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5年4月14日,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信只有十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友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经采访得知,作者是河南省实验中学心理学教师,已供职十一年之久。如此任性的辞职,领导还真的批准了。

结合材料,选择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标识,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50个字。(5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

慈善事业,重心在于如何真正帮助陷入困境的人们,而非宣扬行善者。因此,①_____________,而非陈光标式的“高调”。帮助他人,并非施舍,更不能“嗟!来食”。 ②_____________,是所有慈善活动的底线。避免公开的“施”与“受”,是把行善者与受助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而非一高一低;把受助者展示在公众面前,甚至追求镜头前的感恩戴德,这样的行善观念难免被称为“暴力慈善”。在慈善事业更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往往讲求专业化和长效性,这样的慈善方式,③___________,而且更具有人文关怀,更关照受助者的尊严和感情。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古代中国城市,无论是都城还是州县所在地,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________,广大乡村则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规范内生存。国与野、都与鄙、城与乡之间,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这使中国古代城市不仅是政治性的,而且是消费性的,城市手工业基本是为官府服务的官手工业。

A. 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

B. 即城市一般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而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

C. 即乡村向城市缴纳贡赋、提供劳役,一般却较少从城市获得产品

D. 即乡村一般较少从城市获得产品,而向城市缴纳贡赋、提供劳役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网友看过打手机点燃洒有汽油的锡箔纸视频后纷纷表示再也不敢在加油站打手机了。

B.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

C.在昨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李小璐介绍了三条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D.夏天如何护肤?黄瓜与鸡蛋混合使用,兼具补水与软化角质效果,特别适用于各种肤质。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灿鸿过后,杭州西湖迎来纯净的落日和透明的夜晚,苏堤、白堤,保俶塔、雷峰塔,沐浴在瑰丽的黄昏和迷离的夜色中。人间天堂果然     

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买、做人要实,才能成为      的人民公仆。

安徽宁国籍小伙官东此次当选中国好人     。在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救援中,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官东无私无畏让出自己的装备,把生还的机会给予遇难者。

A.名副其实 实至名归 名不虚传      B.名不虚传 名副其实 实至名归

C.名不虚传 实至名归 名副其实      D.实至名归 名副其实 名不虚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二胡演奏家闵惠芬   琴音一曲余韵长

曹玲娟

5月12日上午10时05分,素有二胡皇后美誉的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因病在沪去世,享年69岁。这位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最终挥手告别,留一曲琴音,缭绕人间。

年少结缘,终成一代二胡皇后

闵惠芬曾告诉二胡爱好者顾兆农,自己的第一把二胡是美术老师给做的,用蛤蟆的皮做的,都不是蛇皮。

从摸到二胡伊始,闵惠芬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8岁,闵惠芬跟从父亲闵季骞学习二胡,13岁考入上海音乐附中,师从王乙先生,19岁跳级入上海音乐学院本科民乐系,师从陆修堂先生。1963年,闵惠芬便在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可谓年少成名。

她参加上海之春那年还不满18岁。上海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王甫建说,闵惠芬曾告诉他,那届比赛《二泉映月》是必选曲目,她正是凭借自己超出年龄的理解和演奏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闵惠芬出生在江苏,听惯江南丝竹吹打、民谣小调,跟阿炳也算同乡。对这首自己演奏的成名之作,闵惠芬生前似乎总还有点不够尽兴的感觉,阿炳拉《二泉映月》其实是可以一直拉下去的,当时的录音技术只能录6分钟,所以人们现在听到这首曲子,在结尾时有点意犹未尽。

随后的艺术生涯,闵惠芬获奖无数。她先后访问过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所到之处,均获高度评价。1973年,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大师奥曼迪称赞闵惠芬是一个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波士顿交响乐团听了她的演奏后,首席评论员撰文称赞她为伟大的弦乐演奏家

我也算二胡发烧友。顾兆农说,同样拉二胡曲《赛马》,一听就知道是不是闵惠芬,她的演奏特别有激情。二胡在闵惠芬手里,热情内涵、动人而不媚,夸张而不狂,哀怨而不伤,情感气势与神韵合而为一。有人甚至如此评价,听闵惠芬拉二胡,要跪着听。

