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桐花开

非鱼

大清早,太阳刚刚升起,薄雾还没有完全散去,麦秸垛上有湿润的水汽,草尖上挂着细碎的露珠。偶尔能听见一声绵长的牛叫,或者几声清脆的画眉叫,风箱发出慵赖的“咚——啪——”声。

刚经历过忙碌的秋收秋种,整个村庄沉浸在一种带着凉意的闲适和静默中。打破这种宁静的是武他娘。

有人刚端上酸滚水,有人已经吃完上了崖头,蹲在碌碡上吸烟。武他娘忽闪着袄襟从后沟一路出来,一站到场院边那块小高地上,手掌在屁股上一拍,写人的话张嘴就来。

“哪个绝户的你出来,看我不撕起你一家的嘴,打断你家老母猪的腿。”

听了这句,就知道武他娘的咒骂对象并不确定。这样,各家各户的男人女人都放了心,搞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喝完碗里的酸滚水,刷了锅,洗了碗,用洗锅水拌了猪食喂完猪,再给鸡扔一把玉米粒,消消停停地走上崖头,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或站或蹲或坐,勤快的女人手里还纳着鞋底,耳朵不闲,手也不闲,看热闹。

武他娘刚嫁到观头村的时候,还叫桐花,扎着两根瓷实的大辫子,腰肢细软,圆盘大脸,像白蒸馍一样暄腾,谁见了都说是村里的“人样子”。

武他爹叫胜。胜长得膀大腰圆,有一把子力气,干活也不惜力,小日子就过得油和面,滋腻。

武刚满三岁那年,他妹妹酸枣还在桐花的肚子里,胜去县里修水库,在山洼撒尿的时候,一块碗大的石头掉落下来,正好砸在头上,他连喊都没来得反喊一声,就悄没声地走了。

胜走了以后,桐花挺着大肚子去找村里,找公社,找县里,想给胜讨个说法,找来找去,说法没找来,酸枣降生了。等把酸枣养到三四岁,公社和县里领导又换了,关于胜的问题更成了陈年往事,没人管了。

桐花慢慢变成了村里人嘴里的武他娘。她不再是那个雪白暄腾的人样子,像一颗被忘在枝头的红枣,一天天失了水分,瘦巴巴黄蜡腊的。样子变了,脾气性格也变了。以前的桐花性缓,一说一笑,现在的武他娘寡情刻薄,什么都计较,一点亏不吃。刚开始,村里人念起一个寡妇家拉扯两个孩子不容易,都让着她,年龄大的婶子们还劝一劝。后来,她越来越过分,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要骂东骂西,花样不断翻新,也越来越难听,村里人就由了她,当戏看了。

半早上过去了,看热闹的人来来去去,纳鞋底的媳妇绳子用完了,回家取了绳子又来了,有小孩子拱在娘怀里有一搭没一搭地吃着奶。

这时,铁匠来了。

铁匠刚从山上搬下来不久。媳妇害病死了,一个人领个六七岁的小丫头,在后沟找了一眼窑住下,靠打镬头铁锨饭铲子啥的,生产队和村里人给点粮食过活。

铁匠和胜长得像,都是大个紫红脸,都不爱说话,一身力气。

小丫头听见吆喝要看热闲。铁匠不知就里,跟着小丫头,一下就挤到了武他娘跟前。

武他娘正睡沫星子乱飞,一眼看见铁匠,愣了一下。真像胜啊。她心里一哆嗦,嘴里也降了声调。

铁匠看她一眼,出于对这个村里人的礼貌,笑了一下。武他娘心里又哆嗦了一下,胜也是这样憨乎乎地,咧开嘴,笑一下,很短,像笑错了似的,匆匆忙忙收回去。

村里人同时看见铁匠和武他娘,似乎才想起来铁匠是没了媳妇,武他娘没了男人。

没过几天,媒婆五姑先去了铁匠家,后来又去了武家,三两趟跑下来,就成了。

据五姑说,铁匠就说了一句:“没人靠依的女人才自己强出头。”

武他娘也说了一句:“胜不在,我把人过成鬼了”

两家并成了一家,三个孩子在院子里玩得高兴,铁匠看着坐在炕边的武地娘,问:“往后,我叫你哈?”

