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

  

黄庭坚

失枕惊先起,人家半梦中。

闻鸡凭早晏,占斗辨西东。

辔湿知行露,衣单觉晓风。

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

【注释】

①失枕:失眠。

②凭:凭定,断定。

③早晏:早晚。

④占斗:占候,诗中指观察天文现象;斗:北斗星,古人依靠北斗星来指引方向。

⑤辔:驾牲口的噘子、缰绳。行露:指路旁的露水。

1.这首诗题为“早行”,诗中是如何体现“早行”的

2.这首诗中诗人的感情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周淙,字彦广,湖州长兴人。父需,以进士起家,官至左中奉大夫。淙幼警敏,力学,宣和间以父任为郎,历官至通判建康府。绍兴三十年,金渝盟,边事方兴,帅守难其选,士夫亦惮行。首命淙守滁阳,未赴,移楚州,又徙濠梁。淮、楚旧有并山水置寨自卫者,淙为立约束,结保伍。金主亮倾国犯边,民赖以全活者不可胜计。除直秘阁,再任。孝宗受禅,王师进取虹县,中原之民翕然来归,扶老携幼相属于道。淙计口给食,行者犒以牛酒,至者处以室庐,人人感悦。张浚视师,驻于都梁,见淙谋,辄称叹,且曰:“有急,公当与我俱死。”淙亦感激,至谓“头可断,身不可击”。浚入朝,悉陈其状,上嘉叹不已,进直徽猷阁,帅维扬。

会钱端礼以尚书宣谕淮东,复以淙荐,进直显谟阁。时两淮经践蹂,民多流亡,淙极力招辑,按堵①如故。劝民植桑柘,开屯田,上亦专以属淙,屡赐亲札。淙奉行益力,进直龙图阁,除两浙转运副使。未几,知临安府,上言:“自古风化必自近始。陛下躬履节俭,以示四方,而显贵奢靡不知革。”乃条上禁止十五事,上嘉纳之,降诏奖谕,赐金带。临安驻跸②岁久,居民日增,河 流湫隘③,舟楫病之,淙请疏浚。工毕,除秘阁修撰,进右文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以归。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十月卒,年六十。

(选自《宋史•周淙传》,有删改)

【注】

①按堵:安居。

②驻跸(bì):皇帝出行,途中停留暂住。

③湫(jiǎo)隘:低洼狭窄。

1.对下列句子中加框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渝盟,边事方兴              渝:改变,背叛

B.民赖以全活者不可胜计          全:保全

C.上亦专以属淙,屡赐亲札        属:任用

D.舟楫病之                      病:担忧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 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B.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C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D.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淙为政有方。金国人挑起边境战事,守帅选择的官员都不愿前往边境任职,周淙前往任职,他利用当地防守有利条件,组建保伍,使百姓得保平安。

B.周淙忠于国家。张浚视察部队时称赞周淙的谋略,并要周淙在危急时和自己一起赴难,周淙表达了准备牺牲的决心,张浚把情况汇报给皇帝,皇帝称赞周淙。

C.周淙深得上司和皇帝的信任。尚书钱端礼推荐过他;他鼓励百姓种植桑树、柘树,开垦屯田,皇帝赐给他亲笔书札;他上奏禁止十五件事,得到皇帝的奖赏。

D.周淙关心民生。两淮地区经战火破坏,很多百姓逃亡,他全力招纳安抚,百姓安居乐业;皇帝在临安暂住久了,居民日益增加,河流低洼狭窄,他请求疏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师进取虹县,中原之民翕然来归,扶老携幼相属于道。

(2)陛下躬履节俭,以示四方,而显贵奢靡不知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人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庭训等,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如果行诸文字,更是被许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拿来作为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中国家训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博、影响之深刻是世界各国文化所不具备的。

中国家训的“一条主线”就是“尊儒”。儒学倡导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非常符合历朝历代统治者的“胃口”。所以,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始终是儒学;毫无疑问,中国家训的思想主体也只能始终是“尊儒”。孔子就把开中国家训先河的周公尊为儒学奠基人,时时不忘把他当“圣人”来崇拜。在我们今天见到的所有家训中,他们谆谆告诫子孙的,几乎全都是儒家的人生理想、生活信条、处世哲学、审美情趣和为学方法等等。