与病魔抗争三十三载,二胡拉出了她第二条生命

在艺术的道路上,闵惠芬有足够的幸运与成功。但她的身体,一直长期与病魔抗争。36岁时,闵惠芬就罹患皮肤癌,6次手术、15个疗程的化疗没能击垮她,这位坚强的艺术家康复后依然活跃于舞台,用她的音乐激励着观众。

她很乐观,也很豁达。之前已经经历过一次生命的考验了,对人生有一种彻悟的感觉。对她来说,自己的事业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活着一切为了二胡。王甫建回忆。

闵惠芬曾这样说过,我的生命依恋着许许多多的生命,是二胡拉出了我第二条生命。民乐、二胡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生来就属于它们。她悉心研究器乐演奏声腔化课题,推出了大量耳熟能详、韵味浓郁的二胡曲。她说,二胡的声音,像中国人在说话。也因此,由她演奏的《洪湖主题随想曲》《川江号子》等源于声乐素材的作品,无不体现出她声腔化演奏的特点。

闵惠芬常说,民乐既要让外国人喜爱,也要让中国人喜爱,才算成功。她的毕生精力,都用在二胡和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上。她曾提出中西合璧的观点。传承千年的民族音乐借鉴西方的音乐技术,用新的语言和方式来传达,或许更加能够使现代的观众接受。

她重要的一个代表作,就是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王甫建认为。

《长城随想》是作曲家刘文金与闵惠芬写就的经典之作,全曲纵横驰骋、延绵起伏,恰如长城龙行之势。王甫建说,每当乐队宏大的引子之后闵老师奏出第一个长音,那种气定神闲、大开大阖的演奏状态,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个有着半个世纪演奏经历、曾身患重病的老演奏家。

无论是在海内外的任何一个演出场所,她每一次开始演奏时,几乎都是一样的神情和姿态——自信、专注、端庄,闭目凝神,音乐大气磅礴,挥洒自如。这一影像,深深刻在王甫建与很多人的心中。

【相关链接】

1977年,闵惠芬演奏的东北民间乐曲《江河水》,曾使日本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感动得伏案恸哭,拉出的人间悲切,听起来使人痛彻肺腑。法国报纸评论她的演奏,连休止符也充满了音乐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她是中国二胡艺术的一面旗帜,对二胡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在与病魔的抗争中,完成了艺术的升华。——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二胡演奏家胡志平

                      (选自2014年5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在开头就用二胡皇后”“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来称呼闵惠芬,一方面让读者了解了传主的身份,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传主的离世的惋惜之情。

B.闵惠芬8岁开始学艺,她凭着满腔的热情和顽强的意志一路走来,终于成为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并被盛赞为中国二胡艺术特殊的一面旗帜。

C.闵惠芬由于跟阿炳是同乡,所以她在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中选择了阿炳的《二泉映月》曲目来参赛,并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D.在二胡演艺事业中奋斗的闵惠芬获得大奖无数,并先后访问过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所到之处,均获高度评价。

E.闵惠芬的一生都倾注在二胡和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上,她用中西合璧方法来发展二胡艺术,得到了国内外许多艺术家的赞誉。

(2)这篇传记中,作者多处引用闵惠芬的原话和他人的评语,简要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6分)

(3)闵惠芬演奏二胡的艺术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6分)

(4)闵惠芬艺术经历应给人们许多启示。请结合文本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这篇传记给你的启示。(8分)

 

名句填空,(每题1分,共6分)

(1)在 《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女子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无限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展现一叶扁舟任凭漂荡,浩渺江面上自由来去的情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5)《蜀道难》中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6)《登高》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解】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1.诗中塑造了兰、桂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情感?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杜暹[xiān],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经,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昔清吏受一大钱,复何异也!” 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寻而孚迁大理正, 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qì]西覆屯。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guàn]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叶,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时暹已回至凉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瓘等犯状。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失蕃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惊,度碛追之,不及而止。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忧去职。

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年,于阗[tián]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士,不惮勤苦,甚得夷夏之心。

