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本词的上阕哪句话用的最好,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作分析。

2.试比较“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与杨柳《雨霖铃》中的“今肖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在艺术手法和抒发情感上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天下之,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

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曾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是谓之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崩。

    何谓瓦解?曰: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

由此观之,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有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况三晋之君或存乎?天下虽未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不得旋踵而身为禽矣,吴、楚、齐、赵是也,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哉?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贤主之所留意而深察也。

近者关东五谷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则民且有不安其处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故贤主独观万化之原,明于安危之机,修之庙堂之上,而销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诚以天下为,则汤、武之名不难侔,而成、康之俗可复兴也。此二体者立,然后处尊安之实,扬名广誉于当世,亲天下而服四夷,余恩遗德为数世隆,南面负扆摄袂而揖王公,此天子之所服也。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释】

吴、楚、齐、赵之兵:指汉景帝三年(前154)吴楚七国之乱。

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其时天下安定,百姓富足。

负扆(yǐ):背对屏风。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之                      患: 忧患

B.俗已乱而政不修                修:修理

C.虽有布衣穷处之士              布衣:平民百姓

D.诚以天下为                  务:职责

2.下列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

B.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

C.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

D.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丞相,是封建社会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B.皇帝的称号有:庙号、年号、谥号等。

C.先秦时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者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

D.布衣即平民,古代富人穿丝,平民穿麻布,所以称“布衣”,布衣之交指的是显贵者与显贵者之间交往的友谊。

4.翻译下列句子

(1)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汲取营养,先后融合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强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外来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鲁迅在谈到文学创作的规律时曾说:“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其实,吸取外来成分以使自身获得新的生机,并不限于文学领域,而是整个文化发展史的通则。

梁启超说中外文化每一次大交汇在晋唐间,这是粗略言之。事实上,这次文化交汇,应当追溯到汉代。如果说,秦以前是中国本土文化起源与发展期,那么,从汉代开始,便进入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期。所谓外来文化,先是西域(即中亚和西亚)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文化。不过,后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要深刻得多。

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佛教哲学是一种宗教唯心主义,但其思辨之繁富与巧密超过中国传统儒学心及魏晋时期浒的玄学。因此,佛教的系统传入,对中国哲学以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了巨大的启迪作用。当然,中国人对于佛教哲学并非不加改造地照搬,而是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把中国传统哲学中诸如孟轲、庄周等人的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相继崛起于隋唐时期的禅宗、天台宗、化严宗、净土宗,便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宋、明时期,新新儒学又从佛学中汲取养料,使之与易、老、庄三玄相糅合。如程颢、程颐宣扬的“理”,即来自佛教的“真如佛性”,不过赋予了更多的封建伦理道德意蕴。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也有若干内容采自佛教禅宗和华严宗的思辨。传统儒学与外来佛学相摩 相荡,终于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这是文化交流史上创造性的转化的一个范例。这一范例形象地提示了文化史上的一个普遍规律;文化交流,决非单向的文化移植,而是一个文化综合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均发生变迁,从中产生出具备双方文化要素的新的文化组合。在改造了的儒学与发行了的佛学相糅合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宁明理学,正是这样一个新的文化组合。

中国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而且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又延伸出其他文化系统。8世纪至10世纪,印度佛教开始衰微,13世纪回教入侵,印度佛教文化遭到毁灭。然而,正是在七八世纪,佛教在中国长足发展。大量的佛教译着和论著输出到东北亚、东南亚。日本曾出版《大正藏》,意在网罗中外所有佛教著作。这部巨型书籍有23900多卷,其中大部分为中国学都所译或所著。这一“输入——吸收——输出”的文化流动,显示出中国文化系统的强劲生命力。

(节选自《中国文化概论》)

1.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能够在内部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

B中国文化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通过吸取外来文化,从而使自身获得新的生机。

C中国文化能够使外来文化系统从中汲取营养,因此,外来文化的发展一定离不开中国文化。

D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其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综合创新的过程。

2.下列是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外来文化中,不管是西域文化还是南亚次大陆文化,它们都对中国文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B 明理学的产生过程表明,只要主体文化或客体文化任意一者发生变迁,就能为新的文化组合的出现提供基础。