中国家训的“三大主题”,包括“齐家治国之道”“为人处世之道”“读书治学之道”。

“齐家治国之道”,主要指的是“齐家治国”的理想。中国家训中,讲“齐家治国”人生理想与信念的随处可见,其中的帝王家训是一个亮点。周公辅政时教导侄子成王说:“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后来,这句家训成为诸多帝王教育后代的名训。因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一个特点,就是每次新朝建立时,开国之君都重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以家训教导子孙励精图治、不要贪图奢华生活,以免重蹈覆辙。自周至清,汉高祖刘邦的《手敕太子文》、汉武帝刘彻“尝而后知其甘苦”的家训、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与《诫皇属》、宋太祖赵匡胤“仁慈待人”的家训、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太祖宝训》、清圣祖康熙的《庭训格言》与《圣谕十六条》、清世宗雍正的《圣谕广训》、清高宗乾隆“以德遗后者昌,以奢遗后者亡”的家训……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踏下坚实脚印的帝王,都用家训要求和鼓励他们的后代致力于“奉公勤政,报国恤民”,正是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辉的家训,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和社会精英,也让他们实现了“齐 “为人处世之道”,主要指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其中讲得最多的是“孝道”“勤俭”“谦恭”和“助人”等。明学者姚舜牧在《药言》中说:“圣贤开口便说孝悌,孝悌是人之本,不孝不悌便不成人了。”蜀相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朱子家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颜氏家训》一开篇就概括性地阐述了著立家训的目的:“吾家风教,其基本内容无外乎要家人清白做人,自立自重,忠君爱国,宽柔慈厚。”《弟子规》在总叙中就写明:“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读书治学之道”,主要指的是“读书治学”的方法。其中“德才兼修”的方法最值得称道,它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训诫子弟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子弟入仕,而在更大程度上是通过训诫子弟读书教导子弟做人的道理,“修身”第一,“仕进”第二。教育家孔子对儿子孔鲤的家教就是这样,他教导儿子不仅要学“诗”,更要学“礼”,因为“不学诗无以言”,而“不学礼无以立”。另一个特点是把训诫子弟读书与立志联系起来,与“齐家治国”和“为人处世”融为一体。西汉文学家孔臧在《诫子书》中说:“人之进退,惟问其志。”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今天的中国,虽然已经演进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但如果要问我们还需不需要家训的精华,答案肯定是肯定的。

1.下列关于“家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家训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它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明确传达的对子孙后代的垂诫和训示,并对子孙后代产生了积极影响。

B.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家训中更重视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尊重,家训内容全部都是儒家的人生理想、生活信条、处世哲学、审美情趣和为学方法等等。

C.如果是行诸书面文字的家训,影响可能会更广更大,更是被许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拿来作为教育后辈的家庭教育读物。

D.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家训,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博、影响之深刻是世界各国文化所不具备的,在今天也是很有价值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家训的内容并不是庞杂无序的,贯穿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儒家思想观念,这也与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一致的。

B.中国历史上自周以后的历朝历代,都特别重视家训的训诫作用,有作为的帝王都用家训要求后代致力于“奉公勤政,报国恤民”。

C.“圣贤开口便说孝悌,孝悌是人之本”,是说“孝”与“悌”同等重要,它们不仅是为人处世之道,而且也是古代家训的主要内容。

D.“诗书继世长”中体现了古人对“读书治学”的看重,而在读书中又特别强调“德才兼修”,是要通过读书教导子弟做人的道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公是中国家训的开先河者,他又是儒学的奠基者,这说明了家训内容从源头上就与儒学思想观念有着紧密的关系。

B.古代家训中所说“读书治学之道”,更侧重于“读书治学”的方法,在读书方法中 更关心读书是为了修养品德和实现理想。

C.文章不仅解说了中国家训的主要内容,更是要传达在当今现代化建设中要不断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

D.中国古代家训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周代;内容丰富,涉及到立身处世等多方面,但它只是在官宦人家和读书人家流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人何尝不是呢!那些胸怀大志的人,沉重的责任感 时刻压在心头,砥砺人生的坚实脚步,从岁月和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了出来;而那些得过且过地空耗时光的人,像一个空水桶,往往一场人生的风雨便把他们彻底地打翻了。