二十年,为户部尚书。上行幸东都,诏暹为京留守。暹因抽当番卫士,缮修三宫,增峻城隍,躬自巡检,未尝休懈。上闻而嘉之曰:“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自委居守,每事多能,政肃官僚,惠及黎庶。慰朕怀也。”二十八年,病卒,谥曰“贞孝”。

暹在家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常以公清勤俭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视其丧事,内出绢三百匹以赐之。尚书省及故吏赙赠者,其子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B. 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C. 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D. 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 “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 “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D. “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暹孝顺友爱。自高祖到杜暹,五代同居,他在家里不仅特别恭敬谨慎地侍奉继母,而且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在任给事中时,还因继母去世而辞去官职,回家守丧。

B. 杜暹为官清廉。在他进入突骑施营帐查究蕃人与郭虔瓘等人的冲突时,不得已接受了蕃人赠送的黄金,但他把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蕃境以后,才传书让蕃人去收取。

C. 杜暹行事果敢有方。在他出使碛西期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蕃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其党羽,重新选任君长,使于阗得以安定。

D. 杜暹勤干多能。他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深得蕃汉人民拥戴;皇上巡幸东都,作为京城留守的杜暹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受到了皇上的称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

②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1:有一种小爬行动物叫蝜蝂(fùbǎn,路上见到所有东西都把它背在身上,因而常常累死在半路上。

材料2:有一只乌龟嫌背上的龟甲太重,就把它给蹭掉了,后来被一只鹰轻易啄死叼走。

综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补写出下列名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2)遥襟俯畅,          。爽籁发而清风生,                 (王勃《滕王阁序》)

(3)四围山色中,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长亭送别》)

(4)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                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

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朱熹家训》)
1.孟子和朱熹都强调交友要重视一个字,那就是             (1分)
2.针对交友,我们从孟子和朱熹的话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4分)

 

阅读下面首诗,完成后面的。(7分)

菩萨蛮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1.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一句让我们想起了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名句                            。(2分)
2.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词人选取了哪些典型景物来表现主人公的情感?简要分析。(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9分)

                       (明)李贽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皆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非内合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选》,文何必先秦。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明矣。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

[注释]见:通矮人何辩:这里以演戏为喻,矮人根本看不到,就无法分辨了。《选》:指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选自《明清文选》,有删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辞不能                    达:畅达

B.诗何必《选》                古:古老

C.欲求一句有德之言,不可得      卒:最终

D.非其史官为褒崇之词            过:过分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假事假人道,则假人喜        客亦知夫水月乎

B.病发药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      使人复葺南阁子。

D.苟童心常存,道理不行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芥为之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在当时不扫除道理闻见的污染,恢复人的本性,就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文艺创作。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

B.作者指出,童心就是赤子之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后天得来的感性和理性易使童心失落。他告诫读书人不要多读书识理而壅塞童心。

C.作者通过存童心失童心的对比,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对人的个性和情感的残酷压制。在作者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文章。

D.作者认为,如果想从一个人的嘴里听到一句有道德修养的真话,那么这个人必须胸怀美质而溢于言表,具有真才实学而又能够自然流露真性情。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4./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使 也。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4分)

(2)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20分)

                   方叶

(1)一直喜欢泊的意境。一叶渔舟,三两只画艇,或七八条竹排木筏,静静地系在清浅的水边;粼粼波光,倒映出幢幢的剪影,那是一种何等凄幽而灵动的韵致。

(2)总忘不了古镇小溪上木船停泊的情景。这种小船形如周作人笔下的乌篷船,促狭修长的船身,半弧形的雨篷,显得格外娇小玲珑。不过,溪船一般不用来载客悠游,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也不用于捕鱼捉蟹,在烟波白浪里弄潮。溪船最大用途是运货,运载着沉甸甸的山珍土布或日用百货,欸乃一声山水绿,穿梭在幽深的断崖溪谷之间。对于山里人来说,溪船运载过他们的企盼与悲欢,因而每当木船出现在古镇的清溪上,好事的山里人总是趋之若鹜,争相奔向水边。最是夜幕垂落,木船如一只只鱼鹰栖息在岸边桥下,或溪心岩渚,劳累了一天的船工们常常是点亮一盏风灯,拥坐在船头上谈天说地,吹拉弹唱,任琴声、笑声伴随着水声、蛙鸣、灯火流了一溪,让溪边浣衣担水的村姑、小孩听醉了,久久不肯睡去。尽管那时我并不谙诗情画意,那摇拂晃荡的船影灯火,却如一粒凄美的种子,飘落在心田上,让我恍惚迷离,浮想翩翩。

