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英国科学家Griffith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结果发现小鼠死亡,并在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S型细菌;后来科研工作者重复上述实验,并测定了小鼠体内S型和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活细菌

BR型细菌菌落表面粗糙,不能使小鼠患病

C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含量上升有关

DS型细菌数量从0开始增多是由于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

 

在果蝇种群中染色体组正常的果蝇偶尔会产生XXY,XYY雄性可育、XOO表示缺少一条性染色体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几种后代,下列对产生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后代原因的分析及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产生XXY的后代是由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B产生XYY的后代是由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C产生XO的后代是由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DXYY个体的后代能产生X、YY、XY、Y四种数量不等的精子

 

假如检测某DNA分子得知碱基A的比例为x%,又知该DNA的一条链所含的碱基中y%是鸟嘌呤,以下推断正确的有

ADNA分子中碱基总数量为x/y        

BDNA分子中碱基U的数目为x%

C另一条链中鸟嘌呤是1- x%- y%

DDNA分子中碱基C的比例为50%-x%

 

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B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C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某雌雄同株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某种原因使携带矮茎基因的花粉只有1/3能够成活现用多株纯合高茎植株做母本,矮茎植株做父本进行杂交,子一代植株自交,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

A3:1     B5:1      C7:1     D8:1

 

下列有关细菌拟核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S

A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因

C由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下列是某些细胞结构的图像,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上结构参与构成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有a、b、c、d、f、g

B噬菌体、蓝藻、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是f

C结构a、b、f、g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但是不一定都发生A—T之间的配对

D能合成葡萄糖的结构是a,在b内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如图表示由两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的相关基因数目,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为m,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侧链基团R基上的羧基数目分别是S

AXm-18+36  Y-2    BXm-18+18  Y-2

CXm-18+36  Y      DXm-18+18  Y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发生在受精过程中

C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中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中的碱基序列,而基因重组只能改变基因型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也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下列所举实例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酪氨酸酶基因异常→不能合成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白化病

B血红蛋白基因异常→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运输氧的能力下降→贫血症

C插入外来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淀粉分支酶结构异常→淀粉含量降低→产生皱粒豌豆

D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CFTR蛋白结构异常→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囊性纤维病

 

下列四种化合物的O中都含有结构A,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一个细胞可以同时含有①②③④这4种结构

B大肠杆菌含有结构,但遗传物质只含有结构

C烟草花叶病毒含有结构

D上述四种化合物的O中所包含的结构相同

 

已知一个由两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肽键198个,翻译该蛋白质分子的mRNA中A和U占25%,则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中,C和G有

A700    B800个     C600个     D900

 

下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组成上相同的化学基团只有磷酸基团

B为启动上述过程必需的有机物,其名称为RNA聚合酶,移动的方向为从右向左

C上述过程还可发生在根尖细胞的线粒体中

D核DNA转录完成后,需通过核孔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S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是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也需要ATP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与细菌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图可能如下,下列关联中最合理的是35S标记的噬菌体记为甲组,32P标记的噬菌体记为乙组

A甲组-上清液-b       B乙组-上清液-a

C甲组-沉淀物-c       D乙组-沉淀物-d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死亡,存活,存活,存活       

B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C存活,存活,存活,存活       

D死亡,存活,存活,死亡

 

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有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基因存在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中 

基因表达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DNA分子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基因的分子结构首先由摩尔根发现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荠菜果实有两种性状:三角形和卵圆形,分别由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 20。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可能为

A1/15     B7/15     C3/16     D7/16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 : 1 : 1 : 1比例关系的是

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据下列式子分析,发生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有

AaBb1AB:1Ab:1aB:1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A    B       C      D

 

某同学做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1262,他感到失望。下列给他的建议和理由中不合理的是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C重复抓50—100次,保证实验统计样本数目足够大

D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一半,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

 

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

A1:2:1  B4:4:1    C3:2:1     D9:3:1

 

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变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

B细胞衰老,代谢减弱;细胞癌变,代谢和膜的黏着性增强

C凋亡细胞内没有新蛋白质的合成

D细胞的分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如图所示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

C温度导致了曲线的反应速率不同

D曲线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将某活组织细胞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检测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组织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B. 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数量多

C. 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

D. 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的吸收

 

如图所示,在漏斗中加入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不再变化时,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个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的是

 

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的是

A细胞膜、高尔基膜、线粒体膜、核膜

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C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有关

B核膜包含两个磷脂双分子层,房颤与核质间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复合物数量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D房颤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下表中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的对应关系,不确切的是

选项

实例实验

结论假说

A

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红细胞细胞膜中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

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D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