要求选择合适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文学类文本阅读

不是时候

[俄罗斯] 叶夫根尼•格里什卡韦茨

①好像开关被打开一样,我醒来了。没有打激 灵,没有伸懒腰,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我只不过睁开了眼睛。准确地说是一只眼睛,另外一只紧紧地贴在枕头上。我还看见枕头的边沿,枕套的布料,它们离我睁开的那只眼睛很近很近。枕头被有点发蓝的微光笼罩。时间还早,又是冬天。本来天还是全黑的,只是在窗户上洒落有一缕平常的城市微蓝的晨光——它由白色的街灯和对面房屋以及我们这栋楼房的窗户里散发出昏黄的灯火混合而成。黄昏时它是令人 愉快的,而清晨让人无法忍受。我听见了很多声音。这是城市在喧嚣。住在我们这栋楼里的居民正在离开家出门,他们在去上班或者送小孩去什么地方:爬楼梯的脚步声,电梯的呼隆声,单元大门不断的开关声。我听见,院子里人们间歇不断和似乎很绝望、不顾一切反复地发动汽车的声音。

②我是如此希望重新回到梦里。我的意思并不是我做了什么美梦,而是我想睡去。多么想意志薄弱一次,给所有的人打个电话说,我病了,撒个大谎,并且把一切都取消。取消一切,最主要的是不起床,不开明亮的灯,不洗漱不剃须,不穿袜子以及其他一切,不出家门,不用把钥匙弄得哗啦响,不用把过道里的廊灯在出门前关掉,不用按电梯里的数字“1”,不用走到大街上和深吸第一口清晨寒冷的空气,不用坐到冰冷坚硬的汽车里,更不用去机场接马克斯。我的朋友马克斯,他现在正在飞抵这座城市,是不可能被取消的。

③可马克斯现在来得真不是时候。如此的不是时候,这种情况也只能发生在老朋友身上,他生活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你真诚地期盼着他来,而当他坐火车或者乘飞机到来时却永远不是时候。

④就两天,怎么忙也得挤出时间给他。意思是取消所有事情,无论是什么事情,准备好说很多话,大笑,喝酒,吃饭再喝酒,再说话。睡觉吗,当然几个昼夜都别想了。是的,这一切都很好……就是不是时候。绝对!尤其这一次……原因是我正陷入爱河,很深!非常非常深!这样的爱在我身上从来没有发生过!

⑤马克斯来得真不是时候!

⑥我开车去机场走了很长时间。雪很多。不是刚下的新鲜白雪,而是那种稀糊糊的很脏的雪。车也很多。我很慢地行驶在盘旋的环形路上。前面汽车刹车尾灯一会儿红了,一会儿灭了。我也不停地踩刹车。我一直觉得,好像左车道的车行驶快很多。右车道爬行着大卡车,所有的都很脏,溅有一身的泥雪。我听着收音机。

⑦收音机里不停地交替播放着音乐和新闻。有一条新闻说,有一架飞机发生了空难。我立刻把音量开大。机上所有的旅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说空难的原因当然还早,不排除恐怖袭击。我立刻想到马克斯。只是一下子漏听了飞机发生空难的地点。啊,原来是巴基斯坦。我的心理有一丝遗憾滑过。旋即我便为此骂了一句自己。但骂的那样不真诚,没有火气,没有天分。

⑧如果这真的是马克斯乘的那架飞机,那该是多么可怕。见鬼,这太可怕了。

⑨然而,我却会有一个作为不幸者的真正借口,而我一定会真诚地表现出不幸,如果这是马克斯的那班飞机。为此我可以很好地喝上一个礼拜,跑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或者当着所有人的面,而所 有人都会对我表示同情。最重要的是,我可以打电话给她,现在,马上!对她说,在这起她当然已经听说的,也就是现在大家都在议论的,空难中,我的最好老友,如果诚实到底,也就是我唯一的朋友,不幸遇难。他死了,而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需要马上见到她。可是,马克斯没有遇难,他正飞抵这座城市。他再一次让我难堪。

(节选自长篇小说《衬衫》有删改)

1.小说前两段表现了“我”清晨醒来时怎样的一种情绪?作品是如何表现的?