C中国人对于佛教哲学不加以待地照搬,把中国传统哲学中诸如孟轲、庄周等人的思想融入佛教后,就便得佛学本土化。

D禅宗、天召宗、华严宗、净土宗相继崛起于唐、宋以后,它们成了中国化的佛学宗派。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闫立本、李思训等画家吸收佛用金银加强色彩效果的手法,金碧山水画。这一过程也是不同文化融合创新的体现。

B中国文化系统吸收并发行了印度的佛教哲学,让遭到毁灭的佛教文化得以在中国延续并且发展壮大,这就是文化流动“输入——输出”的体现。

C整个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同文化只有不断地交流融合,才能有所创新。

D任何一种文化系统,当其能接受、吸收、发行别系文化,并且能将其营养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时,才显示出其强劲的生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人们不去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明媚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

请以“明媚的角落”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下面一段文字是从哪五个方面来介绍“H7N9型禽流感”的?请用五个短语简要概括。不超过20字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经调查,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被该病毒感染者均在早期出现发热、咳嗽、少痰、肌肉酸痛等症状;后期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度以上死亡率较高。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均未发现流感样症状。

 

根据画线语句的内容和形式在横线上填上两个句子要求前后内容对照句式基本整齐。

你如果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                                                _;你如果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细雨探花瑶

冯骥才

不管雨里的山路多湿滑老后还是紧抓着我的手往山上拉恨不得一下子把我拉到山顶拉进那个花团锦簇的瑶乡。这个瑶乡有个可以入诗的名字:花瑶。

老后是人们对他的昵称。他本名叫刘启后是一位从摄影行当跨越到民间文化保护领域的殉道者。为了不让被声光化电包围着的现代社会忘掉这个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原生态的部落二十多年来他从几百里以外的长沙奔波到这里来来回回已经两百多次了有八九个春节是在瑶寨里度过的家中存折里的钱早叫他折腾光了。也许世人并不知道老后是何许人但居住在这虎形山上的六千多花瑶人却都识得这个背着相机、又矮又壮、满头花发的汉族汉子,而且没人把他当作外乡人。花瑶人还知道他们的“呜哇山歌”和“桃花刺绣”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后是有功之臣,他多年收集到的大量的花瑶民歌和桃花图案派上了大用场!

这时音乐声与歌声随着霏霏细雨忽然从天而降。抬头望去面前屏障似的山坡上参天的古树下站满了头戴火红和金黄相间的圆帽、身穿五彩花裙的花瑶女子。跟着是山歌、拦门酒、又硬又香的腊肉混在一大片笑脸中间热烘烘冲了上来。而此刻老后已经不在前边拉我而是跑到我身后推我他不替我挡酒挡肉,反倒帮着那些花瑶女子拿酒灌我。

在村口一个头缠花格布的老人倚树而立这棵树至少得三个人手拉手才能抱过来。树干雄劲挺直树冠如巨伞树皮经雨一浇黑亮似钢。站在树前的老人显然是在迎候我们。老后对我说:“这老爷子是老村长。大炼钢铁时上边要到这儿来伐古树。老村长就召集全寨山民每棵树前站一个人。老村长喊道:‘要砍树就先砍我!’这样成百上千年的古树便被保了下来。”如今这些拔地百尺的大树愈发葱茏和雄劲好似守护着瑶乡。

待入村中渐渐天晚该吃瑶家饭了。花瑶姑娘又来唱着歌劝酒劝吃了。她们的歌真是太好听了。听了这么好听的歌,不叫你喝酒你自己也会喝。老后更是这欢乐的激情的参与者。他又唱歌又喝酒又吃肉。一时他酒兴高涨,就差跳到桌上去了。

然而真正的高潮还是在饭后。天黑下来小雨住了。在古树下边那块空地——实际是山间一块高高的平台上燃起篝火载歌载舞这便是花瑶对来客表达热情的古老的仪式了。

亲耳听到了他们来自远古的呜哇山歌了亲眼瞧见他们鸟飞蝶舞般的咚咚舞、“桃花裙”和“米酒甜”了还有那天籁般的八音锣鼓。只有在这大山空阔的深谷里,在回荡着竹林气息的湿漉漉的山里,在山民有血有肉的生活中,才领略到他们文化真正的“原生态”。其他都是一种商业表演和文化作秀。人们在秋收后跳起庆丰收的舞蹈时心中按捺不住的喜悦心情和驱邪的愿望是舞蹈的灵魂;如果把这些搬到大都市的舞台上原发的舞蹈灵魂没了一切的动作和表情都不过是作“丰收秀”而已都只是自己在模仿自己。

