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题。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

【乙】曹玮用兵

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③,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④。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⑤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⑦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知:主管。镇戎军:地名,今宁夏固原,宋时边地重镇。日:……的时候。②虏兵:敌军。③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④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⑤縻(mí):束缚。⑥少选:一会儿。⑦几:接近。⑧痹:麻痹。⑨阑:残,尽。
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限加两处)。(2分)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公将鼓  不若弃           B.可一战    故为贪利诱之

C.入见   止以待之          D.战长勺   玮曰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小惠未             (2)神弗

(3)玮侦虏兵已远       (4)玮又使人谕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这两篇短文中,曹刿和曹玮都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文中他们的相关论述看,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么?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关键的又是什么?( 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前三联运用            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      的气势。(2分)
2.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3分)

 

综合性学习。

现在,雾霾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人们心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依然让人触目惊心。

下面请你参加以“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各题。

(1)请从下面几则材料中概括出两条主要信息。(每条不超过30字)(2分)

材料1:雾由水汽组成,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公里以下的天气现象。霾是大量PM2. 5等颗粒物漂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大于1公里但小于10公里的普遍空气混浊现象。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碳黑、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飞灰、矿物颗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各种有机气体化合物等。

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复循环,会诱发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肥胖、免疫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材料2: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的源头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市区扬尘的大量排放、农村露天焚烧秸秆、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等等。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又加重了污染程度。

材料3: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鄂州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其中包括:在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大力整治工业污染,尤其是重点企业因乱排滥放造成的污染;开展环保部门综合督查试点工作,建立环保监管长效机制;自2015年5月1日起,全市行政区域内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等。

2015年6月,又启动了省级生态城市的创建工作。

(2)为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3)针对农村露天焚烧秸秆的突出问题,鄂州市政府督查室、市环保局成立了督查组深入农村展开巡查。假如你是督查组的一员,遇到一位农民老大爷正准备焚烧秸秆,你将怎么劝说他?(4分)

 

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6分)

(1)子曰:“岁寒,                    。”(《<论语>十则》)

(2)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4)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委婉地表达自己期望得到朝廷重用愿望的句子是:“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一样,在各自环境中独立诞生,但传承 3000年以上的,只有汉字。

②这种文字对 3000多年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③后期的隶、楷、行、草,均发轫于斯。

④在河南安阳殷墟文字博物馆,可以看到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甲骨文。

⑤十几亿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骨文。

⑥它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造字法则。

A.①⑥⑤③④②   B.④⑥②⑤③①   C.①②⑤③④⑥   D.④⑤③⑥②①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B.“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此句中的“辰牌”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申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时。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闰土、阿长和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英国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近段时间以来,“全国最美基层公安民警”胡敏同志的先进事迹传遍大街小巷,鄂州市掀起了一股学先进、争先进的广泛热潮。

B.鄂州民间工艺美术馆于 2015年 6月 6日开馆,它不仅为民间工艺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而且也是传承和保护民间文化的重要阵地。

C.网络之所以让那么多的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D.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奇壮美和神功伟力。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    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②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灵活的头脑,                ,轻松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③晴天又来    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④网络热词在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   

A.繁衍  左右逢源  消释  莫衷一是

B.繁殖  绝处逢生  消融  无所适从

C.繁衍  绝处逢生  消释  无所适从

D.繁殖  左右逢源  消融  莫衷一是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猝然长逝   义愤填膺   五彩斑澜   藏污纳垢

B.吹毛求疵   通霄达旦   脍炙人口   险象迭生

C.妇孺皆知   销声匿迹   花团锦簇   惹事生非

D.出类拔萃   浩瀚无垠   重蹈覆辙   淋漓尽致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猎(shòu)  (suǐ)   (pàn)    (jiǔ)

B.育(bǔ)    古(gèng)  (jiè)    维(xiān)

C.篱(fān)   (jū)    (niàng)  酒(xù)

D.尺(zhǐ)   (miào)  美(pì)     悔(chàn)

 

命题作文

人们都渴望自己的人生之歌曲调优美,悦耳动听,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人生之歌唱得很完美,甚至有人可能唱得不成曲调。但只要我们是在努力地按照正确的曲调去歌唱,即使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唱得不好,我们也无怨无悔!

请以“不成曲调也是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阅读《成大事者必有静气》,回答题(11分}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常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圣贤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沉得住气。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淝水之战,谢安率领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抵御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可谢安在后方军帐里依然不慌不忙地下棋,可谓“险不惊于心”。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谢安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可谓“成不喜于色”。谢安用他的表现很好地诠释了静气的内涵!

③那么,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呢?