武地娘心里软成了一滩泥,脸上滴着两行泪,“桐花。”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描写了一幅典型的乡村画面,恬淡自然,宁静而美好,而武他娘出杨后的所作所为和这幅画面显得格格不入。

B. 丈夫过世后,武他娘变得泼辣,村里人常常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来看待武他娘的言行,这表现了村里人的冷漠无情。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武他娘见到铁匠后由“唾沫星子乱飞”到“心里一哆嗦”,很好地表现了武他娘心理微妙的情感变化。

D. 由桐花到武他娘,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女人前后的变化之大,由以前的善良柔顺变成了现在的刻薄计较。

2.请以文中划线句为例,分析小说的语言特点。

3.小说以“桐花开”作为标题,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永嘉乱后,五胡民族纵横中原地区,秦汉国家的乡亭里制度随着华夏帝国的崩溃遭到极大冲击,代之而起的是坞堡壁垒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北部中国,坞壁乃至隋唐村落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古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由此决定坞壁是中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中日学者相继对坞壁展开研究。学界研究坞壁的思路及成果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就坞壁本身的起源、类型、分布及兴衰进行考察;二是将坞壁作为中国基层社会变迁的重要环节进行探讨,尤其关注从坞壁到村落的社会变迁。坞壁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意义不言而喻,也是学者集矢之处,然而学界关于坞壁的经济功能则着墨较少。坞壁作为“小城”的经济模式,它与南方处于常态的庄园制经济存在显著差别。北魏时期的坞壁经济脱胎于两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制经济,其产生、发展、演变和衰亡的历史过程,伴随着地方豪族与国家权力的力量消长。

两汉之际社会动荡,阶级矛盾激化,地方豪强在国家动乱之际为保护其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立豪强坞壁,坞壁经济随之产生。王莽天凤年间,北方大饥,兵乱盗贼甚嚣尘上,社会逐渐呈现出混乱动荡的景象,在长安周围以及河北等广大区域分布着形形色色的坞壁。东汉政权建立后,光武帝刘秀遂下令摧毁坞壁,采取“遣其渠帅,皆诣京师;散其小民,令就农业;坏其营垒,无使复聚”的政策,使得坞壁仅残存于边境,坞壁组织一度受到压制。东汉末年,地方主义渐成气候,中原板荡之局更是成为坞壁迅猛发展的土壤。魏晋以降,北部中国进入持续的混战期,没有能力迁徙他地或远距离逃散的下层民众,为规避兵燹和逃脱赋役,纷纷依附于豪强地主,委身坞壁以求自保。坞壁在豪强大族领导下,聚族而居,吸收流民,以宗法血缘为纽带者,如缑氏县的刘聚、北地郡的赵氏坞、陇西的侯坞等;以地缘乡里为纽带者,如济北郡的乌下聚、泰山郡的菟裘聚、洛阳的一泉坞等。深入考察其内部特征,大多数坞壁同时具有宗法血缘和地域乡里的特征,这构成了中古时期北方豪族经济的典型特征。

西晋永嘉丧乱,北方地区的民众更是依靠坞壁以抗击外族的侵扰和掳掠。在持续的战争中,坞壁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在此经济基础上衍生出呼啸乡里的地方势力。十六国北魏时期的坞壁既有新建的,也有汉晋时期已经存在的。这些坞壁的军事和经济力量有强有弱,少数坞壁力量尤为强大。北魏统一北方后,中央权力得以伸张,地方主义色彩浓厚的坞壁有所减少,但并未灭绝,坞壁仍然拥有较强势力。隋唐帝国一统南北,中央集权空前强大,寄生于地方主义的坞壁经济才宣告衰落。

(摘编自《十六国北魏时期的坞壁经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坞壁是中古杜会重要的基层组织,功能比较完善,兼具政治、军事和经济功能。