今天有两拨人也是第一次来到花瑶的寨子里。他们不是客人而是隆回一带草根的“文化人”。一拨人是几个来演“七江炭花舞”的老人。还有一拨人是梅山教的巫师他们只表演一些武术和硬软气功,就已显出个个身手不凡,称得上民间的奇人或异人。

花瑶的篝火晚会在深夜结束。

如果每一种遗产都有一个“老后”这样的人守着那该多好!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删改

1.在第四段中作者写村口一棵古老的大树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2.第七段中的画线部分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分析。

3.老后和作者是挚友为什么进瑶乡时老后不帮作者反倒帮着那些花瑶女子?

4.文章结尾说:“如果每一种遗产都有一个‘老后’这样的人守着那该多好!”请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所包含的丰富意蕴。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虞世南

緌﹙rúi﹚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緌﹙rúi﹚:帽子上或旗杆顶上的缨子。

这首五绝是虞世南写的一首咏蝉的小诗很为后人称道。诗人别有会心认为蝉声远传并非借助秋风的传送,“居高”自能致远。全诗运用           的艺术手法以蝉自况表达出           之情。

 

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3剑阁峥嵘而崔嵬,                     

4画图省识春风面          

5           蓝田日暖玉生烟。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而闻者。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饮黄泉用心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少许少量少部分

B.而闻者          彰:清楚

C.声非加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D.江河          绝:横渡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假舟楫者非能也”中“水”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食埃土饮黄泉

B.范增数项王

C.用心

D.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同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

B.然力足以至

C.积水成渊蛟龙生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4.下列各句中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一文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子的作品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B.选文的第一段从学习的作用方面来谈强调了“善假于物”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利用外物可以极大提高做事的功效。

C.选文的第二段讲学习方法指出学习应该专一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学有所成可积累在学习中意义不大。

D.《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前313-前238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从传统意义上看艺术消费只存在于上层社会文化中为少数精英阶层所独占具有明显的阶层特点。在现代背景下艺术消费则呈现出一种大众文化趋向。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后的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信息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文化具有了标准化、商业化的特点。这种文化形态也迅速蔓延到艺术消费中并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形式现代电影、电视得到普及便是证明。

当今画廊业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倾向。画廊曾一度是贵族阶层赏玩绘画的沙龙为上层社会所独享而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也反映了贵族阶层的旨趣。随着平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画家对于现实的关怀沙龙的形式已经跟不上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各种类型的画廊便应运而生了。如今,画廊也成为一些城市人们日常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对于他们来说,去画廊参观展览与去电影院一样平常,画廊已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在当今强大的大众文化形态影响下,画廊营造了更多层次的空间,让观众在互联网上就可以欣赏、购买到自己满意的作品,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中国的艺术消费比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滞后,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蔓延艺术消费逐渐在商业化、世俗化浪潮中兴起大众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当今中国大众文化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和美学趣味,并在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强力支持下占有了文化市场中的最大份额,从今天电影大片的热映以及年轻人对偶像的狂热就可以看到大众文化对艺术消费的影响有多大。精英艺术、高雅艺术虽然与大众艺术并存,但在现代中国,大众文化俨然成为艺术消费的主角。许多人不愿意去看歌剧、舞剧、音乐会却热衷于去看流行音乐歌手的演唱会;许多人不愿意去看免费的画展却对时尚杂志、网络游戏乐此不疲。是什么造成了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文化艺术素养的积淀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文化商人为适应大众消费心理需求,借助传媒进行商业化运作。

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把艺术从高不可攀的神圣殿堂拉到普通大众的面前对艺术的普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当艺术消费沦为大众文化消费的简单形式就会由此带来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会使得艺术的审美、认知、批判等功能淡化甚至消解。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大众文化”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众文化是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后的欧洲发达国家的一种文化形态。

B.20世纪60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步入消费社会阶段导致大众文化相应地发展到成熟阶段。

C自20世纪末以来大众文化具有了标准化、商业化的特点这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信息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

