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道:“……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这实质上反映了

A.经济发展对消费观念的影响

B.经济发展带来人们生活的铺张浪费

C.传统观念对传统佳节的影响

D.传统佳节对商品经济的消极影响

 

下面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依据所学知识和图片所反映的信息,你认为出现A点,反映出当时

满分5 manfen5.com

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清政府放宽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民生主义”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A.①③ B.①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1947年上海总计有报纸96种。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领取申请登记表希望继续出版和想要办报纸者虽有43家,最后只批准了14家,其中属于公众性报纸的只有10种,到7月时发行超过两万份的只有6种。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新闻消息来源单一            B.舆论宣传渠道收紧

C.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D.百废待兴纸张短缺

 

茶马古道是指历史上中原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相互进行茶马互市时所形成的商路。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传播古道——“茶马古道”(见下图)。下列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满分5 manfen5.com

两汉时期,中央政府既在该地区设郡县,又进行册封,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该地区曾是我国农业史上最早实行复种制的地区,唐朝时有汉人工匠在此传播技艺 元朝时在此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清朝时康熙帝在此平定“三藩之乱”,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对该地区的管辖 茶马古道是一条政治、经济纽带,促进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和藏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了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林增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写道:“(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约有1亿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一部分不是来自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来的。”依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全部来源于国内的剩余资本

B.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C.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

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结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写道:“郑和的大战船被搁置朽烂,尽管有种种机会向海外召唤,但中国还是决定转过身去背对世界。”不能反映“中国转身背对世界”的影响是

A.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

B.阻碍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

C.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抵抗外来侵略

D.成为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下表是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从该表可直接得出

年份

进口

出口

1885年

88 200 018

65 005 711

1895年

171 696 715

143 293 211

1905年

447 100 082

227 888 197

1911年

471 593 943

377 338 166

 

A.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机会

B.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

C.清政府面临贸易结构失衡的困境

D.对外贸易增长的根本原因是清末新政

 

中共中央在建国后某年发布《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10天后的《人民日报》也发表题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的社论。这些文件指出,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生产关系的改变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这说明中共中央认识到

A.小农经济自私保守不利农业发展

B.合作化运动要保护个体农民利益

C.政社合一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统分结合才能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海禁加剧了寇患

B.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

C.有中国商人参与了寇患

D.应当重新评估抗倭斗争的必要性

 

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糅合了“亲爱精诚”“礼义廉耻”、日本“武士道”精神和基督教价值观等内容,试图改造中国国民的习性,以适应现代国家发展的需要。下列各项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A.其内容是对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的呼应

B.其内容与现代生活的要求基本一致

C.该运动提倡改良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D.该运动使国民政府实现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

 

19世纪中后期某新式学校开设有英语、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地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驾驶、轮机、测绘等课程。下列思想与该校课程理念相吻合的是

A.“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C.“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下列对这种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演义白话报》创刊于1897年。该报创刊以前曾在《申报》上刊出广告,声称“本报当用白话,务使人人易晓。约会时事、新闻两门”。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该报第十三册刊出了一则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不符的是

A.该报使用白话文           B.该报新闻导向受政府主导

C.维新派曾关注此报         D.该报同情革命受民众欢迎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1929年夏天,纺织大王刘国钧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他的广益布厂的色织布畅销沪上,故要去上海收回5万元布款。下列关于他的经历,最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他收购了一家因经济危机而破产的民营企业

B.色织布因“一·二八”事变掀起的抵制日货运动跻身上海

C.下火车之后他上了朋友开的一辆福特牌轿车

D.沿途看到有声电影《渔光曲》的大幅宣传画

 

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八大”(2012年)八个报告中的词语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语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 “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最受欢迎的词语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有中国近代竹枝词云:“寿头最怕请西餐,箸换刀叉顶不欢。”意即:寿宴上最忌讳使用西餐刀叉,影响寿宴喜庆的氛围。从文明角度看,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B.近代国人对西方饮食的抵制

C.近代中国西餐已经普遍盛行

D.近代中国饮食仍然受传统思想影响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收获谷物)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然。”这段话反映的经济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重商抑农

C.农商皆本            D.农商并重

 

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谈道:“……私营工商业的性质也变了,是新式的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加工订货、工人监督、资本公开、技术公开、财务公开,他们已经挂在共产党的车头上,离不开共产党了。‘空前绝后’,他们的子女也将接近共产党了。”这次会议谈论的主题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B.私营工商业的前途问题

C.加重私营工商业比重的问题

D.控制私营工商业发展的问题

 

欧阳修《归田录》记载:“近时舍人院草制,有送润笔物(文酬)稍后时者,必遣院子诣门催索,而当送者往往不送,相承既久,今索者、送者皆恬然不以为怪也。”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文人处境恶化           B.程朱理学盛行

C.商品经济发展           D.社会道德沦丧

 

1890 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

 

晚清时期,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大批汉族官员担任地方督抚十数年之久,集军权、行政权、财权和用人权于一身,并左右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成为强大的地方实力派。这反映了当时

A.中央集权严重弱化 B.洋务运动成效明显

C.满清政府名存实亡 D.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

A.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C.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

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

 

“市场与计划二者就像鸟与笼子的关系一样,要让鸟飞,但只能在笼子里飞,否则鸟就飞跑了。如果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搞活经济、市场调节,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能离开计划的指导。”上述说法与我国哪一时期的经济政策最吻合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959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刘少奇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封面上,刘少奇神色忧虑。题为“呆板的人”的封面文章将刘少奇塑造成一个“呆板”的形象。这主要是因为

满分5 manfen5.com

A.“文化大革命”         B.中苏关系恶化

C.个人前途堪忧           D.“大跃进”运动

 

1882年9月27日的《申报》曾记载:“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局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由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B.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

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D.国人逐渐接受新型的商业模式

 

下面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表。对该表反映的变化趋势解读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B.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工业革命推动人口结构变化

D.城市经济规模不断发展扩大

 

下面是1652—1888年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该图最能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传统农业的解体

B.近代工业的兴起

C.国际贸易的发展

D.经济结构的优化

 

西汉初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促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是

A.“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B.“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C.“敢私铸铁器鬻(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

D.“国家置市易司,笼制百货”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