B. 坞壁是以宗乡关系为纽带而组建起来的,都同时具有血缘和地缘的双重特征。

C. 坞壁经济脱胎于两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制经济,它与南方庄园制经济没有差别。

D. 光武帝刘秀下令摧毁坞壁,坞壁组织一度受到压制,直到东汉末年才得以恢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先总写学界对坞壁的研究现状,然后详写其发展过程,最后略写它的衰落。

B. 与学界研究坞壁的思路及成果的传统不同,本文则重在介绍坞壁的经济功能。

C. 文章以时间为序来写坞壁从秦汉时期举起,到魏晋时期兴盛,直至隋唐衰落的过程。

D. 本文运用引用、举例等方法介绍坞壁在魏晋时期的发展状况,写出了它的突出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永嘉乱后出现了强大的地方势力,他们抗击外族侵掳,使得坞壁经济长足发展。

B. 北魏统一北方后,中央权力得以伸张,但坞壁并未灭绝,坞壁仍然拥有较强势力。

C. 坞壁在某种程度上保护坞壁的经济生产免于兵灾的破坏,这一点具有积极的意义。

D. 隋唐帝国统一天下,中央集权空前强大,寄生于地方主义的坞壁经济才宣告衰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一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它改装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那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说那是一个杯子。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热衷于拥有很多,却往往难以真正地拥有自己。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目

秃鹤应该叫陆鹤,但因为他是一个十足的小秃子,油麻地的孩子,就都叫他秃鹤。

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像打了蜡一般地亮。

一次,屠夫丁四见秃鹤眼馋地看他肉案上的肉,就用刀切下足有二斤重的一块,然后高高地举在秃鹤眼前:“让我摸一下你的头,这块肉就归你。”秃鹤用力将那块肉甩到了满是灰土的路上。

夏天到了,秃鹤却戴着一顶薄帽。同桌一把将那顶帽子薅了下来,秃鹤追过去,同桌将帽子甩给另一个同学,秃鹤又去追,那个同学如法炮制……桑桑抢过帽子往自己的头上一戴,将身子挺得笔直,作一个立正举手敬礼的样子。然后,将帽子交给阿恕,对阿恕耳语了几句,阿恕抓了帽子就跑。秃鹤在校园里东一头西一头地找着阿恕,脚步越来越慢,越来越小。

那顶白色的帽子,被阿恕戴在了旗杆顶上那个圆溜溜的木疙瘩上。几乎全校的学生都到了旗杆下,用手遮住阳光仰头看那高高的旗杆顶上的白帽子。秃鹤推开人群,走到旗杆下,想爬上去将帽子摘下。可是连着试了几次,都只爬了两三米,就滑跌在地上,倒引得许多人大笑。秃鹤倚着旗杆,瘫坐着不动了,脑袋歪着,咬着牙,噙着泪。

班主任蒋一轮来了,命令阿恕将帽子摘下还给秃鹤,秃鹤却一把将帽子打落在地:“我不要了! ”说罢脖子一梗,直奔桑桑家。秃鹤仰面朝天,将自己平摆在了院子里。无论怎么劝,秃鹤也不肯起来,泪水分别从两眼的眼角流下来,流到耳根,又一滴一滴落在泥土,把泥土湿了一片。后来,还是从外面回来的校长桑乔才将秃鹤劝走。

星期三上午,这一带的五所小学要在一起汇操。汇操的头一天,蒋一轮将秃鹤叫到办公室,说:“你明天上午就在教室里呆着。”秃鹤低下头朝办公室外边走,出门时,他用脚将门“咚”地狠踢了一下。

第二天早上,秃鹤坚决不让步,一定要参加汇操。蒋一轮只好说:“那你必须戴上帽子。”秃鹤将棉帽戴上,然后讥讽而又带了点恶毒地一笑,站到了已经集合好的队伍里去了。

油麻地小学的表演开始了。一切正常,甚至是超水平发挥。桑乔的笑容已克制不住地流露出来。当表演进行了大约三分之二,一直面孔庄严的秃鹤,突然将头上的帽子摘掉,扔向远处。场外的人,如久闭黑暗之中忽然一下看见了一盏大放光明的灯火,顿时被秃鹤那颗秃头吸引住了。哄笑立即淹没了站在台子上喊口令的那个女孩的口令声,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一下子失去了指挥,动作变得凌乱不堪。秃鹤却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全神贯注地做着应该做的动作,只见他像装了弹簧一样,在地上轻盈地弹跳,那颗秃头,在空中一耸一耸。