D.大众文化迅速蔓延到艺术消费中并成为艺术消费的重要形式所以现代电影、电视得到了普及。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画廊曾一度是贵族阶层赏玩绘画的沙龙为上层社会所独享而贵族阶层的旨趣反映了评价绘画艺术性的标准。

B.随着平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画家对现实的关怀赏玩绘画的形式已经跟不上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于是各种类型的画廊便产生了。

C.人们可以到画廊参观展览在互联网上购买自己满意的作品这说明古老的艺术消费形式渐渐受到大众文化标准化、商业化的影响。

D.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蔓延中国的艺术消费逐渐在商业化、世俗化浪潮中兴起。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当今我国大众文化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而且在高科技与现代传媒的支持下占有了文化市场中的最大份额。

B.精英艺术、高雅艺术虽然与大众艺术并存但在现代中国许多人更热衷于去看流行音乐歌手的演唱会看时尚杂志玩网络游戏。

C.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是由于人们文化艺术素养的积淀不够也是由于文化商人的商业化运作。

D.艺术消费的大众文化趋向虽有利于艺术的普及,但也带来了艺术消费的世俗化、浅层化,使得艺术的审美等功能淡化甚至消解。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有些便沾挂在平铺的碧草上

天气是醉人的温暖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节

几树梨花还点缀着嫩白的残瓣

细沙的行人道上满是狼藉的粉色花片

这里正是一年好景的残春到处有媚丽的光景使人流连

北面与西面小山上全罩着淡蓝色的衣帔小燕子来回在林中穿

A.②⑤③①④⑥  B.⑤②④①③⑥

C.②④①③⑥⑤  D.⑤③⑥①④②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日一张名为“摩托车酒驾成本公示”的警方告示出现在江苏省宿迁市城乡各建筑工地的宣传板报上这种别出心裁的成本“计算”方式引来不少建筑工人的围观。

B.卧室的色调以素雅温暖为宜切忌太过鲜艳也不要布置得琳琅满目过度豪华闪闪发光的饰物尤为不宜

C.宋奇迹说现在风雨声摩托车声的模仿对他来说都是雕虫小技,“只要能在农村山野听到的声音都能在我嘴边飘荡”

D.笔者认为上海大学不分专业的招生政策其实是邯郸学步恐怕不但达不到外国不分专业招生模式的效果相反后果很严重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近期各地首套房商业贷款利率悄然松动之际国内二三线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也在悄然提高上调幅度平均15%左右。

B.对于尼克斯的球迷们来说林书豪的这条微博比球队赢球还要令他们开心因为林书豪如果能在季后赛中及时回归那球队晋级次轮的希望将大大增加至可以展望东区的决赛了。

C由股神巴菲特执笔的财商教程《成为亿万富翁的26堂启蒙课》旨在开青少年智力、培养青少年世界顶级价值观及创富能力使青少年从小具备“成为亿万富翁”的基本素质与优良习惯因而备受青睐首批教程在欧美多国被一抢而空。

D.“泛欧交响乐团”演奏《第七交响曲》震撼了世界此曲是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被法西斯围困并疯狂叫嚣要占领这座城市时赶写的。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乘坐了8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她感到四肢酸痛头昏脑涨。

B.忙而不乱急而不燥,是他做事的一惯风格。

C“暴虎冯河死而无悔。”那是有勇无谋鲁莽行事是最不可取的。

D.元宵刚过阴雨绵绵寒风凛凛但枯草中已冒出淡黄的嫩芽玉兰树上鼓出了乳白的花苞春已潜师而来。

 

下列词语中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chì                反盈天fèi

Bshì lìn   不前   天下chī

Cɡǔ   chú   nánɡ  百无聊lài

Dcǔn què   ɡuàn    度长

 

请以“不为昨天束缚”为题,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角度自选;

③立意自定;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下面实验数据,归纳出两条结论,不得出现任何数字。

《中国科学报》刊文称中科院某课题组选取42只基本等重的实验鸡,分3组自由散养于同等环境条件的露天养鸡场内,每组14只13母1公。实验历时263天后发现:

实验组别

A

B

C

饲料种类

转基因玉米

普通玉米

有机玉米

产蛋数量

121

349

449

结论一:                                        

结论二: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大家都知道,  _。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人体通过呼吸,     ,呼出二氧化碳。那你可知道土壌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      的过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个性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眼下在某些地区,“走穴”正成为一些学者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这既能提高知名度,又可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

