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的。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改组我们自然资源的利用。”解决“这项任务” 的新政措施是

A. 保护劳工权利    B. 恢复工业生产

C. 实行以工代赈    D. 保护自然环境

 

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下列政策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加速发展战略

 

1874年投资银行摩根银行操纵了宾夕法尼亚铁路、伊利铁路及纽约中央铁路的股权联合,组成了自己的立法、执行和裁决机构。1878年,洛克菲勒集团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全国利用铁路和管道的石油运输业。这些事件反映当时

A. 自由竞争开始    B. 现代公司产生

C. 电气时代到来    D. 垄断组织出现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指导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C. 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策略

D. 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1796年,一位英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传染,这类传染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材料主要表明

A. 大纱厂普遍存在雇佣童工现象    B. 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 英国尚未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D. 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托马斯·杰斐逊称美国总统制是君主制的“新版”,乔治·梅逊也说总统将会“一步登上美国王位”。对美国总统制的认识错误的是

A. 是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    B. 由选民直接选出

C. 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D. 对立法有否决权

 

《世界经济千年史》记载了一位欧洲航海家在探险活动中的新发现:“到圣诞节前夕,他已环绕非洲一圈,而且沿非洲东海岸访问了莫桑比克、蒙巴萨和马林迪。他发现那里的经济生活比西非要先进和丰富得多。”这位航海家最有可能是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伽马

D. 麦哲伦

 

克里斯提尼改革后,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一次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这是因为改革(  )

A. 使雅典公民权得到扩大    B. 缓解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C. 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    D. 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2018年习近平在某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中指出:该特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该特区是

A. 海南岛    B. 深圳    C. 珠海    D. 厦门

 

蔡英文执政以来,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及其“两岸同属一中”的核心意涵,破坏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导致8年来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遭到干扰与破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九二共识”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

②台湾当局一意孤行干扰两岸关系发展

③“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

④岛内台独势力严重阻碍祖国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982年宪法通过后,全国人大对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正,其中涉及市场经济的修改内容如下表。从中可以看出

A. 国家重点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 改革开放有利于非公经济地位上升

C. 频繁修宪不利于市场经济理论完善

D.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6年党的八大也曾对当时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分析。对这两次会议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根据具体国情作出了正确分析    B. 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C. 都基于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探索    D. 都促使了社会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人民日报》对某一会议评论到: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该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26届联大    D. 上合组织会议

 

“东北野战军一路进入热河承德,一路进入冀东,华北野战军聂荣臻部占领河北保定。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收缩战线,将军队分别集结于北平、塘沽、张家口、新保安。”材料描述的战事是

A. 跃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有人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比喻为“春”“夏”“秋”“冬”四季,其中“夏”指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该时期民族资本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 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

C. 美国加大对华经济的援助    D. 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某男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女子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此则广告最早可能出现在

A. 19世纪中期    B. 20世纪初期    C. 20世纪中期    D. 21世纪初期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这“八年”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用铁线连缀不绝,陆路则架木杪,遇海则沉水中。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以铁线之一端画字,其一难在千里外,即照此字写出,不逾晷刻也。”中国人最早自办此“铁线”是在

A. 上海    B. 台湾    C. 北京    D. 南京

 

清帝诏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诏书中的“议约”是指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商业资本非常活跃,在全国出现了更多的商人,他们在各地设立会馆,组织各种商帮。其中最多的是徽商,其次是晋商、江右商。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翻翻联联衔尾鸦,犖犖确确蜕骨蛇,分畦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牙。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诗中提及的灌溉工具是

A. 立井水车    B. 水转翻车    C. 高转筒车    D. 风力水车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经济形态,其特点不包括

A. 土地私有    B. 男耕女织    C. 集体经营    D. 自给自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300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内容和时间来判断,这“两国”最有可能是

A.葡萄牙和西班牙B.荷兰和英国C.英国和法国D.英国和美国

(2)结合所学,概述15世纪末以来欧洲国家“对外探险”对世界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等

(3)依据材料二,指出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概括其主要的优势条件。

(4)结合所学,指出促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的主要历史大事有哪些?

材料三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转折点,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

(5)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个世纪90年代初和本世纪初,中国政府采取哪些重大举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文》解“体”为“人依木而歇”,表达的是一种劳动的终止与歇息状态。在农耕文明“天人合一”哲学大框架下的“休闲”,强调的只是劳动与休息的辩证关系,人的身体的一种休息行为。我们的先人又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进一步提出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形体保健,以动为主的观点。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来说,非常注重文学休闲、艺术体闲,无论是“独钓寒江雪”的老翁还是游走山川的行者抑或高朋相聚的茶会,都折射出古人将艺术融于休闲境界。

—摘编自谢珊珊《试论中国古代休闲文化的审美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休闲生活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材料二工业革命后,人们的日常休闲逐渐远离宗教生活,礼拜日的宗教活动逐渐被全新的周末度假旅游代替;日常阅读的书籍也由原来的以宗教书籍为首选变成了以阅读报纸、通俗小说等为主;与原来到教堂做祷告相比,到酒吧喝酒、观看体育比赛,从事各种体育活动更加吸引人。在体育休闲活动中各种斗兽运动逐渐被禁止,为足球、拳击等运动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比赛规则,且在娱乐场所加强了立法和规范。……原来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休闲生活也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到19世纪,英国人的休闲生活已经与整个商业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赵虹《工业化与英国休闲生活的转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前后休闲生活的变化。

(3)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中英两国休闲生活的不同。

 

有学者说,蒸汽机的使用和推广过程,就是把“工厂乡村转变为工厂城市”的过程。此观点旨在说明

A. 蒸汽机只能在城市中使用

B. 蒸汽机导致了乡村的衰落

C. 城市化开始于蒸汽机推广

D. 动力变革改变了工厂布局

 

(题文)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 “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B. “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 “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 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上文描述了

①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②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

③各国成为国际分工的同等受益者

④“日不落帝国”鼎盛时期的辉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历史学家钱乘旦说: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这套政治制度成为“陈旧的制度”的原因是

A. 君主立宪制不利于英国的工业化

B. 议会改革整合了社会的政治力量

C. 繁琐的议会程序降低了行政效率

D.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加深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 英国的船坚炮利

B.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 中国的闭关锁国

D.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情况成反比。即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以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当时英国女装界一改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 手工工场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B. 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 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

D. 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