2.请解释画线句在文中的含意。

3.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请探究这篇小说的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

①要欲:好像。

②了自:已经明了。

1.从“了自不相顾”一句可知,诗人大概已推知友人不会来看望自己了,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作出此判断的理由。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 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①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 “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注:①司马穰苴,齐国的军事家。

(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节选)

1.对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人或恶吴起              恶:诽谤。

B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轻视看不起

C鲁君疑之,谢吴起          劝戒

D子卒也, 而将军自吮其疽    士兵

2.以下吴起的行为与某些鲁人认为他“贪名猜忍”全相符合的一项是

妻以求将

②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

③其母死,起终不归

④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⑤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

⑥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②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起与士卒同甘共苦,但有的士卒的母亲认为这是吴起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

B吴起抱定“不为卿相不复入卫”的旦旦信誓连自己的母亲过世了也“终不归”。

C有人认为吴起“贪名猜忍”,学兵法事鲁君会给鲁国带来灾难建议鲁君弃用吴起,鲁君听信了谏言。

D吴起身为军事将领,好用兵,善用兵,他率领军队攻打齐国和秦国都取得过辉煌战功。

4.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2)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3)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名句默写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2)亦以明死生之大,                  

(3) 吾所以为此者,                                    

(4)居安思危,                                   

(5)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6)                                ,吾羞,不忍为之下。

(7)                                    ,师不必贤于弟子。

(8)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对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父母之遗体行      (危险)

B.我戈矛,从王于师    (整治)

C.向也使委骨于草莽    (交付)

D然微以自于君亲      (写文章献给)

 

下列加横线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予自不得脱        何不改乎此

B夜则兵围所寓所    翌日,资政殿学士行

C.使遇哨,无不死    秦王酒,终不 能加胜于赵

D.然以自文于君亲    斯人,吾谁与归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B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C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敛赀财以送其行

D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②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③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④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为”字也相同

B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为”字相同

C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为”字不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为”字也不同

 

假如你在下列不同场合里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请你帮忙出黑板报,你说:“马上学业考试了,没空!”

B.你在教室拖地,碰到同学的鞋子,你说:“对不起,没有弄脏吧?”

C.同学要求你为某事保密,你说:“我向来一言九鼎,你放心!”

D.校团委书记请你主持元旦文艺晚会,你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下列标语与所张贴的场所协调、一致的是(    

A.考场门口失败乃成功之母

B.火葬场门口把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C.医院门口宾至如归

D.婚姻介绍所门口与人作对

 

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                            ,朗读时要根据需要恰当地选用这些方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①常用的表现方法有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和体态语等

②此外,还要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容

③朗读首先要读准字音,理解作品中词语、句子的含义

④其次要准确把握作品的背景、主旨,弄懂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基调

A.①④③②          B.③④②①

C.③②④①          D.①④②③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却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了解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一些事情。

B.连续几个春节期间的暖冬效应,让我们徜徉在四季不分的温顺的阳光底下,逐渐学会了安逸和本能抗寒能力的退化。

C.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矿泉水、方便面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发烧等症状。

D.要顺利完成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                 和最受诬蔑的人。

②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③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          不出来。 

A忌妒    点缀     考查

B忌恨    点破   考查

C忌恨    点破     考察

D忌妒    点缀   考察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是富于感情的人,无论是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还是在周游列国的旅途中,他的喜怒哀乐都溢于言表。

B.中国古代的称谓语丰富多样,名目繁杂,有谦称、敬称、雅称、俗称、婉称、绰号等等,可谓琳琅满目

C.《红楼梦》的语言,形成了生动形象、准确精炼、流畅自然的特点,是汉语运用到炉火纯青程度的典范。

D.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发现,这样的领域很多,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个流浪汉在街边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破产,无家可归,很饥饿,求帮助”。

一位先生上前说:我可以给你们一份工作。流浪汉拒绝了。

于是,这位先生也举了一块牌子,站在他们身后,牌子上面写着:“我给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但他们拒绝了。”

流浪汉很尴尬,想要换个地方,这位先生又跟了过去……

如何看待这件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图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会徽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字

 

 

根据上下文内容补写空缺的句子每句不超过12个字

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浮躁,是因为我们的心浮躁;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平庸,是因为我们的心平庸。 其实                       ,我们的生活就会不一样。你可以抱怨世界不公平、基因不够好,家庭条件、教育体系、老师、就业市场甚至当地政府,都不如人意。但这无济于事,我们生活在不同环境下,②               。但可以选择的是,③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萤火虫特有的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             ,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玉米新品系。

A.萤火虫的基因不但可以被用束检测癌细胞

B.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

C.癌细胞不但可以通过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出来

D.人们是可以将萤火虫的基因用来检测癌细胞的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积淀在抗战老兵身土的赤子情怀,将助推整个中华民族走向共圆“中国梦”的未来。我们向他们致敬,不仅是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传承他们为民族尽忠义的担当。

B.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能否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将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与成功。对此,必须培育青少年理性、健康、绿色的科学消费观念。