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C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D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饶宗颐的书写情怀

方孝坤

有人把饶宗颐比作一座山、一片海、一座孤独的海岛。学术界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香港特首曾荫权说:国学大师饶宗颐以旷世之才,文通六国,学富五车,堪为一代鸿儒。

文化部前副部长郑欣淼说:饶公继承了我们传统文化最精致典雅的一部分。他研究之广、学问之深,古今一人而已。

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说: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

饶氏家族是近代潮州首富,书香门第,少年饶宗颐就是在自家的藏书楼“天啸楼”中打下了学问的根基,同时也打下了书画的坚实基础。他幼年即从唐人欧阳询及颜真卿之楷书及宋人行草入手。现在其潮洲故居壁上,仍存有他13岁时以欧体楷书所写对联,笔力刚健,不似幼年人之作。他的梨俱室还藏有他20多岁所书的扇面,也是典型欧体行书,他的早年学书经历似乎跟常人无异,但表现出的天赋则大异常人。

饶宗颐对前人书画艺术有极高观察力及转化能力。他的书法能够神追古人又极具个性。他曾对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北碑,及唐欧阳询化度寺碑,深入研习其笔法,之后他广阅众碑之余,偶然涉笔写其他北碑与唐碑,皆能写得形神俱似而又匠心独运。他写金冬心漆书,参入了爨宝子,汉简隶体写得比金冬心还要灵动,他的隶书,扎根汉碑而广参汉镜铭、砖文、木简,同时吸收了清代隶书的意趣,既沉雄刚健,又生动有趣。行草方面,师法古人,自上而下,博精约取。篆书则广泛吸收古文字修养,独具特色。在工具的选择上,饶宗颐善用茅龙笔,且扩展其功能。亦书亦画,各体皆能,其成就远远超越茅龙笔书法的创始人理学大家陈白沙先生。

饶宗颐的书法成就体现在他的博、厚、通。

在学习古人上,饶宗颐博学诸家,转益多师,楷书除上述诸家外,更取法瘗鹤铭、张猛龙碑、爨宝子碑及龙门造像。章草取法简而参以急就章。行草好唐怀素与宋黄山谷、米南宫。隶书取径张迁碑、石门颂及开通褒斜石刻,而参入清人意趣,篆书于天发神谶碑,浸淫至深。正是在广博的学习和积累过程中,其书写技巧得到锤炼和升华,其书法视野得到开拓,其书法学养得以丰厚。其学书过程不仅遍临经典,而且结合自己的学术实践和思考对传统书法及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且留下了精辟的理论,为后人提供了更多的营养。饶宗颐的“学书十要”对书法技法、学书的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发人深省。

饶宗颐之所以能够在学术和书画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我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他有一颗童心——一颗探索世界的不知疲倦的童心,他自己曾经表述过,他孜孜以求的学术之路其实都是在玩,似轻松幽默的话语包含了他的达观和童真,没有这份童真,就没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探索精神,没有这份童真就没有他的独特的书画艺术。另外一点是他的书写情怀,所谓书写情怀,就是生活之闲暇可以以书画以寄情,生活之沧桑可以以书画以移情,生活之劳碌可以以书画以悦情。

2003年8月底,饶公患上了轻度中风,他的右手偏瘫,不能提笔。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主任郑炜民博士去看望他,饶宗颐跟郑炜民说:“炜民,我将用左手写字画画,学高凤翰一样。”当时饶公已经用左手执笔,练习写字。到2003年12月24日,饶公来学术馆,走进他的画室内,开始画画;他已经用右手执笔绘画的,很快就画成一幅《灵鹫山图》。饶公先左手,后右手,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执著恢复了左手的功能,重新利用他的智慧的手书写性情,挥洒人生,他的书画情怀和书写实践验证了书画延年益寿的功能。

饶宗颐就是一位让人崇敬和瞻仰的书法大师。

(摘编自《传记文学》2013年10月第281期)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有人把饶宗颐比作一座孤独的海岛,一方面肯定他的巨大成就让人难以企及,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的一些思想还不能被世人理解。

B.饶宗颐的隶书,吸收了清代隶书的意趣;行草方面博精约取;篆书广泛吸收古文字修养。从中可以看出饶宗颐对前人书画艺术有极高的观察力和转化能力。

C.饶氏家族是近代潮州首富,书香门第,少年饶宗颐就是在自家的藏书楼“天啸楼”中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幼年即从唐人欧阳修及颜真卿之楷书及宋人行草入手,早年学书经历大异常人。

