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C.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D.甲在运行时可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如图所示,一个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上用力F向右推箱子,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若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则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会大于3mg
如图所示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有一正弦交流电源。若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 A.1:2 B.2:1 C.1:1 D.1:4
将小球以某一初速度抛出,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有关该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小球做匀变速运动 C.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零 D.小球在最高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不为零
一根弹簧的下端挂一重物,上端用手牵引使重物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手突然停止到物体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物的加速度的数值将( ) 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再减小 C.逐渐减小 D.逐渐增大
一个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o沿一粗糙斜面向上滑动,经时间上升到某处后义沿该斜面下滑,在t2时刻回到原处。该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 )
如图所示,固定的圆弧轨道与水平面平滑连接,轨道与水平面均光滑,质量为m的物块B与轻质弹簧拴接静止在水平面上,弹簧右端固定.质量为3m的物块A从圆弧轨道上距离水平面高h处由静止释放,与B碰撞后推着B一起运动但与B不粘连.求: ①A与B碰前的速度V0及A、B碰后一起运动的速度V1; ②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③A与B第一次分离后,物块A沿圆弧面上升的最大高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最不稳定 C.任何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频率”,人射光的频率大于这个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D.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半衰期不变 E.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和三种射线
如图所示,一质量m=0.4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静止于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轨道上的A点.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外力,使其向右运动,外力的功率恒为P=10.0 W.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外力,滑块继续滑行至B点后水平飞出,恰好在C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形轨道,轨道的最低点D处装有压力传感器,当滑块到达传感器上方时,传感器的示数为25.6 N.已知轨道AB的长度L=2.0 m,半径OC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圆形轨道的半径R=0.5 m.(空气阻力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滑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vC的大小; (2)B、C两点的高度差h及水平距离x; (3)水平外力作用在滑块上的时间t。
短跑运动员完成100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用11.00s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距离为7.5m.求:(1)该运动员的加速度;(2)运动员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 (2)若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做O,另选连续的3个点A、B、C作为测量的点, 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重物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以上数据知,从O点到B点,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用所给的符号表示) (3)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动能的增加量(填“大于”、“等于”、“小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她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她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 a.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使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中打出的其中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2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h分别为 A.μ=tanθ B. C.h=H/2 D.h=H/4
如图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的卫星,C为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卫星,长轴大小为a,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的线速度小于卫星B的线速度 B.卫星B离地面的高度可以为任意值 C.a与r长度关系满足a=2r D.若已知物体A的周期和万有引力常量,可求出地球的平均密度
A和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第3 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出发时B在A前3 m处 C.3 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可能再相遇 D.运动过程中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套在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一根轻质弹簧的一端悬挂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弹簧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将小球沿杆拉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杆下滑,当弹簧处于竖直时,小球速度恰好为零.若弹簧始终处于伸长且在弹性限度内,在小球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加 C.重力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 D.当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的动能最大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圆环上的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 为质点),从大圆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圆环滑到大圆环的最低点时,大圆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A. Mg-5mg B. Mg+mg C. Mg+5mg D. Mg+10mg
如图所示,小船过河时,船头偏向上游与水流方向成α角,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为v,其航线恰好垂直于河岸。现水流速度稍有增大,为保持航线不变,且准时到达对岸,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减小α角,增大船速v B.增大α角,增大船速v C.减小α角,保持船速v不变 D.增大α角,保持船速v不变
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A.F1不变,F2变大 B.F1不变,F2变小 C.F1变大,F2变大 D.F1变小,F2变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时,汽车处于超重状态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C.一铁块放在桌面上,铁块受向上的弹力,是由于铁块发生了形变 D.一个灯泡用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灯泡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把一根长20 cm的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木块,当木块静止时,弹簧长为23 cm;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这个弹簧水平拉它,当弹簧长为21.2 cm时,木块沿桌面匀速运动,求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 第4s内 的位移是14m.求: (1)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2)它前进72m所用的时间?
如图所示,水池正上方有一小球,球距水面,池水深,小球从静止释放后落入水中做匀减速运动,到池底的速度恰好为零。(取)求: (1)小球运动的最大速度? (2)从开始到落到池底所用的时间?
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通过A点时速度为2m/s,通过B点时速度为6m/s,则: (1)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多长? (2)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纸带上共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 4个点没有画出. (1)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 s (2)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vC= m/s (3)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 m/s2 (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排球运动员把球击出,撞到网后沿反方向弹回,已知撞前速度大小10m/s,撞后速度大小5m/s ,撞击时间0.5s,则此撞网过程中排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 m/s,如果按照匀变速运动处理,此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 m/s2.
一重600N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要使它从原地移动最小要用200N的水平推力,移动后只需180N的水平推力即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那么那么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N。运动中途改用250N的水平推力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某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可忽略空气阻力对其影响,该物体是从离地80m高的地方下落的,那么落到地面速度为 m/s,落地前最后一秒内的位移为 m。(重力加速度g=10m/s2)
自行车朝一方向直线行驶,先以8m/s的速度骑行了5s,再以5m/s的速度骑行了10s,那么自行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
某物体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物体在第3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物体在2s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第1s末和第3s末的位置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