C.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需求侧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驱动取得的,今后的经济增长必须转向供给侧的“三大发动机”——改革、转型、创新来驱动。

D.《澳门风云3》是中国博纳影业出品的剧情电影,该片讲述莫愁跳飞机“自杀”后,对她痴情一片的军火商易天行布局追杀石一坚,高菲与刀仔、小马携手石一坚联合抗敌。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易中天独辟蹊径,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妙说”历史,将一段平常的史料讲得         ,既像评书,又像电影剪辑。

②来自马来西亚的莎拉瓦蒂利用头巾和彩妆,模仿动漫或迪斯尼卡通人物造型,      ,她拍下照片上传到社交网络,也因此迅速走红。

③这些画里的虾之所以           ,是因为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其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A.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B.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C.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D.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

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19岁,穿着短裤去办护照,办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了我的 命运”

华罗庚是初中生,是他让在清华算学系任职,又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爱护尽”。

那是战乱烽火时代,但后来的重要科学发展所依仗的这些人,是他在那时满地焦土上栽下的桃李。

----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

他生在上海,父亲是旧式文人,让他从小读经史子集。他幼年已经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对跟朋友之间“因小故而致割席”之事也写在笔下:“一时之忿,至今思之,犹有隐痛。”

他讷于言,但一生都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

1915年,他在清华上学的时候,成立清华校史上的第一个学生团体――科学会。1918,他留学美国,后来在哈佛读博士,导师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布里奇曼。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用X射线短波极限法精确测定基本作用量子h值。实验结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和《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h值。这一数值被国际物理 学界沿用达16年之久。这一年他23岁。

他27岁回国,于清华执教,执教之严也是出名的,他的课给李政道的分数只是83。他允许这学生不听自己的课“因为你看的参考书比我的更高明”,但是“你的实验做的不认真,要扣去25分”。

他去世后多年,亲人发现他一直留着当年的那三张答卷,写在泛黄的昆明土纸上。

他是清华物理系主任,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相当于要放弃了自己的专业研究来作行政的工作。因为他把聘任第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列为头等大事。从1926年到1937年,他先后为物理系和理学院聘来了熊庆来、吴有训、萨本栋、张子高、黄子卿、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等一批学者。

吴有训还只不过是刚到校的普通教师,资历年纪都不如他,他把吴有训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1934年,他引荐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物理系主任一职。四年后,他力主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理学院院长一职,那时他正当盛年。

冯秉铨毕业的时候,他对他们说:“我教书不好,对不住你们。可是有一点对得住你们的就是,我请来教你们的先生个个都比我强。”

他在1929年又组建了清华理学院,其中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地学6系。

他说凡是出人才的地方,必然是科学文化最盛行、科学土壤最肥沃、科学气氛最浓厚之地。比如欧洲的哥廷根、慕尼黑和美国的芝加哥等。

中国科学研究停滞数千年,第一次有了这滚热得烫手的雄心:"除造就科学致用人才外,尚谋树立一研究科学之中心,以求中国之学术独立。"

1929年,他在一篇叫《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章里说“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宜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 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学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

他终身未娶,唯与学生亲厚,当中有一人叫熊大缜。

1938年,熊突然对他说要去冀中抗日。

他明知这学生在河北没有依靠相熟的人,又没有政治经验,但是国难当头,他只能送他去,熊走后,他曾“约有十余天,神思郁郁,心绪茫然,每日只能静坐室中,读些英文小说,自求镇定下来。”

他唯一能安慰的一点,是他能够帮着自己的学生在后方搜购一些雷管,炸药等军用物资,

看这书时,我才知道,曾经炸碎日军机车车头的TNT药性地雷,是来自熊所在的“技术研究社”的制造,而不是我们小时看的电影《地雷战》中由农民土法制成。

建国后他仍然当过一段清华的一把手,一直到1951年。

八十年过去了,他在空白处栽种的一切,让我这样的后代得以生活在一个浓荫蔽头的世界上,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叶企孙先 生的存在。

(摘编自《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相关链接]

①1992年5月,叶企孙的老学生和老同事185人捐赠了几万元,成立“叶企孙奖”基金,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1992年,海内外127位知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呼吁为叶企孙建立铜像,1995年在清华大学校园,一代名师叶企孙的铜像立了起来。

②晚年,叶企孙还作了许多科学史的研究,他的一些科学史研究论文迄今还是研究科学史的样板。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叶企孙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学习经史子集,以君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始终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

