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桢提出:“洋人设电报之意‘甚坚’,如能禁使弗为,则多一事不如省一事。倘其势难中止,不如我自为之,予以辛工,责以教造。彼分其利,而我握其权,庶于海疆公事无所窒碍。”这说明沈葆桢主张

A. 引进西方技术挽回利权

B. 改革传统教育引人新学

C. 发展新式海军抵制侵略

D. 开展洋务抑制西方侵略

 

下面是1908—1912年间上海制造电气公司营运的电车载客量统计表。据表可知,此时的上海

1908年

1909年

1912年

537.7万人

1177.3万人

4073.4万人

 

 

A. 传统等级观念彻底打破

B. 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快

C. 城市生活的节奏加快

D. 实现交通工具近代化

 

观察下面两幅图。由此可知,民国时期

A. 女子的服饰饰样比较呆板

B. 审美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

C. 西方文化在华传播较艰难

D. 崇洋媚外的风气较为流行

 

有人说:“近代以来,欧化东渐,竞事猎取而国际婚姻一语,尤为留学青年所艳美,望风附和,接迹国中。”这表明近代中国

A. 西化现象已十分普遍

B. 婚姻新风已逐渐出现

C. 取缔了传统婚姻礼仪

D. 新旧文化的冲突较大

 

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立,取代之前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6年出台的“十一五”规划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改称为“五年规划”。这些改变表明

A. 国家经济管理模式已发生了变化

B. 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国家计划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 国家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

 

1981年,我国在允许个体工商户以“请帮手”带徒弟”的名义下解除了对雇工的禁令。邓小平就1984年出现的“雇工数量较多的情况”指示“放两年再看”,1987年又说“可以再看几年”。中央的这些政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 公有制主导地位已动摇

B. 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露

C. 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D. 逐步放宽对个体经济的限制

 

浦东属于上海的城乡结合部,沿江部分是市区重化工产业的延伸与疏散地。浦东开发后,当地不仅拥有众多国家级的产权市场和证券市场等,而且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精细化工等也逐渐成为浦东的工业支柱。这反映了浦东开发

A. 重塑上海金融中心地位

B. 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C. 促进上海资源优化配置

D. 为国内改革提供借鉴

 

1979年底,邓小平在会见美国百科金书出版公司能委会副主席弗兰克·吉布尼时说:“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次谈话直到1990年前后才公之于众。对此合理的解释

A. 传统经济模式弊端的日益暴露

B. 经济体制变革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

C. 政府对经济体制改革务实谨慎

D. 思想保守影响了改革策略的贯彻

 

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政府将一度下放的财权、银行权集中起来,取消企业利润留成办法,并从行政管理上对自筹资金的基建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削减,建设项目需纳入国家计划。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坚持计划经济体制,稳定社会秩序

B. 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C. 调整国民经济比例,恢复国民经济

D. 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下面是1953—1956中国农户参加集体化组织占全国总农户的比例统计表(部分)。据表可知,当时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年份

总比重

互助组

初级社

高级社

1953年

39.6%

39.3%

0.3%

 

1954年

60.3%

58.3%

2.0%

 

1956年

96.3%

 

8.5%

87.8%

 

 

A. 存在急于求成的倾向

B. 消除了“左”倾的影响

C. 促进农业经济的恢复

D. 促进了经济协调发展

 

1950年,政务院在制定国家税收标准中贯彻两个原则:工业轻于商业的税收原则和生产资料轻于消费资料,日用品轻于奢侈品的税收原则。这一做法

A. 有利于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B. 旨在建立以重工业为主的模式

C. 培养了国民勤俭朴素生活作风

D. 充分地利用了原有的工业基础

 

1945年11月2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决议,要求全部敌伪纺织厂由国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经营。据此可知当时

A. 国民政府以抗战大局为重

B. 民族工业得到政府的支持

C. 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

D. 官僚资本垄断了全国工业

 

下面是1873—1930年中国进口货物分类统计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时间(年)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合计

机器及大工具

原料

建筑用品、设备(包括车辆船艇)、小工具、器材、半制品、材料、燃料等

合计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1873

8.1

8.1

91.9

8.5

83.4

1893

8.4

0.6

7.8

91.6

13.0

78.6

1903

15.0

0.7

14.3

85.0

22.3

62.7

1910

17.6

1.5

0.1

16.0

82.4

17.0

65.4

1920

28.5

3.2

0.2

25.1

71.5

16.9

54.6

1930

26.9

3.7

1.9

21.3

73.1

17.3

55.8

 

 

A. 经济结构已发生根本变化

B. 仍以进口工业原料为主

C. 国际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D. 近代工业得到一定发展

 

据统计,我国民族企业中,织机从1913年的4633台增加到1916年的5983台,1918年达7985台。这一时期纺织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列强被迫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

C. 国内民众开展抵制外货的运动

D. 民族资本家侧重于发展轻工业

 

从整个近代看,我国民族工业90%的工厂集中于沿海各省,其中大多数设在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仅上海一地就占了48.7%。这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A. 产生于东部沿海

B. 半殖民地的性质

C. 浓厚的爱国意识

D. 依赖于外国技术

 

