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是时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同学们也几乎人人都加入了“微信圈”。为了引导同学们合理、适度地运用“微信”这种信息交流方式,班级开展了以“聚焦微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所在小组准备围绕“初中生使用微信”展开调查,请你设计4个调查问题。____ (2)同桌张维是个“微信控”,几乎每天都要在微信里晒自己和家人的照片,也特别喜欢用微信的“摇一摇”功能结交陌生的朋友,你联想到网络上“利用微信头像、照片等进行诈骗”的新闻报道,想提醒他注意保护隐私和上网安全,你这样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100-120字)
|
|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小题。 在“主题探究学习:新闻”综合性学习中,班上要主办一期新闻小报。成下面任务。 1.为新闻小报设计三个栏目(每个栏目4个字)。并简要说明栏目内容。 例:栏目 警钟常鸣 内容 点评班级存在问题,教议结合 栏目① 内容 栏目② 内容 2.为近期校园内发生的事情写一则消息,只写标题和导语(不超过20字)。 ①标题: ②导语:
|
|
填空。 (1)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
|
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均选自《水经注》,阅读后完成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①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②多所相类③,林木高茂,略尽冬青。猿鸣至清,山各传响,泠泠④不绝。 [注]①纡:弯曲;②形容:形状;③类:相似;④泠泠:声音清脆。 1.两文都抓住了两岸之山的特点进行描述。甲文中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突出夏水的特点。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略无阙处 (2)沿溯阻绝 (3)属引凄异 (4)泠泠不绝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相类。 4.文中写到高猿长啸,乙文中写到猿鸣至清,试思考两篇文章描写猿鸣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宿牛群头① 胡助 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②供晚厨。 (选自《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 (注)①牛群头:地名。②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1)诗中“拙”“满”二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魏节乳母者,魏公子之乳母。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令魏国曰:“得公子者,赐金千镒①。匿之者,罪至夷。”节乳母与公子俱逃,魏之故臣见乳母而识之曰:“乳母无恙乎?”乳母曰:“嗟乎!吾奈公子何?”故臣曰:“今公子安在?吾闻秦令曰:‘有能得公子者,赐金千镒。匿之者,罪至夷。’乳母倘言之,则可以得千金。知而不言,则昆弟②无类矣。”乳母曰:“吁!吾不知公子之处。”故臣曰:“我闻公子与乳母俱逃。”母曰:“吾虽知之,亦终不可以言。”故臣曰:“今魏国已破,亡族已灭。子匿之,尚谁为乎?”母吁而言曰:“夫见利而反上者,逆也。畏死而弃义者,乱也。今持逆乱而以求利,吾不为也。且夫凡为人养子者务生之,非为杀之也。岂可利赏畏诛之故,废正义而行逆节哉!妾不能生而令公子禽也。”遂抱公予逃于深泽之中。故臣以告秦军,秦军追,见争射之,乳母以身为公子蔽,矢着身者数十,与公子俱死。 秦王闻之,贵其守忠死义,乃以卿礼葬之,祠以太牢③,宠其兄为五大夫,赐金百镒。君子谓节乳母慈惠敦厚,重义轻财。夫慈故能爱,乳狗搏虎,伏鸡搏狸,恩出于中心也。诗云:“行有死人,尚或墐④之。”此之谓也。 (节选自《列女传》) (注)①镒: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②昆弟:兄弟。③太牢:古代用来盛祭祀之牲的食器中牢,大的中太牢,用以盛牛、羊、豕。④墐(jìn):通“墐”,掩埋。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匿之者,罪至夷 夷:灭族 B. 则昆弟无类矣 类:幸存 C. 祠以太牢 祠:供奉 D. 废正义而行逆节哉 逆节:违背节义 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 B. 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 C. 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 D. 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国遭到秦国攻打,魏国君王、魏国有几个公子被杀死,国家被灭亡。 B. 魏国公子的乳母在逃难中,被故臣发现,没交出公子,最终还是送了命,公子在逃难中也死了。 C. 危难之中,魏国公子的乳母做出了一个大义凛然的决定,放弃自己求生的机会和高额赏金,同公子共赴国难。 D. 秦军杀死魏国公子后,秦王重赏了告密者,提拔告密者为五大夫。 4.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见利而反上者,逆也。畏死而弃义者,乱也。
|
|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正在疑虑间,突然一个清瘦的青年长官出现了,带着浓密的黑髯。他走近我,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喂,你想找什么人吗?” 他是用英文讲的! (1)这个青年长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是如何获得彝族百姓的信任的?