B.在那战乱烽火时代,叶企孙先生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人才,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他独到的眼光与开阔的胸襟。

C担任清华物理系主任期间,叶企孙先生把刚到校教书,资历年纪都不如他的普通 教师吴有训的工资定得比自己还高,后来又力主吴有训接替自己的理学院院长一职,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

D.抗战期间自己的得意门生熊大填投身革命队伍,叶企孙先生积极支持他报效祖国的行动。他还想方设法在后方搜购军用物资,师生同心协力为反抗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贡献。

E.文章开头就说我们“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中间部分又说到“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最后写到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叶企孙先生的存在”,旨在体现叶企孙先生默默 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

2.文章记述的是叶企孙先生,作者却从李政道、华罗庚说起,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

3.叶企孙先生的铜像终于矗立在清华校园里,表明后人对先生的敬仰和纪念。请结合材料,谈谈先生为人有哪些值得敬仰和纪念的珍贵品质。

4.在《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文中,先生说“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张爱玲

禄兴衔着旱烟管叉着腰站在门口。雨才停 屋顶上的湿茅草亮晶晶地在滴水地下高高低低的黄泥潭子汪着绿水。禄兴在板门上磕了磕烟灰 紧了一紧束腰的带子 向牛栏走去。牛栏里面积灰尘的空水槽寂寞地躺着 上面铺了一层纸晒着干菜。角落里 干草屑还存在。栅栏有一面磨擦得发白那是从前牛吃饱了草颈项发痒时磨的。禄兴轻轻地把手放在磨坏的栅栏上一缕辛酸慢慢堵住咽喉 泪水泛满了眼睛。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禄兴娘子已经立在他身后 也直瞪瞪望着空的牛栏 头发被风吹得稀乱下巴颏微微发抖 泪珠在眼里乱转。他不响她也不响 然而各人心里的话大家看得雪亮。瘦怯怯的小鸡在狗尾草窝里簌簌踏过四下里静得很。

“到底打定主意怎样?”她兜起蓝围裙来揩眼。

“不怎样。

“眼见要立春了 家家牵了牛上田我们的牛呢?”

“明天我找蒋天贵去。

“天贵娘子当众说过的要借牛 先付租钱。

他垂下眼弯腰把小鸡捉在手中“不 不!”她激动地喊着已领会到他无言的暗示了用惊惶和恳求的眼色看着他“这一次我无论如何不答应先是我那牛活活给人牵去 又是银簪子又轮到小鸡了! 我问你 小鸡是谁忍冻忍饿省下钱来买的?”她把蓝围裙蒙着脸哭了起来。

“闹着借牛的是你 舍不得鸡的也是你!”禄兴背过脸去吸烟。到底借牛是正事 不耕田难道活等饿死吗? 她懂得的。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茅屋烟囱口上把湿茅草照成一片清冷的白色 烟囱上正蓬蓬地冒着炊烟熏得月色迷迷蒙蒙 鸡已经关进笼里低低地、 咯咯地叫着。

后天早上鸡没有叫 禄兴娘子起身把灶上点了火禄兴跟着起身 吃了一顿热气蓬蓬的煨南瓜把红布缚了几只鸡的脚 倒提在手里兴兴头头向蒋家走去。

黎明的天上才漏出美丽的雨过天青色 树枝才喷绿芽 露珠亮晶晶地 一个个牵了牛扛了锄头的农人唱着歌经过它们。蒋家的牛是一只雄伟漂亮的黑水牛 温柔的大眼睛在两只壮健的牛角的阴影下斜瞟着陌生的禄兴 在禄兴的眼里 它是一个极尊贵的王子 值得牺牲十只鸡虽然它颈项上的皮被轭圈磨得稀烂。他俨然感到自己是王子的护卫统领一种新的喜悦和骄傲充塞了他的心一路上高声吹着口哨。

到目的地时放牛的孩子再三叮咛他 又立在一边监视他为牛架上犁耙 然后离开。他开始赶牛然而 牛似乎有意开玩笑才走了三步便身子一沉 伏在地上不肯起来 任凭他用尽了种种手段只在那粗牛角的阴影下狡猾地斜睨着他。太阳光热热地照在他棉袄上他浑身都出了汗。远处的田埂上 农人顺利地赶着牛唱着歌 在他的焦躁的心头掠过时都带有一种讥嘲的滋味。

“杂种畜牲! 单单欺负你老子!”他焦躁地骂 刷地抽了它一鞭子。“你¬——你杂种的畜牲还敢欺负你老子不敢?”