④首先,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做到了200多次操作没有一次失误。(一)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只有经过十几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镇定从容地完成这样的操作。

⑤其次,养静气需要多读书。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如何拥有这种能力和本领呢?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书。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恐慌。林语堂先生说的好:“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二)读书可以安顿好我们那颗动荡不安的心。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处事越镇静。

⑥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其实静气和正气是相互滋养的,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⑦草静生于缝隙,树静立于风雨,人静行于世间。人不能没有静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就像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普照的阳光。有静气的人,就如同巍峨的大山,任脚下花开花落,任世间风云变幻,岿然不动,坚定泰然。(三)

    (选文有改动)
1.(3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2分)请你依据选文第②段谢安的表现,概括出“静气的内涵”。
3.(3分)请分别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一)                                         

(二)                                         

(三)                                         
4.(3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个人应该怎样“养静气”。

 

阅读《橡数之谜》,回答题(15分)

橡树之谜

一个严寒的冬季,我和几个从没见过寒带原始森林风光的年轻人,到原始森林去探险观光。为了躲避一头受惊扰而暴怒的黑熊,我们在惊恐中拼命地奔跑,等我喘着粗气停下来的时候,发觉自己掉了队,已是孤身一人。我在莽苍阴森、遮天蔽日的林海深处,迷失了方向。我在森林中兜转。

两天后,我拖着沉重的双腿走出了林海,走进了一片低矮的橡树林。我只觉得眼前突然一亮:我终于见到了完整的太阳!

见到了完整的太阳,见到了橡树,我的心中就燃起了生命的希望。我知道,橡树的果实——橡子,是可以食用的。小时候,我曾吃过橡子面制作的食品,不仅耐饥饿,口感也不错。我急不可耐地寻找橡子,可树上的橡子都被鸟儿和松鼠吃掉了,只留下空空的壳。我趴在地上,扒开积雪,挖地三尺,还是一无所获。

我绝望地靠在一棵枯死的橡树上。凛冽的寒风一阵紧一阵,吹得饥肠辘辘、精疲力竭的我一阵紧一阵地颤抖。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副空荡荡的躯壳

对生命的渴望使我做出最后的努力。我使尽最后的力气,用匕首刮剥枯死的橡树树皮,想用它们燃起一堆篝火驱散寒冷。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被刮去树皮的树干上有许多小洞,每个小洞都镶嵌着一粒橡子——饱满成熟的橡子,珍珠般闪亮的橡子!

这真是大自然的恩赐啊,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我。我噙着泪,病狂地用匕首挖着小洞里的橡子。那树干,缀着一个个小洞,每个小洞,不大不小,不深不浅,刚好镶进一粒橡子,——简直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篝火在欢快地跳跃着,映红了洁白的雪地,橡树林显得分外绚丽。我用烤熟的橡子驱散了绝望,恢复了体力,靠北斗星认准了方向,最后回到了驻地。

同伴们听了我的奇特经历万分惊讶,我的内心深处也沉淀着一个难解的谜。

前不久,遇到一位研究寒带原始森林的专家,他说:“拯救了你生命的不是什么神灵,而是森林中常见的啄木鸟。啄木鸟同许多在寒带森林定居的动物一样,每年秋季都要为自己贮存食物过冬。为了不使贮存的食物被其他动物盗走,它想方设法巧妙地在树上啄洞,把食物贮存在其中。”我惊呆了,好半天默然无语——当年拯救我生命的,竟然是啄木鸟!

专家还告诉我:“啄木鸟贮存食物只选枯死了的树,它们甚至比人类更懂得保护养育了它们的大森林。”

啊,我的橡树,我的啄木鸟,你们现在还好吗?

    (选文有改动)
1.(4分)为什么说“见到了完整的太阳见到了橡树,我的心中就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2.(2分)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副空荡荡的躯壳”?
3.(3分)选文第⑥段画线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4.(4分)“难解的谜”是什么?其谜底又是什么?
5.(2分)文中“我”的经历和啄木鸟的做法,分别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各答出一点即可)

(1)“我的经历”给你的人生启示:

(2)“啄木鸟的做法”给你的人生启示:

 

阅读《紫檀》,回答题(11分)

紫檀的特性

马未都

①紫檀是一种名贵的木料。假如你去故宫参观,会发现宫殿里的紫檀家具比比皆是。在雍正、乾隆年间,皇家对紫檀的使用十分频繁。清官用了100年的时间把家具都替换成了紫檀木的。

②那么,紫檀有哪些特性呢?

③紫檀颜色沉静,有光泽。当紫植被开启、打光以后,颊色非常沉静。闪着一种如同金属、绸缎一样的光泽。这种光泽可不是一种单纯的木头的光泽,这种光泽只有当你见到最优良的紫檀时才能感受到。

④紫檀出料少,特名贵。我们没有证据证明过去有非常大的紫檀料,绝大部分的料都比较小,偶尔才有大一些的。紫檀长大了以后,90%上内心都是空的,所以常常不出材料。紫檀因出料少,而显得更加名贵。据说,乾隆时期,工匠们连了一个两层楼高的紫檀大钟,乾隆知道后大发雷霆。可见,皇上在用紫檀的时候也是非常心疼的。

⑤紫檀应力小,不易变形。应力小俗称“性小”,就是脾气小,不怎么变形。普通的木材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遇冷收、遇潮胀,非常容易变形。比如我们家里的木门木窗,有时候打不开,关不上,这都是变形造成的,但紫檀的变形率却非常低。一般来说,紫檀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外形。