(3)我常想,泊应该属于一种静美吧。泊往往离不开平静的流水,急流险滩、惊涛骇浪之中怎么好停泊哩。惟风平浪静的溪岸湖畔、河洲烟渚,当然最好是僻远的荒村野水,花坞柳岸,千尺断崖之下,茫茫芦荡之中,才是泊的最佳去处。这时,把舟楫系在江风水月里,落日熔金中,哪怕是烟波浩浩,雨雾迷茫,当你独坐船头,静卧船舱,也不管是独钓寒江雪,画船听雨眠,静水观鱼动,一杯清茶,一盏薄醪,人如天地一沙鸥。这一瞬间,所有的喧嚣与烦恼都会渐渐离你而去。在这样澄静寥廓氛围里,自然而然也就泊出了一种心境。你看,当谢灵运把船泊在彭蠡湖口时,正值一轮秋月当空,烟波浩浩湖面上,归帆点点,岛影幢幢,而湖边却是蒹葭苍苍,野菊灿灿,时有阵阵猿声鸟啼随风飘来。于是,诗人独立船头,昂首仰望,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感受到的正是大自然的静美,天籁的亲切,以及天地间一时无从知晓的玄机奥秘。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张志和,就不仅仅把一叶渔舟,更把自己淡怀逸致的襟抱,闲适脱俗的意趣,永远泊在了鹭飞鱼跃、桃花流水的西山塞前。那烟波钓徒的妙境,也常常令我们想起来就禁不住心醉神驰。如此看来,泊,正是巧妙而充分利用了江汀远渚的奇峭、静谧,利用了天光水色的飘逸、妩媚,酿造出一种凄幽的美,一种的空灵的美,一种宁馨素洁的美。人置身其间,既可暂时逃避喧嚣尘缨,又能从淳美的大自然中觅取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慰藉,故此,移舟泊烟渚,往往成为淡泊的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最好选择。

(4)最美的泊自然在江南。江南水乡,河湾湖汊纵横交错,溪流水道密如蛛网。水光潋滟的西子湖,二十四桥的瘦西湖,以及苏州众多的园林水榭,何处不有画舫轻系、渔舟唱晚?在那湖光水色里,真不知泊过多少柔情蜜意、离愁别绪。当然,也泊过富贾豪绅、腐朽君臣的骄奢淫逸、寡廉鲜耻!那六朝金粉古都的秦淮河畔,更有数不清的歌楼舞榭、画舫游艇,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在那桨声灯影里,晃荡过孔尚任的南明遗恨,晃荡过朱自清、俞平伯的文采风流,更有不知亡国恨的商女那靡靡之音,以及秦淮八艳金陵十二钗的悲愁哀怨和脂粉血泪。不妨说,秦淮风月里泊的正是中国文化长河中一条繁绮香艳的画舫吧。

(5)泊,或许还是一种精神境界。漫漫人生旅途上,谁没有云帆高挂、长风破浪的航行,自然也少不了收篷歇棹、停舟靠岸。在那幽幽水边,淡淡烟波里,栖息着高蹈文人的高情远意,他们用清风明月,溪声乌韵,柳浪荷香祛除尘廛,清心滤思,偷得浮生半日闲。唐代诗人张继进京赶考落第之后,驾一叶扁舟夜泊在枫桥下。他不以落第为意,伫立船头,把耳濡目染的秋月、红枫、渔火、江桥以及乌啼、寒山寺的钟声,熔铸成寥廓的胸臆,熔铸成一帧枫桥夜泊的不朽画卷,道出了泊的深刻内涵。其实,停泊不光是休憩、等待,更是一种蓄积和迸发,航程的目标还在遥遥的远方啊,岂能松懈自已,坐视观望?一生宦海浮沉的苏东坡,是深谙的意蕴的,他常常停棹湖山,息帆远岸,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江风明月磨砺心曲,壮阔襟怀,然后,以昂然无畏的风姿去迎接人生航道上的湍流险滩,惊涛骇浪。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他孤傲不屈、落拓旷达的精神写照。