牛的瞳仁突然放大了翻着眼望他 鼻孔涨大了 嘘嘘地吐着气 慢慢地、 威严地站了起来禄兴迅速地嗅着了空气中的危机。一种剧烈的恐怖的阴影突然落到他的心头 他一斜身躲过那两只向他冲来的巨角 很快地躺下地去和身一滚 骨碌碌直滚下斜坡的田陇去。一面滚一面听见那涨大的牛鼻孔里咻咻的喘息声 觉得那一双狰狞的大眼睛越逼越近越近越大——和车轮一样大 后来他觉得一阵刀刺似的剧痛 又咸又腥的血流进口腔里去——他失去了知觉耳边似乎远远地听见牛的咻咻声和众人的喧嚷声。

又是一个黄昏的时候禄兴娘子披麻戴孝 送着一个两人抬的黑棺材出门。她再三把脸贴在冰凉的棺材板上用她披散的乱发揉擦着半干的封漆。那柔驯的棕色大眼睛里面塞满了眼泪她用打颤的声音说“先是……先是我那牛活活给牵走了……银簪子……陪嫁的亮晶晶的银簪子……接着是我的鸡……还有你……还有你也给人抬去了……”她哭得打噎——她觉得一生中遇到的可恋的东西都长了翅膀在凉润的晚风中渐渐地飞去。

黄黄的月亮斜挂在烟囱 被炊烟薰得迷迷濛濛 牵牛花在乱坟堆里张开粉紫的小喇叭狗尾草簌簌地摇着栗色的穗子。展开在禄兴娘子前面的是漫漫的长夜——缺少了吱吱咯咯的鸡声和禄兴的高大的在灯前晃来晃去的影子的晚上该是多么寂寞的晚上呵!(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这篇小说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暗示禄兴家以前有过牛,展示出禄兴家没有了牛后的贫困窘迫,也为后文禄兴去借牛做了铺垫。

B小说很注重细节描写,禄兴在空空的牛栏里,“抚摸着粗糙的木头,鼻梁上一缕辛酸味慢慢向上爬”,只是为了表现禄兴对已经被牵走的牛的深厚感情。

C禄兴娘子的形象很饱满。她勤劳坚忍,与丈夫辛苦持家,却过着极为艰难的生活,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

D禄兴虽然对蒋家的牛很是喜欢,以为“它是一个极尊贵的王子”,但终因它不是自家的牛而鞭打、激怒了它,导致悲剧的发生。

E小说使用了留白艺术,比如对于禄兴死亡的具体场景,作品没有做一点点的描绘,却能让人联想起当时的血腥画面。

2.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禄兴娘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

3.小说为什么两次提及农人牵牛唱歌的情景?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有人说,张爱玲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苍凉”的世界。请结合小说的内容探究“苍凉”的具体内涵。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                      

(2)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3)《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感慨同病相怜,唱出了“                                           ”的心声。

(4)《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惆怅苦痛,表明当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诗句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

孤雁儿 世人作梅诗①

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①北宋朝廷南迁后,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移官湖州途中不幸病故,这首词即为悼亡之作。

1.上篇“沈香断续玉炉寒”中的“玉炉”因何而“寒”?“寒”字有何深意?

2.“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表达了此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圣益圣/愚益 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下列选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说》的作者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师说》的“说”是一种文体,但与《捕蛇者说》不一样,它不是说理辨析类文章。

B.《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其中的“士大夫”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C.到清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D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大学和小学两种。大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3.下面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 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指由记录本民族语言而创制的文字系统)。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是汉字的萌芽阶段,甲骨文将“图符”改造整合而成最早的文字系统,随后商周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这些古文字,其构形基本上是“图绘式”的,大部分构形能与单字(词)所指的事物形态相联系,而构形所用的“线”,是为“图绘”而设的,故而粗细均匀。由图绘意识而形成的文字审美标准,亦以整齐、均衡、图案化为旨趣。到了秦汉之际,隶书的出现使汉字由“线条”走向“笔划”,由象形性转向符号性,“图绘意识”逐渐转变为“书写意识”。书写的感觉逐渐培养出一种新的审美习惯,人们不再在意“图绘”的完美,而留意于“笔划”带来的点、线、面的变化,体验着“书写”带来的轻重疾徐的节奏动感之美。当然,构形之美仍然是被关注的重要成分,只是从具象转向了抽象。

