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后,英国人赫德评论说:“日本根本是没有什么正义可言的,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相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就像我相信单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饭那样,我们必须要有第二根筷子——实力。但是中国人却认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期望它来制服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作者想要说的是

A. 国际关系中实力和正义同等重要

B. 甲午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

C. 日本的“铁拳”比中国的正义更实际

D. 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题文)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毛泽东这样说是着眼于

A. 发展资本主义更有利于提高生产力

B. 发展资本主义可以使中国尽快地结束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C. 资本主义工业化可以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物质前提和替资本主义准备掘墓人

D. 资本主义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王夫之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批判去人欲,存天理,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这些思想主张( )

A. 反映当时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B. 反映封建专制主义有所动摇

C. 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D. 反映工商业发展后市民的一些要求

 

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赛马场。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里的“变与不变”

A. 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B. 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的影响

C. 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D. 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提出:“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材料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

A.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 达尔文的进化论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 普朗克的量子论

 

董仲舒再三强调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借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遵循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政治效果是

A. 巩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C. 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 形成“天人感应”的政治观

 

到1987年,上海金融保险业提供的GDP由1980年的7.02亿元,增长到34.04亿元,占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87%上升到了21.34%。对此,《上海通史》认为,上海金融保险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释放。“制度释放”的具体表现有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③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④浦东的开发开放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其全景式地构图,散点透视,充满了细而巧的市井情节。货柜上的交易,街边桥头摊点的叫卖,载运米粮漕运的货船,纤夫、屠户、小贩、商人、官宦、酒保、食客、船工、挑夫、货郎、游人、行者、铁匠、脚夫,凡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类人等,尽皆被表现出来。还有驴子骡子,酒店酒旗、巨舟小舢,箩筐挑担,茶楼摊点,无一不被刻画得入微。”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画作属于

A. 写意画

B. 风俗画

C. 山水画

D. 宫廷画

 

图为希腊哲学发展简图,由甲图转向乙图的关键人物是

A. 泰勒斯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它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食用的瓷器……”。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

A. 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 中国瓷器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

C. 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 D. 贸易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进步

 

《史记》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孑L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编撰《诗经》的目的在于

A. 弘扬传统诗歌艺术

B.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 维护分封制的存在

D. 加强社会的礼乐教化

 

泉州“源和堂”原是晋江庄杰茂、庄杰赶兄弟于1915年着手创办的,厂址初设于青阳镇。1954年公私合营,并于翌年迁址泉州市区,企业性质由合营变为国营。1992年泉州市国营企业与外商合资,该厂更名为“泉州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源和堂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泉州“源和堂”

A. 是泉州地区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 其创办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潮流

C.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D. 最终恢复了原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身份

 

“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直到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新的浪潮”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 减少行政干预经济

B. 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C. 增加政府公共开支

D. 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

 

(题文)观察下方漫画,站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肩头的山姆大叔说:“大家可以慢慢挪到中间吗?”为防止出现税收增加和开支削减的“财政悬崖”,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必须尽快达成妥协方案,但双方仍然互不相让,僵持不下。材料直接表明了

A. 美国两党本质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B. 两党对垒轮流执政是美国政治的特色

C. 美国的政治体制存在严重的内耗

D. 美国的政党制度是各利益集团之间相互制衡的机制保障

 

(题文)赵朴初曾就中国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作词《自度曲》:“澄波似镜长圆,如今正合林公语。……远虑精思,光焰辉千古。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这首词是为下列哪一事件而作

A. 开国大典

B. 颁布第一部宪法

C. 香港回归

D. 澳门回归

 

董仲舒说:“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由此可见

A. 董仲舒的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B. 董仲舒的人性论为其“天人感应”说奠基

C. 西汉武帝时期社会上出现道德信仰的危机

D. 这种人性论的新思想违背了正统儒家思想

 

漫画常用简单夸张的手法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图是一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漫画,它讽刺的是

A. 杜鲁门主义

B. 古巴导弹危机

C. 马歇尔计划

D. 两极格局瓦解

 

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经典台词:“很多年之后,我有个绰号叫做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我不会介意其他人怎么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人比我更开心”,从其中流露的情绪来看,它属于那个派别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古典主义

 

