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卫星在赤道上空轨道半径为r1的圆形轨道上绕地运行的周期为T,卫星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赤道上某城市的人每三天恰好五次看到卫星掠过其正上方.假设某时刻,该卫星如图在A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近地点B到地心距离为r2.设卫星由AB运动的时间为t,地球自转周期为T0,不计空气阻力.则

A.

B.

C. 卫星在图中椭圆轨道由AB时,机械能增大

D. 卫星由图中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AE分成等长四部分AB、BC、CD、DE,小物块与AB、CD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1;与BC、DE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2,且μ1=2μ2当小物块以速度v0从A点沿斜面向上滑动时,刚好能到达E点当小物块以速度从A点沿斜面向上滑动时,则能到达的最高点

A刚好为B点  B刚好为C点

C介于AB之间   D介于BC之间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点A、B间的距离为L,传送带开始时处于静止状态把一个小物体放到右端的A点,某人用恒定的水平力F使小物体以速度v1匀速滑到左端的B点,拉力F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这一过程物体和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1随后让传送带以v2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运动,此人仍然用相同的恒定的水平力F拉物体,使它以相对传送带为v1的速度匀速从A滑行到B,这一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物体和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W1=W2,P1<P2,Q1=Q2        BW1=W2,P1<P2,Q1>Q2

CW1>W2,P1=P2,Q1>Q2         DW1>W2,P1=P2,Q1=Q2

 

图甲所示为索契冬奥会上为我国夺得首枚速滑金牌的张虹在1000m决赛中的精彩瞬间现假设某速滑运动员某段时间内在直道上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简化为图乙,已知运动员包括装备总质量为60kg,在该段时间内受到的阻力恒为总重力的01倍,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3 s内,运动员的加速度为02 m/s2

B在1~3 s内,运动员获得的动力是30 N

C在0~5 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是125m/s

D在0~5 s内,运动员克服阻力做的功是3780 J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正方体和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和水平面间,处于静止状态。m和M的接触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于M+mg

B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M+mgcos

C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mgtan

D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mgctg

 

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

C物体的动量改变,其动能一定改变

D运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方向一定是该时刻的加速度方向

 

AB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接,绳跨过位于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顶端的轻滑轮,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第一次A悬空,B放在斜面上,用t表示B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第二次,将AB位置互换,使B悬空,A放在斜面上,发现A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为。(重力加速度已知)

1)求两小物块的质量之比

2)若将光滑斜面换成一个半径为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这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结后,如图放置。将球从轨道边缘由静止释放。若不计一切摩擦,求:沿半圆形光滑轨道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沿逆时针方向运行。=0时,将质量=1kg的物体(可视为质 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物体相对地面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传送带的倾角及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在传送物体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一质量为m=40 kg的小孩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 s内体重计示数的变化如图所示。求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为了安全,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两汽车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若司机每次从发现到采取刹车反应的时间均为1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汽车减速行驶时的加速度大小

2如遇雨天,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安全距离为99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主要步骤是:

A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使橡皮条拉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让结点仍到达O点位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比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他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

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2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3某同学在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操作后得到如下数据,请选好标度在方框中作图完成该同学未完成的实验处理。根据作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总质量为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司机为合理进入限速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功率立即减小到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设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不变,从司机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图象如图,时刻后,汽车做匀速运动,汽车因油耗而改变的质量可忽略。则在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B汽车的牵引力不断增大

C阻力所做的功为

D汽车行驶的位移为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着质量为的木板,在木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的木块,在木块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木块与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仅增大木板的质量,则时间增大

B. 若仅增大木块的质量,则时间增大

C. 若仅增大恒力,则时间增大

D. 若仅增大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时间增大

 

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三条细绳结于O点,一条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P,一条绳连接小球QPQ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绳OA在外力F的作用下使夹角θ90°,现缓慢改变绳OA的方向至θ90°,且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整个装置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对物块P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B. OA的拉力一直增大

C. 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左的摩擦力

D.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物块P和斜面体的重力之和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3s时并排行驶,则