(6)是的,一个泊字,写尽了世间众生相,荡漾着人生的几多情怀!
1.第一段中意境一词在文中有哪些具体含义?(3分)
2.在第4段中,作者对富贾豪绅、腐朽君臣的骄奢淫逸、寡廉鲜耻的生活有一种什么样复杂的情感?(3分)
3.结合语境赏析划线句子(4分)

(1)也不管是独钓寒江雪,画船听雨眠,静水观鱼动,一杯清茶,一盏薄醪,人如天地一沙鸥

(2)漫漫人生旅途上,谁没有云帆高挂、长风破浪的航行,自然也少不了收篷歇棹、停舟靠岸
4.段描写谢灵运、张志和的情态并化用他们的诗句有什么作用?(4分)
5.综观全文,作者赋予了多种情怀和意蕴,请说一说结尾几多情怀包括哪几层意思。(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9分)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朱光潜

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嵋,即使是审美力薄弱的村夫,也惊讶它们的奇景。但生长在西湖或峨嵋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嵋实在也不过如此。这些经验你一定也注意到的,它们是什么缘故呢?

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就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艺术一方面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许多人喜欢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在的“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一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滑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胸,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从道德的观点评论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与实际人生是有距离的。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兼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等。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间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许多人本来是笨伯,而自信是可能的诗人或艺术家。他们常埋怨道:可惜我不是一个文学家,否则我的生平可以写成一部很好的小说。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有删改)
1.下列关于艺术和实际人生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当人们用体现实际人生规范的道德来谈艺术时,就把艺术拉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了。

B.写实主义旨在表现人生和自然,而艺术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的,所以艺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

C.艺术与实际人生要有距离,没有距离,就会让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远了,才能使人欣赏。

D.艺术上的做法要不近情理,其目的正是使艺术和实际人生产生距离,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如果达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就意味着艺术和实际人生没有距离,便走向了写实主义。

B.在古代中国与西方的艺术实践中,许多艺术形式表明人们总能在适当的距离外看到事物本生的美。

C.有些人盲目自信自己的生平可以写成小说,实际是他们不懂得自己只是尝受者,而没有换位为观赏者。

D.说话不押韵,作诗却要押韵,这表明人生与艺术是有距离的,诗歌能弥补人生和自然的缺陷。
3.作者认为艺术要与实际人生有距离,请根据本文概括其理由。(3分)

 

阅读下面的短诗,仿写一组句子,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根、太阳为描述对象。(4分)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长,                                                       

向下,向下……                                                    

我相信                                                             

地心有一个太阳。                                                   

 

临近高考,有人冒用教育考试中心的名义组织所谓高考报告会,推销高考辅导资料,并称报告者为高考命题组专家。下面是教育考试中心所作的声明,略去标题和落款,请你补写空缺部分,要求恰当、得体。不超过100字(4分)

近期,                                                     特此声明。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划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不超过20个字。(4分)

材料:北京市工商局近日表示,禁止自带酒水”“包间最低消费XX元等六种合同格式条款属于经营者免除自己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的不公平格式条款。工商部门认为,经营者在提供餐饮服务过程中,虽然拥有对所销售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的定价权,但在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应当履行应尽的责任,不能忽视和违背公平交易、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市场规则。

对此,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餐厅向消费者提供的设施环境等服务增加了酒水的附加值,酒水高价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而商家容忍自带酒水也是需要成本的,因此加收开瓶费也是可以理解。此外,商家在明确告知谢绝自带酒水或加收开瓶费的前提下,消费者自愿消费,商家并无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上述两段材料争论的焦点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及其创办人荣兰祥被接二连三的负面消息缠身,成了媒体关注排行榜上的连续热点人物。