|
|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 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
|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宣纸的“前世今生” ①“宣纸制作技艺”与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纸虽为世人熟知,但不少人对其发展演进级内涵变化并不十分了解,仍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内涵的宣纸混为一谈,因为有必要对选址的“前世今生”一探究竟。 ②“宣纸”二字连用,成为表示纸张的专有名词,始于唐代《历代名画记》:“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种“宣纸”还不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纸张,而是“蜡之”后才可以用的皮纸。可见唐代“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是以产地而称的。 ③宋末元初,“以蔡伦术为生业”的曹氏一支因避乱迁徙到安徽泾县小岭,根据当地条件开始了以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试制和生产。宋末经元到明中叶之前,皖南山区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促进了当地造纸业的快速发展。小岭盛产优质青檀皮,而当地的两股山泉一股偏碱,一股偏酸,为宣纸制浆时需要偏碱、捞纸时依赖弱酸的用水要求提供了恰到好处的保障。天时之机、地利之便加上人之勤奋,沾着黄山,九华山的秀气,染着巢湖、太平湖的灵气,泾县宣纸开始崭露头角。当然这时的宣纸还是稚嫩,主要用于装裱托纸等,还不宜用于书画。 ④明朝中叶后,选址的原料已非采用青檀皮一中,而是掺和了沙田稻草。由于青檀皮的纤维较长,单一用青檀皮浆作为原料,成纸性质较硬,柔韧性不足,在这种纸上进行书法绘画时,润墨性稍逊。而稻草的纤维较短,用青檀皮浆掺和稻草浆造纸,则增加了成纸的绵柔度和书法绘画的润墨效果。及至清代,宣纸已经普遍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料制成。宣纸因其质地绵韧、纹理纯净、不蛀不腐、润墨性强的独特禀赋,成为书画家们的最爱。 ⑤如今,宣纸产地早已由小岭传播到泾县及其周边地区。国内少数地方曾在原产地技术人员指导下生产过仿宣,但产品质量难与正宗宣纸相比。今天所谓正宗宣纸,就是用生产自安徽泾县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做原料,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书画、裱拓用纸。 ⑥宣纸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经历了上千年岁月,独占天时地利、绝活秘笈的宣纸,依然花信尚存,青春不衰。 1.下列对正宗“宣纸”要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功能为书画、裱拓之用。 B. 材料为泾县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 C. 生产用水为泾县特有的弱碱性山泉水。 D. 用传统工艺精制。 2.下列对“宣纸”历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代,就有了宣纸制作的雏形。 B. 宋末元初,在安徽泾县小岭才开始了以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的试制和生产。 C. 宋末经元到明中叶之前,宣纸的制造得到了快速发展。 D. 明朝中叶后,宣纸的原料除了小岭盛产的青檀皮,又掺和了沙田稻草。 3.下列对“宣纸”用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要原料为青檀皮和稻草。 B. 青檀皮产自小岭,且为优质青檀皮。 C. 青檀皮能增加宣纸的柔韧性,稻草能增加坚硬度。 D. 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料制成宣纸,能让宣纸达到质地绵韧、纹理纯净、不蛀不腐、润墨性强的效果。
|
|
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王绩《野望》) (2)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大漠孤烟直,_____。(王维《使至塞上》)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山随平野尽,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7)月下飞天镜,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8)相顾无相识,______。(王绩《野望》)
|
|