A. =0时,乙车在甲车前75m

B.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1s

C. =2s时,乙车在甲车前面

D. 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30m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利用斜面做了上百次实验。如图所示,让小球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自由滚下,测出小球从不同起点滚动的位移以及所用的时间。若比值为定值,小球的运动即为匀变速运动。下列叙述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当时采用斜面做实验,是为了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B小球从同一倾角斜面的不同位置滚下,比值有较大差异

C改变斜面倾角,发现对于每一个特定倾角的斜面,小球从不同位置滚下,比值保持对应的某一个特定值不变

D将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结论合理外推至当斜面倾角为90°时,比值也将保持不变,因此可认为自由落体运动为匀变速运动

 

质量为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在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是

A    B       C    D

 

质量为的小球以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作为零势能面。当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小球距地面的高度为 重力加速度为

A   B   C   D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角速度为,某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向心力加速度为,角速度为。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地球半径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向心力加速度之比

B. 角速度之比

C.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

D. 地球的平均密度

 

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半圆形容器的中心O点分别以水平初速度v2v2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最终它们分别落在圆弧上的A点和B点,已知OA与OB互相垂直,且OA与竖直方向成α=37°角;则两小球初速度之比sin37°=06,cos37°=08

A    B     C       D

 

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1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A的压力大小为g=10m/s2

A0 N        B8 N         C10 N      D50 N

 

一个质量为的铁块以初速度沿粗糙斜面上滑,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出发点,整个过程铁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块上滑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B. 铁块上滑过程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铁块上滑过程与下滑过程满足

D. 铁块上滑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

 

质量为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力垂直于斜面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B. 越小,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小

C. 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越小

D.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力无关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r=R,定值电阻R1和R2的阻值均为R。平行板电容器接在R2两端,两极板长度和距离均为d,足够大屏幕与电容器右端距离为d,OO1为电容器中心轴线。一个不计重力、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O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OO1方向射入电场,离开电场时的位置与电容器下极板的距离为d/4

1求粒子射入电场时的初速度大小。

2若将平行板电容器沿竖直中线等分为两部分后均并联在R2两端。左半部分不动,右半部分向右平移d/3,求粒子打在屏幕上的位置与OO1的距离。

3若将平行板电容器沿竖直中线等分为两部分后均并联在R2两端,将右半部分向右平移x,求粒子打在屏幕上的位置与OO1的最小距离。

 

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用长为l的绝缘轻质细绳悬挂一小球,小球质量为m,带电量为+q,将小球拉至竖直位置最低位置A点处无初速释放,小球将向左摆动,细线向左偏高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θ=74°

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E;

2将小球向左摆动的过程中,对细线拉力的最大值;

3若从A点处释放小球时,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则为保证小球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v0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如图所示,一电动遥控小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小车质量M=3kg,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静止于车板上某处A,物块与车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现使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行驶,当运动时间t1=16s时物块从车板上滑落,已知小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是小车对地面压力的1/10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块离开小车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20:16s时间内小车的牵引力做的功W

 

①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d为______________mm

②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阻值约为4Ω时,除被测的电阻丝外,还有如下供选择的实验器材:

直流电源:电动势约45V,内阻很小;

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RA1等于1Ω;

电流表A2:量程0~30A,内阻RA2约0025Ω;

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3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Ω;

开关、导线等

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____,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

③据所选的器材,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④若按照以上电路图测出电流值为I,电压值为U,金属丝长度为L,则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 =         忽略测量读数中的偶然误差,则算出的电阻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填”偏大” “偏小””相等”).

 

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粗糙面不同的传送带,倾斜放于水平地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以同样恒定速率v向上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轻轻放在A处,小物体在甲传送带上到达B处时恰好达到速率v;在乙上到达离B竖直高度为h的C处时达到速率v,已知B处离地面高度皆为H。则在物体从A到B过程中

A将小物体传送到B处,两种系统产生的热量乙更多

B将小物体传送到B处,两种传送带消耗的电能甲更多

C两种传送带与小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甲更大

D两种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相等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的电阻大于电源的内阻r,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灯泡L变亮

B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

C电容器C上电荷量减少

D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