B.《大话西游》系列的修复版,比起《泰坦尼克号》的修复版,画面质量只能算勉强,甚至没有字幕。不过对观众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你哪怕是第一次看,没听清楚某句台词,影厅里也立刻有热心观众给补上

C.在物欲横流、诚信缺失,做人做事要讲良心变得越来越稀有,不讲良心而讲实惠变得越来越时髦的当下,人们心底里对良心的呼唤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现在呼唤良心的目的,就是要让做人做事讲良心重新变成这个民族的自觉。

D.对于曲阜百姓儒家工程的全面开展,引起了舆论的关注,政绩工程形式主义运动化推广等质疑,也闻之不断。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时光辗转,再刻骨铭心的誓言终将烟消云散。如今的我也早已韶华已逝、朱颜,究其最后,我还是用尽了一生的时间将你思念。

B.第三届海峡两岸论坛期间达成的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协议可圈可点更重要的是人们明显感受到横亘在两岸之间的战争阴云已经开始逐步散去

C.我觉得本职工作和业余爱好并不矛盾,只要不是舍本逐末,能够摆正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业余爱好有时对本职工作反而能有所裨益。”

D.二战结束后,人们战前各国经济分裂的教训,痛感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的必要。在1945年后,形成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主的国际经济秩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震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B.电话普及,拨几个烂熟于心的号码,千里之外友人的声音招之既来;或者上网,键盘一敲,电子邮件发出,回应之讯立马现于眼前,且字字工整句句珠玑。

C.最近中国赴美上市潮汹涌澎湃,就在新贵们觥筹交错,兴高采烈之时,另一些被潮水拍在沙滩上的落魄者却胆战心惊,张皇失措,终日为能不能退市而废尽心机。

D.去年,老伴发觉视力下降,看什么东西都迷迷糊糊,眼前还老闪现斑斑点点的黑影,到了太阳光下,更明显。检查显示,眼球晶状体浑浊,眼底尚未发现异常,这是老年性白内障。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挺(kuò      搭(hǔn)       挑子(liào)      发难数(zhuó

B.伎(liǎng)    窃(pá        风景(shā       瑕瑜互(xiàn)

C.忸(ní       (pán)       一手(lòu)       头转向(mēng)

D.威(hè       毛(líng)      尾炎(làn)       占鹊巢(ji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5

  八点档               吴念真(台湾)

直到他医学院毕业、当完兵,然后进入著名的教学医院当第一年住院医师,并且把第一个月薪水拿给她之前,他从没看过母亲的笑容。

他记得那天母亲很认真地看着薪水袋,好久好久之后才自言自语地说:人家说我这么拖磨,总有一日会出头天……,他们都不知道,最悲哀的是你,我是在等你出头天。

他没父亲,没兄弟姊妹,跟妈妈同姓,身分证父亲那一栏之前始终写着不详,后来才改成空白。从小到大他从不曾像电影或电视里演的那样,在某个年纪时会问母亲:我为什么没爸爸?

他说不懂事的时候不知道要问,到懂事的时候则根本不敢问。

小学的时候,母亲每天得帮三户人家洗衣兼打扫,至于下午的时间,他记得母亲曾经卖过臭豆腐、炸粿、蚵仔面线等,而且放学时刻就会把摊子推到学校附近来卖给学生,所以一下课他就必须赶过去帮忙,生意高峰过后他就在摊子旁边写功课,直到卖完为止,没卖完的母子俩当晚餐自己吃。

每当几个特定的孩子走过摊子前面,母亲总会小声问他:你考试有没有赢他?无论他的答案是有或没有,母亲接下来的话永远是:人家的爸爸不是有钱就是在做官,你爸爸是死在路边被狗拖,如果你连读书都赢不了人,那你以后就准备去帮他们做奴才倒尿桶!