就这样,秃鹤以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的轻慢与侮辱。

但秃鹤换得的是众人的冷淡,因为他使大家失去了荣誉。秃鹤到处讨好别人,可没人领情。新学年重新编组,没有人愿意与他一组。他走出校园,沿着河边漫无目标地往前走,一直走到那个大砖窑。秃鹤迎着砖窑的热气,一步一步地走过去,完全被笼罩在了热气里,谁也看不到他,他也看不到别人。他就这么坐着,让那湿润的热气包裹着他,抚摸着他……

春节即将来临,将举行全乡四十三所中小学的文艺汇演。“今年必须争得小学组第一名!”桑乔把蒋一轮等召到他的办公室,不容商量地说。

蒋一轮去了一趟县文化馆,从他老同学那里取回来一些本子。桑乔看后,选中了《屠桥》。几个主要角色很快分配好了,新四军队长由杜小康扮演,十八岁的姑娘由纸月扮演,伪军连长由柳三下扮演。

一切都很顺利。等到彩排了,蒋一轮才发现:那个伪军连长是个大秃子,许多唱词与道白,甚至剧情都与秃子有关;这个本子具有令人发笑的效果,全在于此。

“让柳三下剃个大光头?”

“也只有这样了。”

柳三下却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头,仿佛不是要剃他的发,而是要割他的头。 “只好不演这个本子了。”桑乔说。

“不演,恐怕拿不了第一名,就数这个本子好。”蒋一轮说。

“没办法。”

消息很快在学生中传开了,大家都很遗憾。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说话。傍晚,他给蒋一轮写了个纸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

蒋老师:

我可以试一试吗?

陆鹤

秃鹤从未演过戏,却用出人意料的速度将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晚上,他把自己打扮成那个伪军连长,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反反复复地练。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夏装打扮的秃鹤不在意,就这么不停地练,额头竟然出汗了。

演出那天,秃鹤演得一丝不苟。他脚蹬大皮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桌上操起一把茶壶,喝得水直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在与纸月周旋时,一个凶恶,一个善良;一个丑陋,一个美丽,对比十分强烈:可以说,秃鹤把那个角色演绝了。

演出结束后,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当他们忽然想到秃鹤时,秃鹤早已不见了。

那时,秃鹤正坐在小镇的水码头的最低的石阶上,望着被月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河水。油麻地小学的许多师生都找来了,他们听到了秃鹤的啜泣声。秃鹤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哭声还是克制不住地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几乎变成了号啕大哭。

纸月哭了,许多孩子也都哭了。

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节选自曹文轩长篇小说《草房子》,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桑桑抢过秃鹤的帽子戴在头上,做出滑稽的举动,指使阿恕把帽子戴到旗杆上可以看出他惯于落井下石,缺乏同情心。

B. 汇操比赛前,秃鹤带了点恶毒的一笑,是后文他搅乱汇操比赛的伏笔,显示了他很有心机、城府深的性格特征。

C. 新学年分组没人愿意与秃鹤一组,他内心充满了失落,到砖窑中,让热气包裹着、抚摸着,可见他很孤独,渴望得到温暖。

D. 小说善于捕捉细节,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刻画人物,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富有人性美和人情美。

E. 小说叙述风格诙谐有趣但有失庄重;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美中不足的是秃鹤自荐演出给人以突兀之感。

2.小说第二段为什么要极力描写主人公的肖像?

