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 

A.吲哚乙酸 B.丙酮酸 C.氨基酸 D.核苷酸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

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

 

关于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激素都是有机物,植物激素都是无机物

B.动物激素在动物体内含量少,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多

C.动物激素需要体液运输才能到达作用部位,植物激素没有运输过程

D.动物激素是由专门的腺体分泌的,植物没有专门分泌激素的腺体

 

关于效应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之一

B.效应器与传出神经相连接

C.效应器与感受器不可分布在同一组织中

D.效应器受神经中枢的支配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发应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相比,不同的是 

①先天性的  ②经过学习形成的  ③会消退  ④固定不变的 ⑤脊髓参与调节  ⑥大脑参与调节.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A.语言中枢     B.身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A项、B项和C项

 

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内环境的各种组成成分在含量上的基本稳定

B.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内环境的温度和PH的相对稳定

D.以上都属于稳态的范围

 

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A.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感受器

 

如果母鸡长出公鸡的鸡冠和羽毛,并好斗,那么发生这种变化的最大可能是 

A.注射了生长激素

B.除去了母鸡的卵巢

C.移植了睾丸

D.除去卵巢,移植了睾丸

 

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 

A.效应T细胞 B.浆细胞 C.吞噬细胞 D.癌细胞

 

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通过呼吸排出CO2

B.血液中的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导致pH基本稳定

C.血浆中的碳酸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使pH基本保持稳定

D.乳酸的酸性较弱,进入血液后对血液pH的影响不大

 

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

 

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        B.组织液、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和内环境物质交换关系最密切的四大系统是 

A.消化 呼吸 神经 内分泌

B.消化 呼吸 循环 泌尿

C.循环 泌尿 消化 神经

D.呼吸 内分泌 循环 运动

 

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液 D.淋巴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组织液 B.血浆  组织液 C.淋巴  组织液 D.血浆

 

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如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图是某DNA分子的某一片段的平面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的A、G、C、T共同代表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

2DNA分子每条链中的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假设该DNA分子中,A占碱基总数的20%,则G应占碱基总数的________%.

4如果以DNA分子的双链为模板,利用细胞核中的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新的DNA分子,这一过程叫做DNA分子的________

 

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请根据图回答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该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性遗传病.

2Ⅰ3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Ⅱ9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若Ⅱ9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性携带者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如图所示为某雄性动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图,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正在进行联会.请据图回答:

1该图属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阶段,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要分离的染色体是________________

3该细胞全部分裂完成后,可形成________个子细胞,它们的名称是________

 

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组别

亲本处理方法

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紫色子叶

白色子叶

实验一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409

0

实验二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0

405

实验三

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

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

396

0

实验四

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297

101

分析回答:

1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________

3实验四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________粒.

4若将丙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为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________

 

图为某高等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A和a称为________

2图中①和②叫做________

3该细胞产生的配子有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

4该生物自交,后代有________种基因型,________种表现型.表现型比为________.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

 

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A.14C和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噬菌体DNA,另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B.DNA是遗传物质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蛋白质和DNA是遗传物质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