后来洗衣机方便了,摆摊子也常被警察抓,母亲只好转业,去一家当时开始流行的地下酒家当内侍,那时候他已经念高中。

他的便当和晚餐换成母亲从酒家带回来的剩菜,比起小学时代不仅花样多,而且豪华又丰盛,蹄筋、龙虾、鲍鱼、鱼翅不稀奇,他说:甚至还经常吃到里头附送的牙签、酒瓶盖和烟头。

考上第一志愿医科的那一年春节,母亲终于带他回中部的老家返外家,听到母亲以那种故作卑微的语气,跟几个脸上没什么表情的阿姨和低头抽闷烟的舅舅们说:没想到这个从小被我用馊水养大的孩子也会考到医生!

回来的火车上,他终于鼓起勇气问母亲:你少年的故事到底是怎样?

没想到母亲闭着眼睛装睡,很久很久之后才说:免问啦,看电视就知道啦,我的故事……连续剧常常在扮。

几年后他的小阿姨心脏开刀,成了他的病人,查房的时候偷偷问她母亲的遭遇,没想到阿姨也同样说:现在想想……,很像八点档的连续剧。

他说自己想像过无数次,原本以为会曲折离奇、悲情万分的故事,经阿姨一讲果然老套又无趣:母亲小学毕业后先在家乡的裁缝店当学徒,之后也没跟家里讲,自己偷跑到台北,介绍所帮她找到一个带小孩的工作,谁知道没多久却被这家人的大儿子侮辱了,人家是当官的人,给钱了事可以谈,其他打死不认帐,外公和舅舅们无力对外,只会骂母亲贱,母亲从此一去不回,带着小孩自力更生。

就这样。

不过,结局还不错。他说。

两三年前一个夜晚,他被紧急叫进开刀房,救回一个知名官员的命,忙了一整夜,第二天他还主持记者会,跟媒体讲病况。

当他累歪歪地回到家,听见母亲在房里叫他。他走过去,却发现门锁着,他敲敲门,隔了好久之后,他才听见母亲说:我没事,免烦恼……我是说……我前辈子一定欠那个xxx非常多……让他侮辱没关系,还要这么辛苦替他养儿子,来…………救他那条狗命!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结构艺术极为高超,开头部分采用倒叙的方式,仅凭借最终出头天就形成了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B在他小时候,母亲询问他考试成绩时说的话,可以看出年轻时的遭遇是她一生永远的伤痛,她内心充满对有钱人的仇恨。

C他念高中时常吃母亲从饭店带回来的剩菜,剩菜中附送的东西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作者对有钱人为富不仁的批评。

D在他考上医科后母亲第一次带他回老家这一段叙述中,终于故作卑微两个词语流露出母亲压抑多年后的骄傲。

E小说以八点档为题,是因为母亲的故事在小说中人物看来,与晚上八点钟的连续剧故事十分相似,平淡而老套。

2)小说中有一些文字暗示了的出身与平常人不同,请从文本中找出相关内容。(6分)

3)小说中母亲的形象有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最后两段,有人认为可以删掉,有人认为应该保留,你赞同哪种看法?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文章憎命达,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登高》中他用                 的诗句形象地反映了自己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3)打开唐宋诗词,到处都可以听到风吹雨落声。雨中多情,雨中多愁。写喜雨的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                  ,把雨写得那么细腻、匀称、滑爽而又滋润。还有杜甫《春夜喜雨》也是这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香砌:指花坛。真珠:即珍珠。qī :倾斜。都来:算来。
1.上阕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秋夜景象的?请简要分析。(5分)