D.正是有学养和人格作为支撑,饶宗颐才成为了一位让人崇敬和瞻仰的书法大师。他的才情和他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他的书法学养变得越来越丰厚。

E.饶宗颐自己曾经表述过,他孜孜以求的学术之路其实都是在玩,可见,他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只有轻松和乐趣,从来都不会感到疲劳。

2.饶宗颐是一位让人崇敬和瞻仰的书法大师,他是怎样成就这一点的呢?请概括回答。

3.文章开篇引用了学术界和一些名人对饶宗颐的评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文中说“饶宗颐的书法成就体现在他的博、厚、通。”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吴宏庆

帅子跟着大师学了几年后,自己也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帅子出师后,大师要留他下来做帮手,帅子心不在此,婉言谢绝了。

帅子的家乡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县。几百年前,这里商贾云集,府宅遍地,现在败落了,但那些文物却是不会消失的。

就有人来找他鉴定古玩。来人自报姓名,叫李土方。此人矮壮结实,十指粗糙,肤色黝黑,农民打扮。帅子知道,这种人手中往往有好货。

李土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来,恭恭敬敬地交给帅子。帅子打开,里面是只青铜酒杯。帅子没看两眼,就顺手扔在桌子上。李土方心痛地拿起来,埋怨地说:“我说你干吗用这么大的力?”

  帅子冷笑道:“什么玩意儿!民间仿造的,十块钱一个!”

  李土方愣了愣,不甘心地又掏出一个纸包来。这次是块玉佩,帅子眼就亮了,连连细看,口中赞道:“好东西!好东西!”李土方见他这样,欢喜地问:“值多少钱?”帅子轻轻地把玉佩放下,说:“这是汉代的蓝田玉。上面的八条龙栩栩如生,堪称绝品。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汉代哪位王公的爱物。”

  李土方呼吸也急促起来:“卖给你怎么样?”

  帅子摇头:“买不起。这是无价之宝!”

  “我等钱急用,亏一点卖给你?”

  “亏一点也买不起。我劝你还是把它收好了,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卖它。”

  李土方感激地说:“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东西的价值,如果你蒙我,随便给两个我也会卖给你的。可是你既然说出这样的话,就证明你心肠好,值得信赖。我还有几件东西,过几天拿来请你鉴定一下。”

  有朋友知道了此事,说帅子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帅子不置可否,神秘地笑了。

  几天后,李土方又来了。他一进门,就神神秘秘地将门窗关上。帅子知道他等待的东西要出现了。

  李土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帅子一看,脑袋嗡一声响开了,我的老天爷,竟是玉玺!

  帅子的手不可抑制地哆嗦起来,接过。玉玺高二十公分,长宽各十五公分。印面阴文刻着“广德王国,永享天恩”八个字。帅子定了定心,幸好不是失踪已久的传国玉玺,否则心脏怕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玉玺的把手是一条独角龙,形态怪异,造型古朴,隐约可见帝王之气。

  一千三百年前,这一带曾出现过一个少数民族国家,史称“广德王国”,三代而亡。广德国的图腾就是独角龙。这个玉玺就是广德国的玉玺。这可是一件真正的宝贝,帅子也难以鉴定它真正的价值。

  “还有什么东西?”

  李土方又掏出一件东西,是个小小的金鼎,看到它,帅子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李土方一定是找到了广德国王的葬地。金鼎上刻着“夏王三年”,也就是这年广德亡国的。“这玩意儿你想怎么卖?”帅子眼盯着金鼎问。

  “那这个呢?”李土方指着玉玺问。

  “不管那个,我是问这个!”

   “这个嘛,我用秤称了称,有一斤二两重,十万元怎么样?”

  帅子笑了:“这是包金而不是赤金,哪有用秤称的道理?最多两万元!”

  李土方颇难为情地笑了,一跺脚:“好,两万就两万吧!这个呢?”他又指着玉玺。

  帅子不回答,从屋里拿出两万元,就要送客。

  “别别!有话好说,价钱可以商量嘛,你说清楚,这玉玺到底值多少钱?”