3.小说中多次写到秃鹤的哭(画横线处),这两次人物的心境和作用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分析。

4.小说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有哪些好处?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阅读,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加社会的道德力量,人的精神发展史与阅读史是紧密联在一起的。过去稍有文化的人家多喜欢贴这样的春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庭、社会、世道,要想长久地传下去,______①_______。忠厚诚信是____②______、处世之基,诗书则是____③_____的灯烛。

 

名言名句

(1)李密在《陈情表》结尾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亭送别》[端正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使客观之秋景带上了莺莺浓重的离愁别绪,构成一种“有我之境”。

(3)《渔父》中屈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相关题目。

渔父(其一)

张志和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垂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注】①张志和,唐朝诗人,初受唐肃宗重视,后因事贬官,赦还,不复仕进,隐居江湖。②四皓:秦末汉初的四位隐士。刘邦曾欲废掉太子刘盈,吕后用张良策,请四皓出山,改变了刘邦的初衷。

(1)前三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2)尾联诗人用“四皓”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翻译句子

(1)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郭从义,其先沙陀部人。父绍古,事后唐武皇忠谨,特见信任,赐姓李氏。绍古卒,从义才总角,庄宗畜于宫中,与诸子齿。明宗与绍古同事武皇,情好款狎,即位,以从义补内职,累迁内园使。

晋天福初,始复姓郭氏。坐事出为宿州团练副使。丁内艰北归,遂家太原。汉祖在镇表为马步军都虞侯屡率师破契丹于代北及建大号从义首赞其谋擢郑州防御使充东南道行营都虞候,领首军自太行路渡河。

汉祖入汴,以为河北都巡检使。赵思绾之叛,为行营都部署,赐戎装、器仗、金带。师至永兴,围其城,即以从义为永兴军节度。思绾粮尽,城中人相食,从义系书矢上射入城中,说思绾令降,仍表于朝廷,许以华州节制。隐帝从其计,即遣使谕思绾,思绾开门纳款。翌日,从义具军容入城,憩候馆中,思绾入谒,即令武士执之,并其党三百余人悉斩于市,以功加同平章事。世宗将征刘崇,从义适来朝,因请扈从,世宗甚悦,改天平军节度,即令从符彦卿破契丹于忻口。师还,以功加兼中书令。及世宗自迎銮至泗州,见于行在。恭帝即位,加开府阶。

宋初,太祖征扬州,从义迎谒于路,愿扈从,不允。开宝二年,改左金吾卫上将军。逾年,上章请老,拜太子太师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三,赠中书令。

从义有谋略,多技艺,尤善飞白书。从义善击球,尝侍太祖于便殿,命击之。从义易衣跨驴,驰骤殿庭,周旋击拂,曲尽其妙。既罢,上赐坐,谓之曰:“卿技固精矣,然非将相所为。”从义大惭。

初,思绾之叛也,巡检使乔守温遁去,姬妾悉入思绾。思绾败,从义尽取之,守温诣从义求其爱妾,虽不敢拒,而心衔焉,遂发守温逃遁事,坐弃市,人皆冤之。

(节选自《宋史·郭从义传》)

【注】后唐武皇,指李克用,其子后唐开国皇帝庄宗李存勖建国时, 追尊他为后唐武皇。明宗李嗣源,李克用的养子,后唐第二位皇帝。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之后是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庙号太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汉祖在镇/表为马步军/都虞侯屡率师破契丹于代北/及建大号/从义首赞/其谋擢郑州防御使/充东南道行营都虞侯

B .汉祖在镇/表为马步军/都虞侯屡率师破契丹/于代北及建大号/从义首赞其谋/擢郑州防御使/充东南道行营都虞侯

C .汉祖在镇/表为马步军都虞侯/屡率师破契丹于代北/及建大号/从义首赞其谋/擢郑州防御使/充东南道行营都虞侯

D .汉祖在镇/表为马步军都虞侯/屡率师破契丹/于代北及建大号/从义首赞/其谋擢郑州防御使/充东南道行营都虞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总角”是指古时儿童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后代指儿童时代。《诗经·氓》有“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之句。

B .“丁内艰”指遭逢母丧,遭逢父丧谓丁外艰。古代朝廷官员遇到父母丧事,必须回祖籍守丧,称丁艰或丁忧。

C .“开宝二年”是帝王年号纪年。古人纪年主要有帝王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两种,《赤壁赋》中“壬戌之秋”是干支纪年。