2.本词下阕以为核心,请分析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目。

蔡茂字子礼,河内怀人也。哀、平间以儒学显,征试博士,对策陈灾异,以高等擢拜议郎,迁侍中。遇王莽居摄,以病自免,不仕莽朝。

会天下扰乱,茂素与窦融善,因避难归之。融欲以为张掖太守,固辞不就;每所饷给,计口取足而已。后与融俱,复拜议郎,再迁广汉太守,有政绩称。时阴氏宾客在郡界多犯吏禁,茂辄纠,无所回避。会洛阳令董宣纠湖阳公主,帝始怒收宣,既而赦之。茂喜宣刚正,欲令朝廷禁制贵戚,乃上书曰:"臣闻兴化致教,必由进善;康国宁人,莫大理恶。陛下圣德系兴,再隆大命,即位以来,四海晏然。诚宜夙兴夜寐,虽休勿休。然顷者贵戚椒房之家,数因恩势,犯吏禁,杀人不死,伤人不论。臣恐绳墨弃而不用,斧斤废而不举。近湖阳公主奴杀人西市,而与主共舆,出入宫省,逋罪积日,冤魂不报。洛阳令董宣,直道不顾,干主讨奸。陛下不先澄审,召欲加箠。当宣受怒之初,京师侧耳;及其蒙宥,天下拭目。今者,外戚骄逸,宾客放滥,宜敕有司案理奸罪,使执平之吏永申其用,以厌远近不缉之情。"光武纳之。

建武二十年,代戴涉为司徒,在职清俭匪懈。二十三年薨于位,时年七十二。赐东园梓棺,赙赠甚厚。

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以问主簿郭贺,贺离席庆曰:"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衮职有阙,君其补之。"旬月而茂征焉,乃辟贺为掾。(节选自《后汉书蔡茂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与融俱                      征:征召。

B茂辄纠                        案:案件。

C会洛阳令董宣纠湖阳公主        举:检举,揭发。

D犯吏禁                        干:触犯,冒犯。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

B.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

C.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

D.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茂凭借儒学在汉哀帝、平帝年间有着显耀的名声,在应对皇帝策问时陈述灾变,以优异的成绩被提升为议郎。

B.蔡茂为官刚正不阿。迁任广汉太守时,阴氏的门客在郡中多有触犯吏禁的,他毫不避讳,进行调查审理。之后还上书光武帝,劝其早起晚睡,要勤于治国。

C.蔡茂为人刚正,不畏权贵。在董宣因为湖阳公主一案被抓又被赦免一事上,他上书进谏,希望光武帝下令责成有关部门审理湖阳公主的罪行,以便让执法公正的官吏永远发挥作用,以平远近不服之情。

D.蔡茂在代替戴涉担任司徒一职时,在职任之上清廉俭朴,毫不懈怠。建武二十三年死于位上,死后享有皇帝赐予的荣耀——东园梓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闻兴化致教,必由进善;康国宁人,莫大理恶。(5分)

2)洛阳令董宣,直道不顾,干主讨奸。陛下不先澄审,召欲加箠。(5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只是一种看法。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动偏重直觉。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混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就漫无意义。

字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科学家的目的虽只在辨别真伪,他所得的结果却可效用于人类社会。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从实用的观点看,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然则我们又何必来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具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始不是一种缺乏。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疾病衰老的身体才没有口腹的饥渴。同理,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

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做诗、画画、奏乐呢?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这是单就人说,就物说呢,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时就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现出价值。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数千年前的《采采卷耳》和《孔雀东南飞》的作者还能在我们心里点燃很强烈的火焰,虽然在当时他们不过是大皇帝脚下的不知名的小百姓。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车书;曹孟德带八十万人马下江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这些惊心动魄的成败对于你有什么意义?对于我有什么意义?但是长城和《短歌行》对于我们还是很亲切的,还可以使我们心领神会这些骸骨不存的精神气魄。这几段墙在,这几句诗在,他们对于人永远是亲切的。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
1.下列关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同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是人们同时拥有的许多种看法中的一种。

B.美并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因为离开人的感知,所有事物都混然无别。

C.美的事物对人类社会是无用的,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

D.在审美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美是人的各种欲求中更高尚的企求。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美感的态度其最高目的分别是”“

B.人的美感的活动有些是无所为而为,美感的活动有时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

C.美的需要是人的精神上饥渴,没有这样饥渴的人或民族是不正常的。

D.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是因为在美感世界中事物能孤立靠本身现出价值。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人的许多方面的需要和其他动物是相同的但美是人异于其他动物的所特有的企求。

B.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人的活动的自由程度密切相关。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

C.历史上成功和失败虽会过去,但它们会与同时优秀的艺术作品不朽,永远是亲切的。

D.《孔雀东南飞》这样的艺术作品是真正不朽的,它们完全可以靠本身现出美的价值。

 

请以微澜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只写一件事,有细节描写;2.要至少有一处景物描写;3.800字以上。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