汉字的抽象化第一次让书写有了写“意”的可能性,可以摆脱文字交际的负担而具有了抒情、审美的功能。笔划、笔顺带来的是与书法息息相关的笔法、笔势,这是书法艺术形成的基础。由篆到隶的古、今文字转变时期,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孕育期。隶书是对篆书的简化、解散和“放纵”;篆书相对于隶书乃有构形的严谨和图案化。

汉字发展到汉末魏晋,各种字体都已形成,加上大量的书写实践,汉字能够提供给书法艺术的造型元素已经相当丰富了,动、静各体均有。然而,将书法艺术推向更深更高一步的,是出于两个因素:一是纸的大量应用。原来书契之材料,以竹、木、帛为主,帛物希价昂不易普及,竹木虽取之便宜,但因要成“册”(策),故必须成狭长之“简”,在简策上书字,必受形制局限而笔划不得伸展,帛受之影响也常常划以竖格或直接写成扁方之字,马王堆汉墓帛书可为证。此时,隶、章草之“笔划”已形成,在少数面积较大的“牍”上已可见放逸之笔,但终不自由。东汉至魏晋,制纸技术渐趋进步,当时一般官吏和民间已大量使用。没有纸,书写时“纵横驰骋”是不可想象的。及至晋人之行草书札传世,都折射了纸的运用对于“书写”的进一步解放并藉此扩展了书法抒情达意的功能。二是汉末魏晋,连年战争,世道混乱,人常有朝不保夕之感,即使门阀士族亦有生命短促之叹。汉代空前兴盛丰硕的哲学、艺术成就的继承者——魏晋士人,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常常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事实上,当时文人已经领略到生命就是一个时间段中对于“存在”的体验,所以,魏晋时凡文章、辞赋、诗歌,多有深沉幽旷之意,悲凉浩荡之气。“书写”乃文人日常之行为。敏锐的、具有艺术气质的文人,能从“书写”中领略到生命的律动与稍纵即逝,视每个字、每一笔划为生命与情感状态的记录。这种“书写”能够 精微地将隐秘的心理活动忠实地记录下来,甚乎绘画与诗歌。无疑,这正是书法作为“艺术”的真 正价值。

书法其实没有“古、今”,书法即为最“现代”的艺术;反之,以因袭为能事,书法只是过去的艺术、死亡的艺术。真正的书法艺术,在于以书法直抒胸臆、致力于艺术表现的观念和实践。

(节选自《书法:写意抒情方称美》,任平)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至今使用的汉字是记录本民族语言而创制的自源文字,经历了一个从从线条式的图绘到笔划式的书写的漫长的发展过程。

B.商周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秦代小篆的审美标准是整齐、均衡、图案化,其文字图绘线条构形都与文字所表示的实物形态相关联。

C.由线条走向笔划的最早汉字是隶书,此时,人们留意笔划带来的点、线、面的变化,感受书写过程中带来的节奏动态之美。

D.从具有严谨构形和图案化的篆书向相对简化、解放和“放纵”的隶书的转变,已开始孕育具有抒情审美功能的中国书法艺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字抽象化才有可能第一次让书写具有了写“意”的功能,摆脱了汉字交际的负担而具有了 抒情和审美的特征。

B.从马王推汉墓出土的帛书可以看出,在帛上书写文字常常要划以竖格或直接写成扁方之字,使书写收到了很大约束。

C.魏晋作品大多有深沉幽旷之意,悲凉浩荡之气,因为当时文人已领略到生命就是一个时间段中对于“存在”的体验。

D.书法没有古今之分,只要致力于书法艺术表现的理念和实践,重视以书法直抒胸臆,就达到了真正的书法艺术的境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写意识形成之后,书写的感觉逐渐培养出一种新的审美习惯,但人们仍十分关注汉字由具象转向抽象的构形之美。

B.魏晋时期造纸技术渐趋进步,书写才得以纵横驰骋、自由洒脱,晋人的行草书得以札传世,并扩展了书法抒情达意的功能。

C.魏晋文人从书写中领略到生命的律动和稍纵即逝,认为书写和绘画诗歌一样能够精微地将隐秘的心理活动忠实地记录下来。

D.如果一个书法家把因袭为能事,书法只是过去的艺术、死亡的艺术,同时这也否定了书法是最为“现代”的艺术的观点。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