D .“致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吏制度。致是达到,致仕即达到某官职。常见的称谓还有“致事”“致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从义有谋略,设计平定叛乱。他把书信绑在箭上射入城中劝降,并上表皇帝许赵思绾以官职,皇帝采纳了他的计策。

B .郭从义有战功,得到多位君主的重用。他多次随王伴驾,征讨立功,先后官至节度使,兼中书令,左金吾卫上将军等。

C .郭从义多才艺,擅长飞白书和击球。有一次他在太祖面前大显身手,更衣骑驴表演击球,腾挪击打,技艺精妙。

D.郭从义性忠厚,秉正执法公允裁断。他处理乔守温遁逃之事,持重而谨严,敦厚而公正,使人信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

从艺术种类来说,陶瓷艺术与文学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前者为空间艺术,后者为时间艺术;前者为造型艺术,后者为语言艺术。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结缘,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有一点非常相似:文学起源于劳动,起源于不自觉的口头文学,具有相当浓厚的再现风格,文学的内容与劳动的内容密切相关。

陶瓷雕塑经历了写实这样一个阶段。那些陶塑动物的造型,与活生生的动物逼真无二,是纯写实的,是先民实际生活的再现。正如人们不能否认原始文学的审美一样,同样不能否认这些写实性的陶塑作品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我想,它们不仅是先民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先民审美意识的一种形象见证,是文明发展轨迹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陶瓷雕塑艺术和文学艺术,尽管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但在其审美本质上是共同的: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景德镇称不上文学之城,但却是无可争辩的陶瓷之城,是名符其实的千年瓷都。尽管这样,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们,包括陶瓷雕塑艺术家,用智慧灵巧的双手,用泥土和火,把瓷都景德镇营造成为一个中国文学之城。在这里《三国演义》的烽火连天,《水浒传》的义旗招展,《西游记》的漫漫征途,《红楼梦》的悲欢离合,都在陶瓷艺术家们手中得到了形象生动的再现。

文学艺术,不仅为陶瓷艺术提供了素材,而且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不是如实地复制文学艺术形象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高度集中、高度凝练的艺术形象,使观赏者感觉到既像是自己感觉中的文学形象,同时又感觉到这是一个新的艺术创造。文学是时间艺术,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具有可触、可摸、可视的特性;文学长于叙事,长于展示文学形象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过程,而陶瓷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艺术形象,它不能告诉人们为什么是这样,它只能告诉人们只能是这样。要用陶瓷艺术手段,塑造一个文学题材的艺术形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大型组雕、群雕,其难度之大,就可想而知。

但是,陶瓷艺术家们,不仅在塑造单个的形象上获得了成功,而且在组雕、雕群的塑造上同样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艺术成就。曾山东的《孙悟空大战众天神》、李恭坤的《三国演义》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取材于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塑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浒108将》大型人物群雕艺术形象的塑造所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

1.下列对陶瓷雕塑艺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瓷雕塑是纯写实的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B. 陶瓷雕刻艺术和文学艺术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而在审美本质上却有许多相同之处。

C. 陶瓷雕刻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虽然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性的形象,却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D. 在陶瓷雕塑中,组雕、雕群的塑造,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艺术成就,但与单个形象的塑造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2.3.关于陶瓷艺术与文学二者的关系,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陶瓷艺术是空间和造型艺术,文学则是时间和语言艺术。

B. 陶瓷艺术与文学的结缘起于何时虽无从考证,但它们均来源于民间,与先民的劳动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C. 文学艺术为陶瓷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为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许多启发。

D. 文学长于叙事,其展示的是形象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而陶瓷表现的只是一个瞬间的固定死板的艺术。

4.5.下列表达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景德镇是一个著名瓷都,更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文学之城。

B. 文学名著中的所有艺术形象都能够在陶瓷雕塑艺术中得以完美再现。

C. 陶瓷艺术形象的塑造,需要在如实复制文学艺术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提炼与完善。

D. 《水浒108将》大型人物群雕艺术彰显了陶瓷艺术手段的无穷魅力。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再次明确,高等学校应当围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为中心,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B. 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秋读读咏月诗,不仅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更可以即景领略诗词的美好意境。