  帅子重新坐下来,吸了根烟说:“这玩意真是个古董,不用我说,你也知道。但古董就一定值钱吗?我看未必。实话对你说,这玉质不算太好。你看,上面还有瑕垢疵洼的。”帅子又对李土方说了一大通专业术语。李土方听得头都大了。最后帅子伸出手掌晃了晃:“你要出这个价,我就收下了,否则,另请高明!”

  “五十万?”

  “五万!”

  李土方犹豫起来,半天才说:“你是个公道人,不会太骗我。这样吧,二十万!如果你不答应,我只好走了。”

  帅子就用二十万买回了玉玺。第二天,他就带着玉玺赶了几千里路到了大师那里。大师用放大镜足足端详了半个小时,最后开口说:“这东西你用多少钱弄来的?”

  “三十万。”帅子撒了个谎。他想卖给大师。大师完全有能力吃下。

  “好眼力!”大师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准备卖多少?”

  “您是我的恩人,您看着给!”

  大师伸出一个巴掌晃了晃。

  “五十万?”大师笑了:“五千元。我说的是这假玉玺的手艺,而这玉玺本身大约也就两百元左右。”

  “什么?”帅子跳了起来。

  大师将他按下,说:“鉴定古玩必先要懂赝品。你跟我学了几年,只学会了怎样鉴定真品,而没有学会怎样鉴别赝品。当初我要你留下来,为的就是要教你这一招,只是你太急于自立门户了,学艺不精,吃亏上当是迟早的事。”大师又拿起“玉玺”,感慨地摇摇头,“玉是老玉,字是新刻的。这造赝人真是高手,想不到现在还有这样的高手!连我也几乎被骗了!”

  李土方,高手?帅子瘫倒在地。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的题目很有特点,一语双关。“高手”既指小说中的帅子,又指李士方,而前者在后者面前相形见绌,自愧不如。

B.小说中“李士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这里的“哆哆嗦嗦”运用了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出李士方当时紧张的心理。

C.帅子故意不买李士方的玉佩,是他用的一计。他是想让李士方拿出更好的宝物,而这也正中李士方的下怀。

D.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全部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E.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表现了比较深刻的意蕴,让人读后有所感悟。

2.小说第一段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李土方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三段可以删去,表达效果更好,你认为如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笼中鸟,池中鱼比喻自己过去的仕途生活的不自由表达心系田园向往归田园的殷切心情的两句名句是“                           ”。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自己的生死观,批评把生死等量齐观的观点的两句名句是“                                              ”。

3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以及人的渺小的两句名句是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1】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公孙丑下》,节选)

注【1】“颜色不悦也。”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B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C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D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吾何为不豫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对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 盘绕

B  顺流而东也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C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名词意动 以……为伴

D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知:动词, 了解,知道

2.下列语句全都表现客人面对赤壁之景“悲伤”的一项是(    )

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③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④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⑤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⑥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

D.②③⑤

3.对所选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慨。

B.第二段文字写曹操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接,战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赞扬曹操。

C.第三段中的水与月一方面是拾取眼前景物,另一方面也是分别承了客的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而来。

D.且夫以下几句看似有宿命论和及时行乐的思想,其实是写出了对待功名富贵、得失荣辱的态度,所反映的精神境界并不庸俗低级。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杜牧,晚唐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他的《阿房宫赋》《清明》《泊秦淮》等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诗文。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便属于后者。该文的作者王羲之,是东晋人,因其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他做过右军将军,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C.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全过程,控诉了封建礼教,赞颂了焦刘两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D.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它们分别成为我们诗歌发展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十三世纪中,教皇权势强盛,文化中心由罗马移向北欧,一种象征全盛的教权的教堂建筑样式——哥特式在那里产生。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出现,使宗教艺术别开生面。其特色一言以蔽之,曰“高”。然而这与现代商业大都市的高层建筑的高不同,前者向天,后者着地。教堂建筑高而尖,有向上超升之妙;商业建筑高而平,有着地堆积之感。故百几十层的摩天阁虽然比哥特式的教堂高得多,但沉重地叠置在基地上并无崇高之美感。反之,哥特式的教堂形似一簇怒放的春花,彷佛拼命地想从地上抽发出来,向天空生长;又如一簇火焰,势将上冲霄汉:所谓“锦绣的森林”是也。