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 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 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 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956年7月18日至19日,铁托(南斯拉夫)纳赛尔(埃及)尼赫鲁(印度)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岛举行政治会晤。7月20日,三国领导人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声明》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提出“应该建立世界规模的集体安全”,“应该继续并且鼓励奉行不同政策的各国领袖之间的接触和意见交换”。这表明

A. 不结盟思想的形成和不结盟运动的酝酿已经出现

B. 不结盟运动已经形成

C. 不结盟运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起来

D. 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有研究表明,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但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

A. 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 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

C. 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

D. 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

 

(题文)“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诗人邱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

A. 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

B. 对宰相擅权割地的谴责

C. 对收回祖国河山充满信心

D. 对人民反抗斗争的歌颂

 

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A.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 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 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 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其中广东会馆的数量约有45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所建立。明清时期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北京是商业中心

B. 繁忙的海外商运

C. 交通运输的便捷

D. 区域商帮的出现

 

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其中说法错误的有几处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认为,当今世界的多极化是“世界动荡和混乱之源”,多极化主张是“不道德”的。该观点表明她

A. 认为多极化将带来动荡与不安

B. 主张推行霸权主义,维护“单极世界”

C. 认为提倡多极化是反人类

D. 主张建立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当天晚上9时,丘吉尔在广播中声明,英国将给予苏联以“任何经济和技术上的援助,只要我们能办得到和对苏联有利”。……时,大英帝国危机四伏,英伦三岛朝不保夕,对苏援助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英国便设法促成美国对苏更多的援助。美国1942~1943年对苏440万吨物资援助计划的成行,就是由于英国坚持的结果……德苏开战后,英国即从海上加强了对德国的封锁,组织北非战役,打击法西斯的北非力量。1941年冬,德军猛攻莫斯科,锐不可当,莫斯科岌岌可危。在北非的英军为了配合苏军行动,迅即向利比亚德意军发起“十字军行动”,促使莫斯科的部分德军移师地中海,隆美尔非洲军团又深陷利比亚沙漠之中,从而减轻了苏军压力,使莫斯科绝处逢生、化险为夷。

—摘编自曾维君《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苏关系》

(1)根据材料,概括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对苏联的援助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英国对苏援助的原因,并分析其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殷商时,土地归商王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所有,西周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春秋以来,周天子失去了对土地的控制能力,土地所有权下移,土地归诸侯、卿大夫支配使用。直到战国前期,在各国范围的土地的最高所有权仍属于诸侯。诸侯用分封、赏赐、授田的方式,把土地分给封君、功臣。“从土地和权力的关系看,春秋一代与西周相比,土地占有关系并无本质的突破,只是在多级占有关系中主导地位与非主导地位升降……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是在战国中叶以后到秦汉时期,这个时期突破了一元性的多级占有形式,而逐渐出现了土地占有形式多样化的局面。

—摘编自张云樵、曹东方《试论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转化及其特点》

材料二古代社会的并田制为先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但这种制度是以静态社会为前提,而与社会发展的开放性、动态性相矛盾。抛开其他原因不讲,在随后的发展中,中国地主土地私有制从秦汉时的不完全、不自由状态,到唐宋时的相对完全、相对自由,再到明清时的土地市场发达和土地买卖交易活跃,中小地主和土地私有制在宽松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显而易见,从开放包容的视角看,中国的土地制度的确朝着让百姓享有越来越充分的自由的方向发展……对传统农业社会的中国来说,由于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财富之母、财富之源,历史上的有为之君都善于处理土地利益分配关系,从中筹集财政收入。

—摘编自郭雪剑(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特点和规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中叶以后土地所有制变化的原因,并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占有的几种形式。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趋势,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封建统治者调整土地制度的认识。

 

近代中国,随着外国电影的传入,专门影院出现,其不再像戏院那样供应茶水、食品和手巾,并要求观影者不乱拍掌、入座脱帽、宁静少谈,不碍他人等事项。这说明电影有利于

A. 摒弃落后观念

B. 规范公共秩序

C. 改变消费观念

D. 主导移风易俗

 

1898年,维新人士所创办的《湘报》中写道:“人死如同灯灭样,那里眼珠还有亮,电学书你去看几篇,方知此话是谣言。”这反映出近代报刊

A. 具有启迪民智、彰显理性的作用

B. 成为宣传西学的主要载体

C. 促进了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

D. 提高民众认知,崇尚改良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