C. 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D.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广告主纷纷回归电视市场,美国《新闻周刊》复刊,国内外广播至今都稳步发展等,都说明传统的媒体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日薄西山

②面对持枪歹徒,泰安市民警夏波等人殒身不恤,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危难时刻的公安精神。

③信息化战争形势下,满足于经验、朝不虑夕的短视行为危害极大,军人必须把眼光放远,努力缩短战场与训练场的距离。

④初冬时节,上千亩海棠树果实累累,吸引人们前来观赏游玩,这个坐落在浩如烟海的沙漠中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创造了一个奇迹。

⑤尽管这道题出得比较难,但学生的回答情况还是差强人意,主要是因为题目中选用的错别字材料相对简单,容易辨析。

⑥“白话文”的主张,当然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种进步。倘我生逢那一时代,我也会为“白话文”推波助澜的。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仙人掌因为要避免水分的蒸发,所以叶子           成针状,以适应高温、干旱的恶劣环境。

(2)虽然事故矿井地址复杂,井下水          后形成了大量的煤泥,但对事故中被困的矿工的救援并没有终止。

(3)名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个人的事情,外人无权         

A. 退化    湮没     干预

B. 蜕化    湮没     干预

C. 退化    淹没     干涉

D. 蜕化    淹没     干涉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归有光,明朝著名散文家,其代表作《项脊轩志》以“百年老屋”项脊轩的几经兴废,穿插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回忆,并抒发了人亡物在、世事沧桑的感触。所回忆者人各一事,均属家庭琐事,但极富有人情味。

B.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一生成就卓著,其中《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四大悲剧”。

C. 古代的地名有许多专称,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里的“河内”“河东”,分别指黄河的北岸和东岸;四季的“风”也有些约定俗成的说法,如“小楼昨夜又东风”“西风紧,北雁南飞”里的“东风”“西风”分别指“秋风”和“春风”。

D. 元代杂剧盛行,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白朴、王实甫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下列诗句与咏赞四君子无关的一项是(  )

A. 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B.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D.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某所,母立于兹    而:你    B.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吊:慰问

C. 新浴者必振衣           振:抖掉    D. 本图宦达,不名节   矜:怜悯

 

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遂去,不复与言

A.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B.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C.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D. 而刘夙婴疾病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生孩六月,慈父背              私张良

B. 州司临门,急星火              冰,水为之,而寒

C. 外无期功强近亲                沧浪水清兮

D. 臣欲奉召奔驰,刘病日笃       于其身也,耻师焉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中的“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    B. 谨拜表以

C. 无应门五尺之僮    D. 渔父莞尔而笑,枻而去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余稍为修葺, 使不上漏    B.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C.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D.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下列各句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札记           槲(hú)寄生      萌孽        龟(jūn)裂      黄天后土

B. 贮藏(zhù)      枕藉              鹰隼        铁砧(zhān)     营头微利

C. 希翼           谂 (shěn)知       妊娠(chén)  喋血             杯盘狼藉

D. 缂(kè)丝      干燥             寥落        震撼             长歌当(dàng))哭

 

作文。

风景一般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泛指人间真情、生活场景等。

请以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800字;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精读之外,还需要略读。就教学而言,          ;但就效果而言,       。实践证明,有了精读的训读,         ,从而养成毕生不懈的浓厚阅读兴趣。

略读是主体,精读只是补充     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

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精读才是应用,略读是准备

我们就可以进行广泛的应用      我们就可以进行广泛的略读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从下列四个短语中选出一个恰当的填入横线,使这段文字语意连贯(

符拉迪活斯托曾是一座__________滨海山城,今天我们在这里看到,它正敞开封闭的大门,成为名副其实的俄罗斯东方门户。

A地理位置特殊的          B成为俄罗斯远东最大军港的

C多年披着神秘面纱的        D有着经济和地理优势的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B. 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C. 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D. 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财务报表中,獐子岛公司在每一次“消耗性生物资产”暴增的数据后边做出解释:主要原因是虾夷扇贝底播面积及苗种投入增加所致。