    形成这种样式崇高而秀丽特色的要素是柱头和尖头拱门。为求增加垂直的效果,哥特式不用一根根的粗柱,改用一束束的细柱。又在屋顶上加尖高塔,使柱束上的许多垂直线因尖高塔的引伸而向天延长,至于无穷无尽之境。柱束之间,不用壁而用尖头拱门形的窗。壁有板滞之感,足以减却向上之势,尖头窗则增加了秀丽与崇高。教堂的内部,无数的尖头拱门交互错综于上,仰望时似觉身在大森林中,而毫无屋顶压迫之感。总之,哥特式建筑全无墙壁,只有细柱、尖窗和尖塔,几乎没有水平线,全体由垂直线构成。这种建筑形式萌芽后,很快风行全欧,不但教堂建筑上用之,一般的建筑也都受这种样式的影响。

    “锦绣的森林”般的哥特式教堂诞生,宗教建筑的发展就达于极点。这种式样的杰作,多在北欧,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为哥特式中的典范。这教堂工程历六世纪之久,其工作之困难盖可想见。为了表现宗教的神秘相,建筑师把宗教的精神翻译成视觉的形态,用形体来表现抽象的观念,于是否定了石材的力学的性质,极度地使用结构的技法。哥特式冒险尝试而成功的另一例是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这教堂的形式,虽与科隆大教堂大同小异,但是北欧的大势与意大利的传统的合并式样,可为建筑史上的一件特殊的纪念物。这教堂全部用白色大理石为材料,据说,是意大利人欲与北方的阿尔卑斯山争高而建造的。

    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无视建筑构成的约束一味冒险求高,终于陷入自灭的运命。此时基督教势力也由于极度地扩张,达到了衰沉的时期。世间一切文化相关联,政治、宗教、艺术,互相牵制而展进着,不可分离,哥特式建筑与中世纪的封建制和教会权同时没落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选自《丰子恺谈建筑》,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教皇权势强盛,欧洲文化中心北移,使宗教建筑艺术发展到极点,别开生面的哥特式教堂应运而生。

B.哥特式教堂屋顶的尖高塔,使柱束的垂直线得以引伸而向天延长,至于无穷,切合了向上超升的宗教观念。

C.否定石材的力学的性质,极度地使用结构的技法,最终哥特式建筑在一味冒险求高中获得成功。

D.据说,为与阿尔卑斯山争高,意大利人兼容并蓄建造的米兰大教堂,成了建筑史上的一件特殊的纪念物。

2.对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与基督教势力同时达到衰沉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

B.基督教势力的极度扩张促使教堂建筑一味求高,是哥特式建筑自灭的外因。

C.无视建筑构成的约束,违背客观规律,是哥特式建筑走向衰亡的自身原因。

D.世间一切文化相互关联,不可分离,哥特式建筑与教权的同兴同衰就是明证。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被誉为“锦绣的森林”的哥特式教堂,即使不是基督徒,也会赞叹其秀美与崇高。

B.普通的民用建筑受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影响,窗户往往采用尖头拱门的形式。

C.商业建筑大量采用板滞的墙壁,减却向上之势,即使高可摩天,也不能给人崇高的美感。

D.哥特式教堂的建筑样式,不仅影响了民用建筑,而且也会影响到其他的艺术形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某综艺节目中,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表演结束后,一位青年评论员率先点评:“在这个艺术形式之中很难出现一个个人英雄。”

为此几位青年评论员争论起来。唇枪舌剑中,陈道明老师对此讲了自己的看法:“我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有七年的时间在台上一句台词都没有。这场演匪兵,下场演伪军,再下场演特务,再下一场演八路军。我在想,人在各种职业当中应该有一种甘于寂寞的精神准备。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很多群众演员没人注意他们,但请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

舞台上的孩子们含着泪听完了陈道明老师的话,脸上带着泪珠笑了。

要求:

①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②自拟标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说到仕与中国文学传统,是个恒久的话题。                                                 朱光潜先生曾说,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①仕,古同

②学而优则仕,前面还有一句,即仕而优则学。

③这句话,并不是说学习好就能做官,做了官就一定有学问,而是说学无止境。

④做官,仕途,是一种事业。

⑤优,是说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做学问。

⑥学习学好了,如果还有余力,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⑤②⑥④③

C.②③⑤①④⑥

D.②⑤⑥③①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