睛球结膜(即眼白处)出血。流感的发热一般3-4天可以自行消退,乏力等症状持续时间较久可以长达2周以上。流感造成的危害主要是病毒肺炎,死亡率很高,需要警惕预防。流感肺炎主要见于有基础病或体弱的患者,早期用药可以有效预防重症的出现。

流感怎么去预防?

流感是一种传染病。大家应该都知道很多病原体感染之后,我们人体会产生抗体,从此之后对这种病原体就有了抵抗力。但流感病毒有它的特殊性。由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抗原很容易会发生变异,尤其是甲型流感,所以每年流感流行时,多数病人并没有抵抗力。因为流感病毒抗原性的高度异变,流感流行时病毒品种难以预测,要不要接种流感疫苗现在也有很大争论:如果接种的疫苗与流行的病毒抗原性完全不同,可能就没有保护作用;如果抗原性有部分交叉,可能会有部分保护作用。对高危的人群如老人、孕妇、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如慢阻肺、糖尿病等患者,可以考虑接种。

我们还可以通过切断传播途径去防止流感传染。普通流感会人传人,因此避免在人群密集处长时间停留是明智的,谁都不知道那么多人里面有没有流感的患者。多洗手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呼吸道传染病其实是通过你的手来传播的,飞沫的威力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当年非典的时候我们20几层的口包都戴上了,洗手却很迟才想起,这是一个教训。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时不容易区分,普通感冒也会传播。如果家里有感冒的病人,其他人应该怎么预防?最有意义的还是洗手,尤其是护理过病人之后或者接触过被患者的鼻涕、痰、粪便等污染的物品之后。口服一些中成药如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等也是不错的办法。家里经常开门窗通风透气,可以减少室内病毒负荷量;当然,及时治疗好病人减少传染的机会也是必要的。

1.下列对于“普通感冒”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普通感冒的局部症状较明显,如喷嚏、流涕、咳嗽、腹泻等。

B. 普通感冒多数是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

C. 普通感冒会传播,面对他人的感冒,最有意义的预防手段是洗手。

D. 当家里有人犯感冒时,我们可以口服一些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等中成药来预防。

2.下列对于“流感”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呼吸道感染引起,主要症状是发热、乏力和肌体酸痛。

B. 流感的发热可以3-4天自行消退,可是,乏力等症状持续时间比较长。

C. 流感的全身症状比较明显,不会出现喷嚏、流涕、咳嗽等症状。

D. 流感对人造成的危害很大,早期用药可以有效预防,减少危害。

3.下列对于“流感的预防”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预防流感的最好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老人、孕妇、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的人。

B. 普通流感会人传人,我们应避免在人群密集处长时间停留,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流感。

C. 流感主要是通过手来传播的,因此要想预防流感就必须多洗手。

D. 预防流感和预防普通感冒一样,要经常开门窗通风透气,要及时吃药。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B. 党的十九大开幕翌日,香港《南华早报》刊文指出:重新定义社会主要矛盾,暗示中国今后多年甚至几十年的经济发展重心将发生变化。

C. 1981年6月6日,年过半百的袁隆平登上领奖台,接受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他带领团队研究的籼型杂交水稻,为增产粮食作出巨大贡献,同时获得一等发明奖的是棉花良种“鲁棉一号”。

D.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复旦附中举行的开学典礼上,主持人让刚刚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全国总冠军的文理学院学生武亦姝上台发言。

B. 评价一部文艺作品的语言,不在于它是否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也不在于是否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不是地方。

C. 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以“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为主旨,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

D. 不同的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     。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        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       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A. 羞惭    不足为患    不光

B. 羞耻    不足为患    何况

C. 羞惭    微不足道    何况

D. 羞耻    微不足道    不光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hè)     魁      众目睽睽(kuí)     迟疑不

B. (xià)    恐      前后顾(zhān)     见思迁

C. (xiá)    拮      轻怕重(niān)   不关心

D. (pì)     热      栩栩如生(xǔ)     相相成

 

题目:我的__________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要求突出“我”的特征;③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伤仲永

[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童仆)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传乡秀才观之________   (2)父利其________

(3)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__    (4)自曰《高轩过》________

2.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什么?

3.找出《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一文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

4.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有哪些?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