B.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享受着各式各样的服务形式,但是,稍不小心,你就可能遇到你不愿意掏钱却又不得不消费,或者说是“过度”消费的情况。

C. 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当代话剧《中山码头》正是为这一天特别策划创作的。

D. 文明寻根是一条永恒的道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但在创新还未能及时跟上的时候,守住传统文明则成为能否激发创造潜能的关键。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生产一种产品,必须根据操作规程地进行。

艺术创作不只是砌砖墙  的背后只可能是画师或乐手,真正的巨匠是需要用灵感与激情塑造的。

体育锻炼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否则会造成疲劳过度,对身体反而有损害。

A.按部就班    循规蹈矩    循序渐进

B.循规蹈矩    循序渐进    按部就班

C.循序渐进    按部就班    循规蹈矩

D.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    循规蹈矩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       ,从来不敢越雷也一步。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      ,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       ,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B. 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

C.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D.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张纯如:她用生命点亮历史

2004119日,一位年轻的华裔女作家在美国加州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23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了这一消息,并向这位年轻的华裔女子致以敬意。近年来,还没有哪一位华人的去世在美国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

她就是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的作者,与篮球天才姚明、钢琴家郎朗一起被美国华文媒体誉为最引人瞩目的在美华人青年

19683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中。纯如之名出自《论语》: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纯如,意思是和谐美好,既有父母思念故国的苦涩,也有父母对女儿所寄托的期许。

张纯如1989年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专业写作的道路。她的第一本书《蚕丝——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广受好评。

199712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张纯如在此前用近三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访问了许多幸存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在各种触目惊心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此书一经问世,就震惊了西方世界,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

在童年的时候,纯如与父母谈话时,父母经常会提到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199412月,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更是感到了无比的愤怒。的确有南京,的确存在大屠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

对于在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不过,这位当时只有25岁的女孩有一个念头: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

为了撰写《南京暴行》,纯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回忆说,19957月,张纯如在南京待了25天左右,她那时才27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的工作一点也不耽误。当时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作时间有10小时以上。当时担任纯如翻译的杨夏鸣副教授回忆说,她很认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她有些偏执。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便是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先生,找到了拉贝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今天,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的《拉贝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国家的档案馆里,成为历史的见证。

在完成《南京暴行》时,纯如有一个心愿,希望这本书能够唤起其他作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使他们都能尽早调查、研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毕竟,这些来自过去的声音正在逐年减少并终将全部消失。更为重要的是,我希望本书能够唤起日本的良知,接受对这桩事件应负的责任

年仅36岁的纯如离开了,她死前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她的墓碑上写有这样的话: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学家,人权斗士。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与纯如有过多次交往,他一直很钦佩张纯如的执著、知性和追求真相的勇气。他曾对记者说:对于纯如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许多人不能理解张纯如这样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因为他们认为年轻人就应该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

B. 引用一些友人对张纯如的回忆,可以使张纯如的形象更加真实,从侧面客观真实地体现了张纯如的精神面貌。

C. 张纯如自杀的原因是她在收集图片资料的过程中,对人类在战争中表现的残暴人性的绝望和抑郁让她不能自拔,而且外界的压力使她整日处于惊恐不安之中。

D.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发现了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并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的《拉贝日记》,这本日记成为历史的见证。

E. 全文重点记叙了张纯如写作《南京暴行》的经过,真实感人。语言在叙事中充满抒情的张力,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2.张纯如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她写作《南京暴行》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张纯如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征?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恐怖主义和其他暴行仍然存在,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过去沉重不堪的杀戮和侵略的历史?请结合本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的这两句          以比兴的手法表现女主人公的年轻美丽。

2)从《氓》最后一章里的            两句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融洽。

3)在《离骚》中,屈原以           两句写自已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

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已坚持高洁志行而不怕千难万险、九死不悔的忠贞情怀的名句是                 

5)屈原的《离骚》中表达宁愿立即死去或流亡也不愿苟合阿谀的两句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