⑥紫檀纤维细,易雕刻。紫植材质的优点在雕刻它的时候最容易体现。紫檀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它的横断面雕刻时运刀特别流畅,与竖着运刀的感觉差不多。用雕工们的行话来说,就是“横向走刀刀不阻”。它不像竹子,横向不能走刀,因为根本切不断它的纤维。竖着运刀时还不能用力过大,否则就会“势如破竹”。紫檀没有这些毛病。横向、竖向,任何一个角度去雕刻,感觉都是一样的。另外,当紫檀被雕刻、打磨以后,它有一种模压感,花纹就像是冲压出来的。有些上乘的紫檀雕刻,甚至给人的感觉不像是雕刻出来的,像机器在高压下压出来的。正是由于它的这些材质好处,所以紫檀倍受众多雕刻家的青昧。

⑦几百年来,紫檀在家具行业中长盛不衰,牢牢地坐稳了中国古典家具材质的第一把交椅。

    (选文有改动)

【注】势如破竹:形势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底下的都随着刀刃分开了。
1.(4分)紫檀有哪些特性?(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回答)
2.(3分)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个括号只能填写—种说明方法)

(1)紫植长大了以后,90%以上内心都是空的,所以常常不出材料。(   

(2)比如我们家里的木门木窗,有时候打不开,关不上,这都是变形造成的,但紫檀的变形率却非常低。(    )(   
3.(2分)乾隆时期,工匠们造了一个两层楼高的紫檀大钟,乾隆知道后为什么大发雷霆?
4.(2分)“紫檀没有这些毛病”一句中“毛病”指的是什么?(请概括回答,答案含标点在内不能超过25个字)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题(8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注】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中,“秦王不悦”为“秦王不说”。
1.(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加惠:    (2)广:
2.(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2分)为什么说秦王“易地”的要求是别有用心的?

 

(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3)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4)      ,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样《过零丁洋》)

(5)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6)《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      ;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B.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

C.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

D.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3分)下面情境下,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学雷锋小组”定于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然后去孤儿院慰问。组长王丽让张红把这件事转达给小组其他同学,并让她尽可能动员大家积极参加此次活动。用五晚上,张红打电话通知了小组其他成员。

A.张红对周亮说:“你不是一直想入团吗,我现在就给你个机会。本周日上午十点去孤儿院慰问,希望你参加并好好表现。”

B.张红对李爽说:“本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去孤儿院慰问。这既是一次公益活动,又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一起参加吧!”

C.张红对王明说:“本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要去孤儿院慰问小朋友。我看休平时愣头愣脑,笨手笨脚,要不你就别参加了!”

D.张红对赵鹏说:“明天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去孤儿院慰问,你务必准时参加!”

 

(3分)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羽——单刀赴会    (《三国演义》)

B.孙悟空——大闹五庄观    (《西游记》)

C.武松——倒拔垂杨柳    (《水浒传》)

D.鲁滨逊——烧制陶器    (《鲁滨逊漂流记》)

 

(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

B.地铁5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C.我们必须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将“提高”改为“加强”。)

D.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删去“大约”或“左右”。)

 

(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叶孤舟    刚毅不屈    大砌大悟

B.怏怏不乐    精血诚聚    拖泥带水

C.齐心协力    一反既往    更胜一畴

D.恪尽职守    转弯抹脚    勇往直前

 

(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梦(mèi)    (tíng)   意(qiè)

B.重(hé)     名(nì)     育(bǔ)

C.掇(cuān)   (hāo)    扣(kē)

D.散(chāi)   鸣(gāo)    (zhān)

 

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       里的微感动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年后,它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共4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题。(共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①荀: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下。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⑤备:准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衣食所安,弗敢    专:独占。

B.小信未孚,神弗    福:保佑。

C.小大之,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过失。

D.望其旗,故逐之     靡:倒下。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3.语段(一)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2分)
4.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4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共13分)

为什么不读经典

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④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

⑤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

⑥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

⑦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

(作者:彭程。有删改)
1.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4分)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⑥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3分)

材料一  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

材料二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阅读下文,完成题。(共16分)

滴水之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后来再也不赌了。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作者:唐敏。有删改)
1.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4分)
2.“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4分)
3.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4.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4分)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共7分)

(1)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把你探究的结果写在下面方格中。(不超过20字)(3分)

①教育部将重点发展校园足球(2014年8月1日《新京报》)

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2014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③足球进校园有了第一课,一周一节足球课成现实(2015年3月4日《中国青年报》)

④中小学足球课本将试点,足球进校园将有本可依(2015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2)下图是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CSF)活动的标志。请结合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4分)

满分5 manfen5.com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从狭义上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 。例如,使用工具从传统的毛笔到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书写颜料从单一的墨汁到化学剂、黏合剂、喷漆等,丰富多彩;书法流派从传统书派到意象派、墨象派等,各具特色。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下面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两个回目,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

①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西游记》第七回)

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水浒》第十回)

(2)童话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且常读常新。请从下面两篇童话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情节,写出你“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

①《夜莺》(《安徒生童话》)   ②《渔夫和他的妻子》(《格林童话》)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