有学者说:“中国近代社会历史演化的总趋势是朝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的目标靠近,但于封建历史传统的巨大惯性力量和外来殖民势力的干扰,这种不断地接近运动又始终不能顺利完成。”这表明中国

A. 传统经济的顽固

B. 民族经济力量弱

C. 殖民地化程度深

D. 近代化道路艰辛

 

洋务派在创办民用企业时,主张“官合民之力以收利权”,采取了招引私人投资的办法,倡导商民附股洋务企业。洋务派的这一做法

A. 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近代化

B. 抵制了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

C. 反映了洋务企业资金的充足

D. 表明中国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进入近代,中国棉纺织业出现了“纺废织存”的现象。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西方纱厂产品的物美价廉

B. 中国棉纺织业被迫实现近代化

C. 传统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D. 棉纺织业内部分工的矛盾激化

 

下表反映了清代前期部分年份主要财政岁入情况。据表中信息判断,清代前期

年份

地丁税

盐课

关税

岁入(万两)

比重(%)

岁入(万两)

比重(%)

岁入(万两)

比重(%)

顺治九年(1652年)

2126

87

212

9

100

4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2727

87

276

9

120

4

雍正三年(1725年)

3007

86

443

13

135

4

乾隆十八年(1753年)

2938

72

701

17

430

11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2991

61

574

12

540

11

嘉庆十七年(1812年)

2953

74

579

14

481

12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2943

71

747

18

435

11

 

 

A. 政府收入结构相对稳定

B. 农民负担不断加重

C. 对外贸易额增速较明显

D. 私盐走私现象严重

 

明代天启年间的商人程春字在其所著《士商类要》中记载了当时全国100条繁华的水陆商路,其中徽州13条,杭州8条,苏州7条,芜湖7条,南京6条,扬州5条,此外上海、宁波、福州、广东等地各占一定比例。这反映出当时

A. 未突破地区性市场的局限性

B. 东南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

C. 商人关注贸易环境的好坏

D. 为规范市场制定经商指南

 

唐代,“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今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其利息”,于是德宗下令废罢王公百官及各地长吏,在扬州所“置邸肆贸易”。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

A. 官员的生活来源依赖市场

B. 政府对城市控制逐渐放宽

C. 位置优越的扬州商业繁荣

D. 商业的辅助机构比较健全

 

明初的造船业曾居世界首列,广东的广州,福建的漳州、泉州,浙江的明州(宁波),山东的登州,河北的直沽,辽宁的金州等沿海多地造船业都很发达。永乐初,命福建造海船137艘,永乐五年,又下令改造海船249艘。这一状况可以说明明初

A. 海外贸易不断拓展的状况

B. 朝廷鼓励民间海外贸易

C. 实行了较宽松的海禁政策

D. 官方远洋航海规模宏大

 

元代匠籍制度规定,“匠不离局,每日绝早入局,抵暮方散”,在官吏、头目、堂长等监视下工作,“务要造作如法,工程不亏,违者随即究治”。这一制度

A. 保证了手工产品的质量

B. 束缚了生产者的创新力

C. 提高了工匠的社会地位

D. 有利于民营手工业发展

 

据史料记载:“今(唐代)所货木棉,特其细紧者尔。当以花多为胜,横数之得一百二十花,此最上品。海南蛮人织为布,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即古所谓白叠布。”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 商品经济十分发达

B. 纺织业技术分工细

C. 纺织工艺水平较高

D. 棉花种植波及南北

 

宋元时期,江浙地区的稻农发明了一种耘田的工具“耘耥”,“既胜耙锄,又代手足”,而明清时期江南许多地区农民则弃而不用,以两手耘田,匍匐禾间,膝行而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

B. 社会体制制约技术传播1

C. 官营手工业的封建性

D. 商品经济对技术的限制

 

宋朝诗人张来在《阜谣》中写道……楚天万里无纤云,早气塞空日昼昏。土龙蜥蜴竟无神,田中水车声相闻。努力踏车莫厌勤,但忧水势伤禾根……材料描述的工具是

A. 曲辕犁

B. 筒车

C. 水排

D. 翻车

 

据史料记载,自永嘉到元嘉年间(公元313年~公元450年),北方南迁的人口约90万,迁至今江苏及浙江的最多约有30万;湖北6万;江西、湖南各有1万,此外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也有一些移民迁人。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A. 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

B. 南方的自然资源日益丰富

C. 南方经济开发具有人力资源

D. 南方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

 

自文、景以后,汉代土地“买卖由己”成交后,要订立“契约”,注明买卖时间、土地方位、亩数、地价、双方姓名及中间人签字等。这现象说明汉代

A. 土地产权私有已合法化

B. 国家严格控制士地买卖

C. 农民失地现象非常严重

D. 小生产者利益得到保护

 

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懂(正)是非。下列对宰相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事无巨细,大权独揽

B.参与决策,监督执行

C.秉承诏令,上传下达

D.拾遗补阙,以备顾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材料二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美)迈克尔·H·哈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促使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

(2)材料一中“因信称义”学说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宗教改革后是如何实现材料二中“宗教思想自由原则”的?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